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壳

ké ké [ ke ke]
繁体 殼殼
注音 ㄎㄜˊ ㄎㄜˊ
词性 拟声词

词语释义

亦作'殻殻'。 诚笃貌。 中空貌。 象声词。

词语解释

  1. 亦作“殻壳”。诚笃貌。

    前蜀 贯休 《送僧归南康》诗:“壳壳学得律,还乡见苦情。”

  2. 中空貌。

    晋 皇甫谧 《针灸甲乙经·八水》:“肤胀者,寒气客於皮肤之间,殻殻然不坚。”

  3. 象声词。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白翎雀》:“霜皬皬,风殻殻,白草黄云日色薄。”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殻壳”。

⒉ 诚笃貌。

前蜀贯休《送僧归南康》诗:“壳壳学得律,还乡见苦情。”

⒊ 中空貌。

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八水》:“肤胀者,寒气客於皮肤之间,殻殻然不坚。”

⒋ 象声词。

明陶宗仪《辍耕录·白翎雀》:“霜皬皬,风殻殻,白草黄云日色薄。”

壳壳的网络释义

壳壳

  • 壳壳读作“ke ”例如“蛋壳”, 也读作“qiao” 。也有一些人取名“壳壳”
  • 汉字详情

    ké,qiào [ke,qiao]
    部首: 329
    笔画: 7
    五笔: FPMB
    五行:
    仓颉: GBHN
    四角: 402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物的坚硬外皮 。如:壳儿;贝壳儿;脑壳;驳壳枪;壳子(外壳);壳族(贝类、介类等有壳动物);壳菜(称有壳的海贝);壳果(带硬壳的果品)

    (2) 另见 qiào

    qiào

    名词

    (1) ∶坚硬的外皮

    蠃蚌脱壳。——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 又如:躯壳;甲壳;地壳;金蝉脱壳;介壳;外壳;躯壳;枳壳

    (3) 另见

    英文翻译

    casing, shell, husk

    方言集汇

    ◎ 粤语:hok3

    宋本广韵

    ké,qiào [ke,qiao]
    部首: 329
    笔画: 7
    五笔: FPMB
    五行:
    仓颉: GBHN
    四角: 402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物的坚硬外皮 。如:壳儿;贝壳儿;脑壳;驳壳枪;壳子(外壳);壳族(贝类、介类等有壳动物);壳菜(称有壳的海贝);壳果(带硬壳的果品)

    (2) 另见 qiào

    qiào

    名词

    (1) ∶坚硬的外皮

    蠃蚌脱壳。——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 又如:躯壳;甲壳;地壳;金蝉脱壳;介壳;外壳;躯壳;枳壳

    (3) 另见

    英文翻译

    casing, shell, husk

    方言集汇

    ◎ 粤语:hok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