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舅

zǔ jiù [ zu jiu]
注音 ㄗㄨˇ ㄐ一ㄡˋ

词语释义

1.父亲的舅父。

词语解释

  1. 父亲的舅父。

    《晋书·应詹传》:“镇南大将军 刘弘 , 詹 之祖舅也。” 清 梁章鉅 《称谓录·父之舅》:“《南史·沉文阿传》亦称祖舅,皆谓父之舅氏也。”

引证解释

⒈ 父亲的舅父。

《晋书·应詹传》:“镇南大将军刘弘,詹之祖舅也。”
清梁章鉅《称谓录·父之舅》:“《南史·沉文阿传》亦称祖舅,皆谓父之舅氏也。”

祖舅的网络释义

祖舅

  • 连带亲属称谓。父亲的舅父,俗称舅爷。
  • 汉字详情

    部首: 519
    笔画: 10
    五笔: FIEG
    jiù [jiu]
    部首: 609
    笔画: 13
    五笔: VLLB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HXWKS
    四角: 774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男,臼声。本义:舅父,指母之兄或弟)

    (2) 同本义

    母之兄、弟。妻之父为外舅,从男,臼声。凡异姓之称,不得称父,则舅之。——《说文》

    王之元舅。——《诗·大雅·崧高》

    于舅家见。——宋· 王安石《伤仲永》

    复到舅家。

    (3) 又如:舅氏(对舅的尊称);舅公(父亲的舅父);舅弟(舅父的儿子,年纪小于自己的。即表弟);舅兄(舅父之子年长于己者)

    (4) 妻的弟或兄 。如:妻舅;小舅子

    (5) ∶古代称丈夫的父亲

    舅在则君舅,舅没则曰先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吾舅死于虎。——《礼记·檀弓》

    (6) 又如:舅姑(公婆)

    (7) 称妻之父

    婿亲迎,见于舅姑。——《礼记·坊记》

    (8) 古时天子称异姓大邦诸侯为伯舅,异姓小邦诸侯为叔舅。又诸侯称异姓大夫为舅

    小邦则曰叔舅。——《仪礼·觐礼》

    使孔赐伯舅胙。——《左传·僖公九年》

    英文翻译

    mother's brother, uncle

    方言集汇

    ◎ 粤语:kau3 kau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u1 kiu3 [宝安腔] kiu1 [沙头角腔] kieu1 [客语拼音字汇] kiu1 [台湾四县腔] kiu1 kiu3 [东莞腔] kiu1 [客英字典] kiu1 kiu3 [梅县腔] kiu1 [陆丰腔] ki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四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其九上聲開口三等gʰĭəugiux/giov

    祖舅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