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摘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在纸片上摘录书写。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国事·仁庙圣学》:“《野记》载: 仁庙 资质甚美,词翰并精,圣学外,尤喜举业。每试録至,则票摘瑕处以语宫官,极允当也。”
引证解释
⒈ 在纸片上摘录书写。
引明郎瑛《七修类稿·国事·仁庙圣学》:“《野记》载:仁庙资质甚美,词翰并精,圣学外,尤喜举业。每试録至,则票摘瑕处以语宫官,极允当也。”
票摘的网络释义
票摘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迅疾;轻捷
为票姚校尉。——《汉书·霍去病传》。注:“劲疾貌。”
校武票禽。——《汉书·扬雄传》
(2) 又如:票勇(行动迅疾勇猛);票健(敏捷强劲);票禽(轻疾的飞禽);票贼(迅猛的盗贼);票轻(轻疾)
(3) 勇猛 。如:票帅(勇猛的首领);票将(勇猛的将领);票雄(勇猛强劲者)
名词
(1) 印的或写的凭证纸片 。如:戏票;车票;饭票;粮票;布票;票引(盐票和盐引);票摘(在纸片上摘录书写)
(2) 无记名投票用纸 。如:投票;唱票;开票
(3) 钞票或其他形式的纸币 。如:毛票;零票;角票;票票(钞票);票洋(钞票)
(4) 旧指非职业性的戏曲表演 。如:玩儿票;票友
(5) 所有权证或债权证 。如:股票;票纸(存折,存款单);票簿(票据簿册);票照(票据执照等证明文件)
(6) 强盗称抢来做人质的人 。如:绑票儿
量词
俗称一宗为一票 。如:一票货;一票生意;一票买卖
动词
(1) 票写 。如:票帖(用于票拟的便笺);票发(票写签发);票写(拟写票签);票签(要拟于本章的附签)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piau5 [客英字典] piau5 biau1 [海陆丰腔] piau3 piau5 biau1 [梅县腔] biau1 piau5 [沙头角腔] biau1 [宝安腔] piau1 | piau5 | biau1 [台湾四县腔] peu3 piau5 biau1 [东莞腔] piau3 [客语拼音字汇] peu4 piau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剽 | 匹妙 | 滂 | 宵A | 去聲 | 嘯 | 開口三等 | 宵A | 效 | phjeuh/phiew | pʰĭɛu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小篆字形,从手,啻(
)声。本义:用手采下或取下)(2) 同本义
摘,摭果树实也。——《说文》
摘,取也。——《广雅》
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新唐书·承天皇帝传》
以摘之。——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摘而藏之。——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3) 又如:摘胆剜心(形容杀人者的凶残);摘肩儿(摘下肩上的担子);摘青(谓果实等未成熟即采摘);摘瓜抱蔓(喻一扫而空);摘桃子(比喻坐享其成);摘棉花;摘苹果
(4) 除去,去掉
过了三天再不去,叫人来摘门下瓦。——《儒林外史》
(5) 又如:把灯泡摘下来;摘帽(脱下帽子);摘头(除去头上首饰);摘不开(摆脱不了)
(6) 摘录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唐· 李贺《南国》
(7) 又如:摘句(摘录文章诗歌之句);摘钞(择要抄录);摘句寻章(摘取搜寻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8) 调拨 。如:摘那(调拨);摘拨(调派)
(9) 〈方〉∶借 。如:摘了几个钱救急;摘钱(因急用而临时告借)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zag5 [沙头角腔] zak7 [客英字典] zak7 [宝安腔] zak7 [梅县腔] zak7 [海陆丰腔] zak7 [台湾四县腔] zak7 [东莞腔] zak7 [陆丰腔] dit7
◎ 潮州话:diah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摘 | 陟革 | 知 | 麥開 | 入聲 | 陌 | 開口二等 | 耕 | 梗 | trek/tae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