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逖北伐

zǔ tì běi fá [zu ti bei fa]
注音 ㄗㄨˇ ㄊ一ˋ ㄅㄟˇ ㄈㄚˊ

词语释义

《祖逖北伐》选自《资治通鉴》,东晋初年由祖逖领导的北伐。

汉字详情

部首: 519
笔画: 10
五笔: FIEG
[ti]
部首: 306
笔画: 10
五笔: QTOP
五行:
吉凶:
仓颉: YKHF
四角: 39308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远,不近 。

(2) 如:逖闻(逖听。在远处听到。表示恭敬);逖远(遥远);逖慕(仰慕,仰望思慕。表示恭敬)

动词

(1) 使之远离

我则致天之罚,离逖尔土。——《书·多方》

(2) 通“剔”。治

敬服王命,以绥四国,纠逖王慝。——《左传》

英文翻译

far, distant; keep at distance

方言集汇

◎ 粤语:tik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it8 [客英字典] tit8 [宝安腔] tit8 [客语拼音字汇] tid6 [梅县腔] tit8 [台湾四县腔] tit8
◎ 潮州话:多英8(敌)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三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他歷錫開入聲開口四等thekdʰiei
běi [bei]
部首: 203
笔画: 5
五笔: UXN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LMP
四角: 12110

详细解释

名词

(1) 方位名。与“南”相对

人坐立皆面明背暗,故以背为南北之北。——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万物负阴而抱阳。——《老子》。王力按,山北为阴,山南为阳,老子的话等于说万物负背而抱南。

然则北通巫峡。——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宋· 苏轼《石钟山记》

沛公北向坐。——《史记·项羽本纪》

又北向。——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又如:正北;西北;东北;北邙(即氓山。在河南洛阳市北。东汉及魏晋的王侯公卿多葬于此。泛指墓地);北闱(清代在顺天(今北京)的乡试称“北闱”,在江宁(今南京)的乡试称“南闱”);北里(妓院);北阙(皇宫。借指帝王);北鄙(北方的边邑);北雍(北京的国子监);北邙乡女(代指死去的女性);北津(北方的渡口)

(3) 败逃的军队

燕兵独追北,入至 临淄。——《战国策·燕策一》

(4) 姓

动词

(1) 败北

连战皆北。——《史记·项羽本纪》

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韩非子·五蠹》

(2) 败逃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汉· 贾谊《过秦论》

英文翻译

north; northern; northward

方言集汇

◎ 粤语:baak1 bak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biet7 [海陆丰腔] bet7 [梅县腔] bet7 [东莞腔] bet7 [客英字典] bet7 [陆丰腔] bet7 [客语拼音字汇] bed5 [台湾四县腔] bet7 [宝安腔] bet7
◎ 潮州话:bag4 (pa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五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博墨德開入聲開口一等pəkpok
[fa]
部首: 221
笔画: 6
五笔: WAT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OI
四角: 2325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人,从戈。甲骨文字形,像用戈砍人的头。本义:砍杀)

(2) 同本义

伐,击也。——《说文》

伐,杀也。——《广雅》

为酒醴,伐豚羔,舞长袖。——宋· 苏辙《太白山祈雨词》

(3) 又如:伐祭(砍头祭天);伐杀(杀戮)

(4) 砍伐

伐竹取道。——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坎坎伐檀兮。——《诗·魏风·伐檀》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伐薪烧炭南山中。 ——白居易《卖炭翁》

(5) 又如:伐取(砍伐取得);伐炭(伐木烧炭);伐薪(砍柴)

(6) 讨伐,进攻

齐师伐我。——《左传·庄公十年》

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左传·庄公二十九年》

其后秦伐 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季氏将伐 颛臾。——《论语·季氏》

(7) 又如:口诛笔伐;伐叛(讨伐叛逆);伐罪吊民(讨伐有罪的君主,抚慰受难的百姓)

(8) 自吹自擂,夸耀自己

愿无伐善,无施劳。——《论语·公冶长》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不伐己功,不矜己能。——《史记·淮阴侯列传》

(9) 又如:伐智(夸耀自己的才智);伐善(夸耀自己的长处);伐功矜能(吹嘘自己的功劳和才能);伐德(自夸其德)

(10) 败坏,损伤

重被猛术。国本必伐。——宋· 秦观《治势下》

(11) 又如:伐性(危害身心);伐命(残害性命);伐生(残害生命)

(12) 打破、挫败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兵。——《孙子·谋攻》

(13) 敲击

征人伐鼓。——《诗·小雅·采芑》

(14) 又如:伐鼓(敲鼓);伐梆(敲打梆子)

(15) 引申为开凿

乃伐山石,刻之日月。——唐· 韩愈《汴州东西水门记》

(16) 批评,责备

伐孔子之说,何逆于礼。—— 王充《论衡·问孔》

(17) 又如:口诛笔伐

名词

(1) 通“阀”。功劳,功业

晋侯使 却至献 楚捷于 周,与 单襄公语,骤称其伐。——《左传·成公十六年》。 杜预注:伐,功也。

千秋无他材能术学,又无伐阅功劳。——《汉书·车千秋传》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史记·项羽本纪》

北救赵而西却 秦,此五霸之伐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2) 如:伐阅(功绩和资历)

(3) 畎上高土

匠人为沟洫,耜广五寸,二耜为耦,一耦之伐,广尺深尺,谓之畎。——《周礼》

英文翻译

cut down, subjugate, attack

方言集汇

◎ 粤语:fat6
◎ 客家话:[梅县腔] fat8 [陆丰腔] fat8 [客英字典] fat8 [宝安腔] fat8 [海陆丰腔] fat8 [客语拼音字汇] fad6 [台湾四县腔] fat8 [东莞腔] fa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房越月合入聲合口三等byat/bvatbʰĭwɐ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