禄俸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亦作“禄奉”。俸给。
《后汉书·宣秉传》:“﹝ 宣秉 ﹞所得禄奉,輒以收养亲族。” 南朝 梁 何逊 《赠族人秣陵兄弟》诗:“禄俸不妻子,謳吟乃吏民。” 唐 崔令钦 《<教坊记>序》:“ 开元 中,余为左金吾,仓曹武官十二三是坊中人,每请禄俸,每加访问,尽为予説之。”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苏小小考》:“﹝ 赵不敏 ﹞有禄俸餘资,嘱其弟 赵院判 分作二分。一以与弟,一命送 盼奴 。” 清 邹容 《革命军》第二章:“我同胞不见夫彼所谓八旗子弟、宗室人员、红带子、黄带子、贝子、贝勒者乎?甫经成人,即有自然之禄俸。”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禄奉”。俸给。
引《后汉书·宣秉传》:“﹝宣秉﹞所得禄奉,輒以收养亲族。”
南朝梁何逊《赠族人秣陵兄弟》诗:“禄俸不妻子,謳吟乃吏民。”
唐崔令钦《<教坊记>序》:“开元中,余为左金吾,仓曹武官十二三是坊中人,每请禄俸,每加访问,尽为予説之。”
明郎瑛《七修类稿·辩证·苏小小考》:“﹝赵不敏﹞有禄俸餘资,嘱其弟赵院判分作二分。一以与弟,一命送盼奴。”
清邹容《革命军》第二章:“我同胞不见夫彼所谓八旗子弟、宗室人员、红带子、黄带子、贝子、贝勒者乎?甫经成人,即有自然之禄俸。”
禄俸的网络释义
禄俸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示,录声。本义:福气、福运)
(2) 同本义
禄,福也。——《说文》
福禄如茨。——《诗·小雅·瞻彼洛矣》
使女受禄如天。——《仪礼·少牢馈食礼》
又重之以寡君之不禄。——《国语·晋语》
短折不禄。——《仪礼·曲礼》
其胤维何?天被尔禄。——《诗·大雅·既醉》
而后可以殿邦国,同福禄,来远人。——《左传·襄公十一年》
儿已薄禄相。——《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如:禄祚(福分和寿命);禄命(古代宿命论者认为人生的盛衰,祸福、寿天、贵贱等均由天定);禄相(有禄的相的样子。旧时相术认为人的形体、气色等与人的贵贱贫富、天寿等有关);禄气(食禄之气运)
(4) 官吏的俸给
恽幸有余禄。—— 杨恽《报孙会宗书》
你就起个名字,叫作禄蠹。——《红楼梦》
(5) 又如:高官厚禄;爵禄(爵位和俸禄);薄禄(薪水);禄蠹(领取官俸的蛀虫);禄仕(为食俸禄而居官);禄糈(古代官吏的俸给)
(6) 禄位 。如:禄利(爵禄之利);禄饵(以禄位为诱饵);禄荫(凭借先人余荫而取得的禄位)
(7) 赏赐物 。如:禄料(料钱。唐宋间官吏除岁禄、月俸外的一种食料津贴)
(8) 通“录”。册籍
皆辨其物而奠其禄。——《周礼·天官下·职币》
动词
(1) 给予俸禄
故,上贤,禄天下;次贤,禄一国;下贤,禄田邑。——《荀子》
(2) 又如:禄绝(死的讳辞);禄亲(禄养。以俸禄养亲);禄使(给俸禄供使用);禄勋(给予有功者以俸禄)
(3) 通“录”。总领
社稷不定,臣禄齐国之政。——《管子·大匡》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禄 | 盧谷 | 來 | 屋一 | 入聲 | 屋 | 開口一等 | 東 | 通 | luk | luk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人,奉声。本义:俸禄,薪俸。旧官吏所得的薪金)
(2) 同本义
立名誉,以取尊官厚俸。——《韩非子·奸劫弑臣》
(3) 又如:厚俸;俸钱(官吏所得的薪金);俸饷(官兵的俸禄和粮饷);俸薪(年俸和月薪)
(4) 旧指官吏任职的年资
俸,俸秩。——《广韵》
俸满,一齐转了员外。——《儒林外史》
(5) 又如:俸满(官吏任职满一定年限后,依例升调);俸深;俸浅(官吏担任某一职务时间较短,资历较浅)
(6)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fung5 [宝安腔] fung3 [客英字典] fung3 fung5 bung3 [陆丰腔] fung6 [海陆丰腔] bung3 fung3 [客语拼音字汇] fung4 [台湾四县腔] bung3 fung3 [东莞腔] fung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琫 | 邊孔 | 幫 | 東一 | 上聲 | 董 | 開口一等 | 東 | 通 | pungx/punk | pu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