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祢

zǔ mí [ zu mi]
繁体 祖禰
注音 ㄗㄨˇ ㄇ一ˊ

词语释义

1.祖庙与父庙。 2.先祖和先父。亦泛指祖先。 3.本源;起始。 4.古代对已在宗庙中立牌位的亡父的称谓。

词语解释

  1. 祖庙与父庙。

    《周礼·春官·甸祝》:“舍奠于祖禰,乃敛禽,禂牲,禂马,皆掌其祝号。”《史记·孝武本纪》:“鼎宜见於祖禰,藏於帝庭,以合明应。”

  2. 先祖和先父。亦泛指祖先。

    汉 蔡邕 《鼎铭》:“乃及 忠文 ,克慎明德,以服享祖禰之遗风,悉心臣事,用媚天子。”《旧唐书·段文昌传》:“以先人坟墓在 荆州 ,别营居第以置祖禰影堂,岁时伏腊,良辰美景享荐之。” 宋 文天祥 《<告先太师墓文>跋》:“余始至 南安军 ,即絶粒为告墓文,遣人驰归,白之祖禰。”

  3. 本源;起始。

    清 徐釚 《词苑丛谈·三百篇为词祖》:“凡此烦促相宣,短长互用,以启后人协律之原,岂非《三百篇》实祖禰哉。” 章炳麟 《訄书·订文》:“数字之义,祖禰一名,久而莫踪迹之也。” 郑振铎 《中国俗文学史》第一章:“所谓徽调、汉调、秦腔等等,都是代表的地方戏,先于皮黄而出现,而为其祖祢的。”

引证解释

⒈ 祖庙与父庙。

《周礼·春官·甸祝》:“舍奠于祖禰,乃敛禽,禂牲,禂马,皆掌其祝号。”
《史记·孝武本纪》:“鼎宜见於祖禰,藏於帝庭,以合明应。”

⒉ 先祖和先父。亦泛指祖先。

汉蔡邕《鼎铭》:“乃及忠文,克慎明德,以服享祖禰之遗风,悉心臣事,用媚天子。”
《旧唐书·段文昌传》:“以先人坟墓在荆州,别营居第以置祖禰影堂,岁时伏腊,良辰美景享荐之。”
宋文天祥《<告先太师墓文>跋》:“余始至南安军,即絶粒为告墓文,遣人驰归,白之祖禰。”

⒊ 本源;起始。

清徐釚《词苑丛谈·三百篇为词祖》:“凡此烦促相宣,短长互用,以启后人协律之原,岂非《三百篇》实祖禰哉。”
章炳麟《訄书·订文》:“数字之义,祖禰一名,久而莫踪迹之也。”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第一章:“所谓徽调、汉调、秦腔等等,都是代表的地方戏,先于皮黄而出现,而为其祖祢的。”

祖祢的网络释义

祖祢

  • 祖祢:古代对已在宗庙中立牌位的亡父的称谓。
  • 汉字详情

    部首: 519
    笔画: 10
    五笔: FIEG
    [mi]
    部首: 431
    笔画: 9
    五笔: PYQI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IFNF
    四角: 3729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奉祀死父的宗庙 。如:祢庙(父庙。或称考庙);祢祖(父与祖的庙)

    (2) 古代军旅之事,常载神主而行,随行神主称弥

    侯氏裨冕,释历于祢。——《仪礼》

    (3) 姓

    英文翻译

    one's deceased father

    方言集汇

    ◎ 粤语:nei4

    宋本广韵

    祖祢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