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从口出

huò cóng kǒu chū [ huo cong kou chu]
繁体 禍從口出
注音 ㄏㄨㄛˋ ㄘㄨㄥˊ ㄎㄡˇ ㄔㄨ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祸从口出 huòcóngkǒuchū

(1) 谓说话不小心,就会召来灾祸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傅玄《口铭》
calamity comes by means of mouth;disaster emanates from a careless talk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晋 傅玄《口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成语辨析

祸的右边不能写作“衤”。

成语用法

祸从口出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常与病从口入连用。

引证解释

⒈ 谓言语不慎会招致灾祸。参见“祸从口出,患从口入”。

《当代》1981年第1期:“就是大白天,街坊邻居们也不再互相串门,免得祸从口出。”
《花城》1981年第5期:“祸从口出嘛,多管闲事是知识分子的怪癖!”

祸从口出的国语词典

说话不谨慎,往往招致祸害。

祸从口出的网络释义

祸从口出

  • 释 义: 灾祸从口里产生出来。指说话不谨慎容易惹祸。
  • 祸从口出的翻译

    俄语: все беды происходят от языкá

    祸从口出造句

    祸从口出,你不要再乱说了。
    老师常常告诫我们祸从口出,不论在任何场合说话,都要当心。
    那是因为他不知道,不懂,不要发脾气,要知道祸从口出,女人想把一个人名声搞臭很容易的,离他远点就行了,毕竟以后还要做同事,抬头不见低头见呢。
    人们应该说话谨慎,因为祸从口出,说话不谨慎,伤害自己又伤害他人,招来麻烦甚至招致灾祸。而做事情则应该干练勤奋。总之是告诫人们要少说话多做事,是当今社会大多数人应遵循的准则。
    小心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祸从口出。对喷是一种不理智的做法。对喷就是两个人撕逼,在外人看来这两个都是很傻的,是可以当戏看的。所以碰到别人喷你,最好的做法是什么话都不说,冷眼看对方,这表达的是一种不屑,比任何话都要管用。
    在大庭广众之中,你一定要记住祸从口出、病从口入这句话。
    常言道“祸从口出”,你说话还是小心点为好。
    迫于无奈,他把全部资金投在这宗买卖上,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成功失败,尽在此一举。
    常言道:"祸从口出",你说起话来没遮没拦,早晚得惹祸。
    我就是了解祸从口出的道理,所以才噤若寒蝉。
    祸从口出,身败名裂;福由心生,我身自在。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无气不生病,无毒不生疮。
    祸从口出,恶语伤人,有如矛刺心,若能话到口边留半句,则是积口德也。
    诅父母咒妻儿祸从口出牙没刷脸忘洗病从口入。
    汤姆总是说一些傻话。他是一个祸从口出的真正的人才。
    又云,祸从口出病从口入,诚不欺我也!
    但,切记只能在远处观看,不可随口乱说,须知,祸从口出啊!
    不要瞎说,长公主还未出阁呢,小心祸从口出!
    自己要管住这张嘴,祸从口出,患从口入,她今天算是体会到了。

    汉字详情

    huò [huo]
    部首: 431
    笔画: 11
    五笔: PYKW
    五行:
    仓颉: IFROB
    四角: 36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示,楇( kuā)声。本义:灾祸,祸患)

    (2) 同本义

    禍,害也。神不福也。——《说文》

    禍灾杀礼。——《周礼·掌客》

    禍兮福所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逆其类者谓之禍。——《荀子·天论》

    来不由我,古谓之祸。——《论衡·累害》

    鱼无失水之祸。——《韩非子·大体》

    不顾国政,则亡国之祸也。——《韩非子·十过》

    近者祸及身。——《战国策·赵策》

    不能为祸。——《淮南子·人间训》

    祸且及汝。——明· 魏禧《大铁椎传》

    祸至无日。——《资治通鉴》

    文人画士之祸。——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祸及枯骨。——《广东军务记》

    (3) 又如:祸基(灾祸根由);祸不旋踵(比喻祸害来势迅猛,连脚后跟都来不及掉转);祸至无日(比喻祸患的急迫);祸中有福(不幸中有幸)

    (4) 罪

    罪祸有律。——《荀子·成相》。注:“祸,亦罪也。”

    (5) 灾荒之处

    有祸则反。——《太玄经·玄文》

    动词

    (1) 作祸;加害

    子木有祸人之心, 武有仁人之心。——《左传·昭公元年》

    (2) 又如:祸国(加害于国);祸国殃民;祸世(危害社会);祸计(恶计);祸人(害人)

    (3) 遭难;受害

    刘恭见 赤眉众乱,知其必败,自恐兄弟俱祸。——《后汉书》

    英文翻译

    misfortune, calamity, disaster

    方言集汇

    ◎ 粤语:wo6

    宋本广韵

    cóng [cong]
    部首: 220
    笔画: 4
    五笔: WW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O
    四角: 880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

    (2) 同本义

    従,随行也。——《说文》

    客从拜辱于朝。——《周礼·司仪》

    或从王事。——《易·坤》

    啬人不从。——《易·夏小正》

    从以孙子。——《诗·邶风·击鼓》

    禽兽可羁而从之。——《淮南子·泛论》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从龙(随从帝王创业开国);从学(跟随受学);从骑(骑马随从的人);从嫁(陪嫁的侍婢);从井救人(跟着跳下井去营救落井者)

    (4) 顺从;依从

    不昭不从。——《左传·昭公十一年》

    妇人从人者也。——《礼记·郊特牲》

    从祀先公。——《左传·定公八年》

    (5) 》

    (6) 又如:从权(依从权宜之计);从时(顺合时宜);从允(答应,允许);从服(归附,顺从)

    (7) 参与其事

    故从事于道者。——《老子》。注:“为也。”

    (8) 又如:从戎(参军);从事(官名。汉以后三公和州郡长官都自设僚属,大多数为“从事”)

    (9) 听从,取法 。如:从法(遵守法令);从听(听从);从谏(听从谏言);从教(听从教导)

    (10) 采取某一种办法或原则 。如:从严,一切从简

    介词

    (1) 自,由 ——用作虚词,表示起点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2) 又如:从生(所由产生);从自(自从);从马上猛跌下来

    (3) 〈副〉 素来,一向 。如:从初(当初;先前);从复(重新,再次)

    名词

    (1) 因由

    欲贵其小女,道无从。——《汉书·外戚传》

    (2) 次要的、追随的人或物 。如:从车(次于主车的副车);主从;分别首从

    (3) 堂房亲属

    从祖 从父从母。——《尔雅·释亲》

    (4) 又如:从母(姨母,母亲的姊妹);从女(侄女);从子(侄子);从兄(同祖伯叔的儿子而年长于自己的人)

    形容词

    (1) 言词顺畅的

    贵在于意达言从,理归乎正。——《后汉书》

    (2) 次要 。如:从犯

    英文翻译

    from, by, since, whence, through

    方言集汇

    ◎ 粤语:cung4
    ◎ 潮州话:cong5(tshông) zong6(tsŏ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三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疾容平聲開口三等zyung/dzivngdzʰĭwoŋ
    kǒu [kou]
    部首: 319
    笔画: 3
    五笔: KKKK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R
    四角: 60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2) 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口,人所以言食也。——《说文》

    且夫口三五之门也。——《国语·晋语》

    口之为言达也。——《春秋·元命苞》

    口者心之门户。——《鬼谷子·捭阖》

    勺饮不入口七日。——《左传·定公四年》

    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后汉书·张衡传》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白居易《卖炭翁》

    (3) 又如:口腹(指饮食);口分(口福);口滑(指吃东西失去控制;说话不谨慎);口辅(面颊。辅:颊);口眼弗闭(放心不下;死不瞑目);口里摆菜碟儿(比喻嘴上说得很好,但无实惠)

    (4) 出入通过的地方

    山有小口。——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由接官亭至城门口。——《广东军务记》

    俱会大通口。——《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彭蠡之口有 石钟山焉。—— 宋· 苏轼《石钟山记》

    (5) 又如:井口;矿井口;火山口

    (6) 人口,人口数量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

    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清· 洪亮吉《治平篇》

    (7) 又

    视高曾祖时口已不下五六十倍。

    (8) 又

    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

    (9) 又如:口赋(古时按人口征收的赋税);口合不敷(口粮不够,难以度日);口井(计口分田,实行井田制)

    (10) 言语 。如:口声(议论;舆论;口实;话柄);口重(言语太重,使人难以接受)

    (11) 口才

    王有女陵,慧有口。——《汉书·淮南王刘安传》

    (12) 又如:口沸(说话滔滔不绝,如水之沸腾);口困(说破了嘴);口稳(说话谨慎);口拙(不善言语);口卞(口才;能言善辩)口坠天花(比喻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

    (13) 指牲口的年龄 。如:口小(牲口年龄小);口硬(指牲口年龄较小,较壮的)

    (14) 关口。指长城的关口 。如:口外(长城以北的地区。亦指关外);口内(泛指长城以内的地区)

    (15) ∶性质相同或相近单位的管理系统 。如:归口;农林口;丝毛织品的生产单位应归轻纺口儿管理

    (16) 通商码头,港口 。如:五口通商;口澳(港口)

    (17) 刃,武器或器具上刀片的切割边

    刀口不捲。——《水浒传》

    (18) 边、沿、圈,物的外缘或边界、常成弯形或圆形 。如:碗口;杯口

    形容词

    口头的。嘴说的,说话的,非书写的 。如:口词(案件中原告或被告的口供);口谈(口头禅;冠冕堂皇的话);口论(口头论说);口对(口头回答)

    量词

    (1) 用于某些物品、家畜及人等

    发炮数口。——《广东军务记》

    (2) 又如:三口之家;一口井;二口猪;一口钢刀

    英文翻译

    mouth; open end; entrance, gate

    方言集汇

    ◎ 粤语:hau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kieu3 heu3 [宝安腔] kiu3 hiu3 [客语拼音字汇] heu3 keu3 [东莞腔] keu3 [梅县腔] heu5 keu3 [陆丰腔] keu3 [客英字典] keu3 heu3 [台湾四县腔] kieu3 heu3 [海陆丰腔] kieu3 heu3
    ◎ 潮州话:k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五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苦后上聲開口一等kʰəukhux/qov
    chū [chu]
    部首: 219
    笔画: 5
    五笔: BMK
    五行:
    仓颉: UU
    四角: 22772

    详细解释

    动词

    (1)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2) 同本义

    出,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说文》。按,《说文》讲的“出”,其实是茁。

    句者毕出,萌者尽达。——《礼记·月令·季春》

    万物出乎震。——《易·说卦》

    (3) 引申为出入的“出”。出去,出来,与“入”相对

    诸侯出庙门俟。——《书·顾命》

    出自北门。——《诗·邶风·北门》

    我出我车。——《诗·小雅·出车》

    出车彭彭。

    群众既皆承命,相揖趋出。——《书·康王之诰》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列子·汤问》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4) 又如:出关;出塞;出城;出东门

    (5) 出现;显露

    出自东方。——《诗·邶风·日月》

    月出之光。——《诗·齐风·鸡鸣》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欧阳修《醉翁亭记》

    (6) 又如:出化(显现);出落(透露,显示;弄得,只落得);出日(日出之处);出出(连续出现的样子)

    (7) 生产;产生

    殚其地之出。——柳宗元《捕蛇者说》

    (8) 又如:出产(生产)

    (9) 高出;超出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韩愈《师说》

    (10) 又如:出人(超越别人);出服(出了五服。指出了规定的服丧范围);出尖(拔尖;强出头);出景(突出);出月(出了本月;下个月)

    (11) 使出;拿出;取出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陶渊明《桃花源记》

    贫者出力

    (12) 又如:出费(拿出费用);出分子(拿出若干钱来送礼);出捐(拿出)

    (13) 发出,发布

    出言有章。——《诗·小雅·都人士》

    (14) 又如:出案(张榜);出布告

    (15) 出版;张贴出 。如:出书;出期刊

    (16) 出仕 。如:出充(出任);出佐(出任地方辅佐之官)

    (17) 逃亡

    不能改而出圜土者。——《周礼·大司寇》。注:“谓逃亡也。”

    (18) 又如:出彀(逃出樊笼);出甲(指逃兵)

    (19) 出嫁 。如:出入(女子嫁人为出,未嫁为入);出门子(出嫁);出室(出嫁);出女(已嫁之女)

    (20) 发泄;发散 。如: 出火(发泄欲火);出宝(赌博的一种)

    (21) 出生;生育 。如:出胎(降生);出腹(出生);出幼(发育长大成人)

    (22) 驱逐 。如:出夫(被逐出的赘婿)

    (23) 遗弃;休弃 。如:出母(被父休弃的生母);出妻(休弃妻子);出妇(被丈夫休弃的妇女)

    (24) 清除;清扫 。如:出粪(清除粪秽以肥田)

    (25) 舍弃;除去;去掉 。如:出命(献出生命);出洁(清除)

    (26) 脱离;释放;开脱 。如:出山(指经 过深山修行后重返人世;比喻出来干事);出籍(脱离所属的名籍)

    (27) 卖出 。如:出笏(卖掉,出手);出著(出着。出手)

    (28) 指军队出动 。如:出卒(出兵,派出军队);出陈(出阵。出兵列阵应战);出旅(出兵,出军)

    (29) 杀,处决 。如:出人(杀人;处决犯人);出公事(处决犯人)

    (30) 开脱罪名 。如:出脱(从轻发落或免予处理);出活(开脱)

    (31) 经过,穿过 。 如:出边(渡越边境)

    (32) 发生 。如:出事(发生事故);出岔(发生意外,出差错)

    (33) 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显露或完成。如:想出;看出;打出;跑出;走出;冒出

    量词

    一个独立的剧目或节目 。如:一出《白蛇传》

    英文翻译

    go out, send out; stand; produce

    方言集汇

    ◎ 粤语:ceot1
    ◎ 客家话:[梅县腔] chut7 [宝安腔] cut7 [客英字典] chut7 [东莞腔] cut7 [沙头角腔] cut7 [客语拼音字汇] cud5 [海陆丰腔] chut7 [台湾四县腔] cut7 [陆丰腔] chut7
    ◎ 潮州话:cug4 (tshu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尺類脂A合去聲合口三等脂Achjyih/tcvihtɕʰw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