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祝

qí zhù [ qi zhu]
注音 ㄑ一ˊ ㄓㄨˋ

词语释义

祈求祝祷。

词语解释

  1. 祈求祝祷。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著述·献异书》:“方士 赵天寿 者进献符法三十六本……已乞留 静虚观 ,为上祈祝,不许。”《续资治通鉴·宋理宗淳祐十年》:“六月,丁酉, 龙翔宫 奉安感生帝及从祀圣像,仍备祭器,比附 太一宫 礼例祈祝。”

引证解释

⒈ 祈求祝祷。

明沉德符《野获编·著述·献异书》:“方士赵天寿者进献符法三十六本……已乞留静虚观,为上祈祝,不许。”
《续资治通鉴·宋理宗淳祐十年》:“六月,丁酉, 龙翔宫奉安感生帝及从祀圣像,仍备祭器,比附太一宫礼例祈祝。”

祈祝的网络释义

祈祝

  • 祈祝是汉语词汇,读音是qí zhù,解释为祈求祝祷。
  • 汉字详情

    [qi]
    部首: 431
    笔画: 8
    五笔: PYR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IFHML
    四角: 3222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示,斤声。本义:向上天或神明求福)

    (2) 同本义

    祈,求福也。——《说文》

    掌六祈。——《周礼·大祝》

    祭有祈焉。——《礼记·郊特牲》

    (3) 又如:祈场(向神祈祷的场所);祈祝(祈求祝福);祈死(祈求速死);祈克(祈求克敌);祈祉(祈求幸福);祈祓(祈神除灾去秽);祈战(祈求战胜)

    (4) 请求;希望

    不祈土地。——《礼记·儒行》

    以祈尔爵。——《诗·小雅·宾之初筵》

    (5) 又如:祈喜(求福);祈借(求借)

    形容词

    通“祁”。大 。如:祈寒(严寒)

    名词

    假借为 “畿”。古称天子直辖之地

    《祈父》,刺宣王也。——《诗·小雅·祈父序》孔颖达《疏》:“当作畿字,今作圻。”

    英文翻译

    pray; entreat, beseech

    方言集汇

    ◎ 粤语:kei4
    ◎ 客家话:[东莞腔] ki1 [台湾四县腔] ki2 [客英字典] ki2 [海陆丰腔] ki2 [宝安腔] ki2 [陆丰腔] ki3 [梅县腔] ki2 [沙头角腔] ki2 [客语拼音字汇] ki2
    ◎ 潮州话:k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八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渠希微開平聲開口三等gioigʰĭəi
    部首: 519
    笔画: 10
    五笔: FIK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