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禱
繁体
祈祷
词语释义
祈祷
(1) 向神祝告求福
英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1.向神祝告求福。《后汉书·栾巴传》:“郡土多山川鬼怪,小人常破貲产以祈祷。”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 班固 之祀 蒙山 ,祈祷之诚敬也。”《明史·张居正传》:“亡何, 居正 病……四閲月不愈,百官并斋醮为祈祷。” 清 唐孙华 《喜雨》诗:“祈祷通精诚,及时膏润足。”
祈禱的国语词典
祷告求福。
祈禱的网络释义
祈祷 (汉语词汇)
祈禱的翻译
英语:
topray,tosayone'sprayers,prayer
德语:
Gebet(S),beten,bitten(V)
法语:
prier,fairedesprières,prière
近义词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示,斤声。本义:向上天或神明求福)
(2) 同本义
祈,求福也。——《说文》
掌六祈。——《周礼·大祝》
祭有祈焉。——《礼记·郊特牲》
(3) 又如:祈场(向神祈祷的场所);祈祝(祈求祝福);祈死(祈求速死);祈克(祈求克敌);祈祉(祈求幸福);祈祓(祈神除灾去秽);祈战(祈求战胜)
(4) 请求;希望
不祈土地。——《礼记·儒行》
以祈尔爵。——《诗·小雅·宾之初筵》
(5) 又如:祈喜(求福);祈借(求借)
形容词
通“祁”。大 。如:祈寒(严寒)
名词
假借为 “畿”。古称天子直辖之地
《祈父》,刺宣王也。——《诗·小雅·祈父序》孔颖达《疏》:“当作畿字,今作圻。”
英文翻译
pray; entreat, beseech
方言集汇
◎ 粤语:kei4
◎ 客家话:[东莞腔] ki1 [台湾四县腔] ki2 [客英字典] ki2 [海陆丰腔] ki2 [宝安腔] ki2 [陆丰腔] ki3 [梅县腔] ki2 [沙头角腔] ki2 [客语拼音字汇] ki2
◎ 潮州话:ki5
◎ 客家话:[东莞腔] ki1 [台湾四县腔] ki2 [客英字典] ki2 [海陆丰腔] ki2 [宝安腔] ki2 [陆丰腔] ki3 [梅县腔] ki2 [沙头角腔] ki2 [客语拼音字汇] ki2
◎ 潮州话:k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八微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祈 | 渠希 | 羣 | 微開 | 平聲 | 微 | 開口三等 | 微 | 止 | gioi | gʰĭəi |
英文翻译
pray; entreat, beg, plead; prayer
方言集汇
◎ 粤语:dou2 tou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dau3 [海陆丰腔] do3 dau3 [梅县腔] dau3 [台湾四县腔] do3 dau3 [东莞腔] dau3 [陆丰腔] do3 [宝安腔] dau3 [沙头角腔] tau2 [客语拼音字汇] dau3 do3
◎ 潮州话:dau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dau3 [海陆丰腔] do3 dau3 [梅县腔] dau3 [台湾四县腔] do3 dau3 [东莞腔] dau3 [陆丰腔] do3 [宝安腔] dau3 [沙头角腔] tau2 [客语拼音字汇] dau3 do3
◎ 潮州话:d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倒 | 都晧 | 端 | 豪 | 上聲 | 晧 | 開口一等 | 效 | 豪 | tɑu | taux/t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