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褪

qū tùn [ qu tun]
注音 ㄑㄨ ㄊㄨㄣˋ

词语释义

驱除。

词语解释

  1. 驱除。

    《西游记》第四三回:“我等出家人,眼不视色,耳不听声,鼻不嗅香,舌不嚐味,身不知寒暑,意不存妄想--如此谓之祛褪六贼。”

引证解释

⒈ 驱除。

《西游记》第四三回:“我等出家人,眼不视色,耳不听声,鼻不嗅香,舌不嚐味,身不知寒暑,意不存妄想--如此谓之祛褪六贼。”

祛褪的网络释义

祛褪

  • 祛褪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qū tùn,是指驱除。
  • 汉字详情

    [qu]
    部首: 431
    笔画: 9
    五笔: PYFC
    五行:
    仓颉: IFGI
    四角: 342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祭神以求去祸除灾

    祛,去也。——《广韵·释诂二》

    惑祛吝亦泯——《文选·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诗》

    (2) 又如:祛邪(驱除邪恶);祛退(驱除);祛逐(驱逐邪妖、灾异);祛褪(驱除);祛机(驱除机心);祛蠹除奸(驱除祸害,消除奸佞)

    (3) 除去;消除 。如:祛妄(除去虚妄);祛蠹(除去祸害);祛尘(除去尘垢);祛湿(中医学用语。消除湿邪的统称)

    (4) 消散

    权舆天地未祛,睢睢盱盱。——汉· 扬雄《剧秦美新》

    (5) 又如:祛累(谓解除尘俗的牵累);祛练神明(佛教语。修智慧,断烦恼。意谓去除尘念,修炼智慧,便可成佛)

    英文翻译

    expel, disperse, exorcise

    方言集汇

    ◎ 粤语:keoi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1 kia5 [客英字典] ki1 [台湾四县腔] ki1 kia5 [梅县腔] ki1 [宝安腔] k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去魚平聲開口三等kʰĭokhio/qiv
    tuì,tùn [tui,tun]
    部首: 525
    笔画: 14
    五笔: PUVP
    五行:
    仓颉: LYAV
    四角: 37233

    详细解释

    tuì

    动词

    (1) 减色;消退 。如:褪落(消失;减退衰落)

    (2) 〈方〉∶藏;缩 。如:手褪在袖里

    (3) 退,后退 。如:趋前褪后

    (4) 另见 tùn

    tùn

    动词

    (1) (形声。从衣,退声。这个后起字,解作卸衣、花谢、色减、退却。本义:卸衣)

    (2) 同本义

    褪,卸衣也。——《韵会》

    那更梅花褪。——赵长卿《点绛唇》

    (3) 又如:褪落(卸脱)

    (4) 消除

    春事阑珊,山村未褪寒。——陆游《蔬饭》

    (5) 凋萎

    梅子褪花时,直与黄梅接。——宋· 辛弃疾《生查子》

    (6) 解除

    说着,就把弹弓褪下来,递将过去。——《儿女英雄传》

    (7) 宽缓

    消瘦休文,顿觉青衫褪。——宋· 赵鼎《点绛唇》

    (8) 另见 tuì

    英文翻译

    strip, undress; fall off; fade

    方言集汇

    ◎ 粤语:tan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ui5 tun5 tun2 [海陆丰腔] tui5 tun5 tun2 [梅县腔] tun5 [客英字典] tun5 [客语拼音字汇] tui4 [陆丰腔] dun5 [宝安腔] tui5 (tun5) [东莞腔] tui5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