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记

piào jì [ piao ji]
繁体 票記
注音 ㄆ一ㄠˋ ㄐ一ˋ

词语释义

一种选举方法。也称秘密投票。选举人在填写选票时不对他人公开,不在选票上署名,然后亲自将选票投入票箱。

词语解释

  1. 明 代帝王御笔批条。

    明 李梦阳 《奉送大司马刘公归草堂歌》:“内府盘螭缕金织,赐出倾朝皆动色。白金之鋌红票记,寳钞生硬鸦翎黑。”

引证解释

⒈ 明代帝王御笔批条。

明李梦阳《奉送大司马刘公归草堂歌》:“内府盘螭缕金织,赐出倾朝皆动色。白金之鋌红票记,寳钞生硬鸦翎黑。”

票记的网络释义

票记

  • 票记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piào jì,是指明代帝王御笔批条。
  • 汉字详情

    piào [piao]
    部首: 519
    笔画: 11
    五笔: SFI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MWMMF
    四角: 1090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迅疾;轻捷

    为票姚校尉。——《汉书·霍去病传》。注:“劲疾貌。”

    校武票禽。——《汉书·扬雄传》

    (2) 又如:票勇(行动迅疾勇猛);票健(敏捷强劲);票禽(轻疾的飞禽);票贼(迅猛的盗贼);票轻(轻疾)

    (3) 勇猛 。如:票帅(勇猛的首领);票将(勇猛的将领);票雄(勇猛强劲者)

    名词

    (1) 印的或写的凭证纸片 。如:戏票;车票;饭票;粮票;布票;票引(盐票和盐引);票摘(在纸片上摘录书写)

    (2) 无记名投票用纸 。如:投票;唱票;开票

    (3) 钞票或其他形式的纸币 。如:毛票;零票;角票;票票(钞票);票洋(钞票)

    (4) 旧指非职业性的戏曲表演 。如:玩儿票;票友

    (5) 所有权证或债权证 。如:股票;票纸(存折,存款单);票簿(票据簿册);票照(票据执照等证明文件)

    (6) 强盗称抢来做人质的人 。如:绑票儿

    量词

    俗称一宗为一票 。如:一票货;一票生意;一票买卖

    动词

    (1) 票写 。如:票帖(用于票拟的便笺);票发(票写签发);票写(拟写票签);票签(要拟于本章的附签)

    英文翻译

    slip of paper or bamboo; ticket

    方言集汇

    ◎ 粤语:biu1 piu3
    ◎ 客家话:[陆丰腔] piau5 [客英字典] piau5 biau1 [海陆丰腔] piau3 piau5 biau1 [梅县腔] biau1 piau5 [沙头角腔] biau1 [宝安腔] piau1 | piau5 | biau1 [台湾四县腔] peu3 piau5 biau1 [东莞腔] piau3 [客语拼音字汇] peu4 piau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五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匹妙宵A去聲開口三等宵Aphjeuh/phiewpʰĭɛu
    [ji]
    部首: 226
    笔画: 5
    五笔: YN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IVSU
    四角: 3771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己声。本义:记住)

    (2) 同本义

    记,疏也。——《说文》

    记,识也。——《广雅》

    记有成。——《礼记·内则》

    记间之学。——《礼记·学记》

    凡所经履,莫不暗记。——《后汉书·应奉传》

    常记溪亭日暮。——宋· 李清照《如梦令》

    吾记天圣中。——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望中犹记。——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又如:记混了;记错了;切记;牢记;铭记;记不清;记省(回忆,记忆);记心(记在心上,常用于叮嘱);记念(挂心;惦念);记忆(记在心里)

    (4) 记载,记录

    记,书也。——《广雅》

    宫之奇果谏,记曰。——《公羊传·僖公二年》。注:“史记也。”

    受记考事。——《汉书·张敞传》

    属予作文以记之。——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记之而去。——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文天祥《 后序》

    览则省记。——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姚鼐记之。—— 清· 姚鼐《登泰山记》

    (5) 又如:摘记(摘要记录);笔记(用笔记录);手记(亲手记录);记言(记录言论)

    名词

    (1) 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章 。如:记书(传记及诸家之书);游记;日记;杂记;摘记

    (2) 按时间顺序记述历史史实或事件 。如:大事记;史记;记传(历史传记);记牒(史册;文字记录);记府(古代国家收藏文书史策的府署)

    (3) 标志,记号

    仓廒内自有官司封记。——《水浒传》

    (4) 又如:标记;以红色为记;记色(凭据;证据)

    (5) 胎记

    生那儿时,脊背下有一搭红记。——《警世通言》

    (6) 又如:他身上有块记

    (7) 古时的一种公文 。如:奏记;残记。又指记述或解释典章制度的文字。如:十三经中的《周礼·考工记》和《礼记》

    (8) 印章

    正其名,请铸铜记给之。——《宋史·职官志》

    (9) 又如:戳记;图记;钤记;记室(官名。掌管章表书记文檄)

    (10) 记叙文,一种以叙事为主的文体 。如:《桃花源记》;《岳阳楼记》

    量词

    张开手掌迅速厉害地一击,掴 。如:一记耳光

    英文翻译

    record; keep in mind, remember

    方言集汇

    ◎ 粤语:gei3
    ◎ 潮州话:gi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