礚礚

kē kē [ ke ke]

词语释义

象声词。形容水石轰击声等。

词语解释

  1. 象声词。形容水石轰击声等。

    《楚辞·九章·悲回风》:“惮涌湍之礚礚兮,听波声之汹汹。”《文选·宋玉<高唐赋>》:“砾磥磥而相摩兮,巆震天之礚礚。” 李善 注引《字林》曰:“礚,大声也。” 汉 王褒 《洞箫赋》:“扬素波而挥连珠兮,声礚礚而澍渊。” 晋 左思 《吴都赋》:“濆薄沸腾,寂寥长迈,濞焉汹汹,隐焉礚礚。”

引证解释

象声词。形容水石轰击声等。

《楚辞·九章·悲回风》:“惮涌湍之礚礚兮,听波声之汹汹。”《文选·宋玉<高唐赋>》:“砾磥磥而相摩兮,巆震天之礚礚。” 李善注引《字林》曰:“礚,大声也。” 汉王褒《洞箫赋》:“扬素波而挥连珠兮,声礚礚而澍渊。” 晋左思《吴都赋》:“濆薄沸腾,寂寥长迈,濞焉汹汹,隐焉礚礚。”

礚礚的网络释义

礚礚

  • 礚礚,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kē kē,解释为形容水石轰击声等。
  • 汉字详情

    [ke]
    部首: 517
    笔画: 18
    五笔: DAFL
    仓颉: MRTGT
    四角: 14612

    宋本广韵

    [ke]
    部首: 517
    笔画: 18
    五笔: DAFL
    仓颉: MRTGT
    四角: 1461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