磋摩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商量研究。
张孝若 《立宪运动及谘议局成立》第二节:“所以这一年以内,见到官员友人,遇到谈论通讯,没有不劝解磋摩各种立宪的问题。”参见“ 磋磨 ”。
引证解释
⒈ 商量研究。参见“磋磨”。
引张孝若《立宪运动及谘议局成立》第二节:“所以这一年以内,见到官员友人,遇到谈论通讯,没有不劝解磋摩各种立宪的问题。”
磋摩的网络释义
磋摩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石,差声。本义:①失足跌倒。见《广韵》。②把骨、角制成器物)
(2) 磨治象牙。泛指磨治器物
治象牙曰磋。——《广韵》
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磨。——《尔雅》
切磋琢磨,乃成宝器。——《论衡·量知》
如切如磋。——《诗·卫风·淇奥》
(3) 又如:磋磨(磨治器物);磋琢(磨治雕琢);磋切(摩擦)
(4) 研讨。相互仔细地研究或讨论 。如:磋磨(磋商,研讨;商议);磋切(犹切磋。比喻互相研讨);磋摩(商量研究)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o5 co1 [宝安腔] co5 co1 [海陆丰腔] co5 co1 [客英字典] co1 [梅县腔] co1 [客语拼音字汇] co1
◎ 潮州话:co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蹉 | 七何 | 清 | 歌 | 平聲 | 歌 | 開口一等 | 果 | 歌 | tsʰɑ | cha/ca |
详细解释
mó
动词
(1) (形声。从手,麻声。本义:摩擦,磨蹭)
(2) 同本义
摩,研也。——《说文》
刮摩之工。——《考工记》
鎋击摩车而相过。——《战国策·齐策》
人肩摩。——《战国策·秦策》
濯手以摩之,去其皱。——《礼记·内则》
(3) 又如:摩戛(摩擦。也作磨戛);摩厉(磨物使锐。引申有磨炼、钻研的意思);摩肩接毂(肩挨着肩,车子擦着车子);摩肩(肩挨着肩);摩拭(揩擦)
(4) 迫近,接近
(5) 又如:摩近(接近);摩垒(迫近敌垒);摩霄(接近云天,冲天)
(6) 通“磨”。磨砺
阴阳相摩,天地相荡。——《礼记·乐记》
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易·系辞上》
(7) 通“磨”。磨炼
反己而不穷,循古而不摩。——《庄子·徐无鬼》
(8) 通“磨”。磨灭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汉书·司马迁传》
(9) 又如:摩牙(磨其牙使之锐利);摩灭(磨损消灭,消亡);摩砻(犹磨光)
(10) 切磋;研究
刚柔相摩。——《易·系辞上》
相观而善之谓摩。——《礼记·学记》
(11) 又如:观摩(观看成绩,交流经验,互相学习);摩切(切磋琢磨);摩研(切磋研究);摩拟(比拟研究)
(12) 抚摸
摩顶受戒。——《西游记》
(13) 又如:摩拊(抚摩;安抚);摩捋(顺手抚摩);摩触(抚摩;摸索);摩按(按摩)
(14) 另见
mā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mo2 [海陆丰腔] mo2 mo1 [东莞腔] mo2 [沙头角腔] mo3 [客英字典] mo2 [台湾四县腔] mo2 mo1 [客语拼音字汇] mo1 [陆丰腔] mo1 [宝安腔] mo1 | mo2
◎ 潮州话:mo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摩 | 莫婆 | 明 | 戈一合 | 平聲 | 歌 | 合口一等 | 果 | 戈 | muɑ | mu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