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磁化
(1) 没有磁性的物质变成具有磁性的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使某些物体显现磁性。例如把铁放在较强的磁场里,就会被磁化而显现磁性。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这根针已经磁化了。
2、岩浆冷却并凝固下来后,地磁场的方向和磁极被保留在磁化了的火山岩中。
3、有些人意识到,他们可以使用新材料的工具,以测试他们对磁化过程的理解,因为他们可以精确地控制磁性和非磁性两种金属原子层。
4、电子穿过磁化的星云,辐射出它们的能量,创造出钱德拉所看到的精美星云。
5、由于磁化空腔的效能慢慢降低,那么那些速度还很快的原子就很容易逸出,而其余的气体粒子在不断的碰撞中消耗能量,使得温度降低。
6、当岩浆从中海脊下涌起的时候,岩浆中的磁铁矿物质按地磁场的方向被磁化。
7、每个磁泡可以按不同方向磁化。
8、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假设一个电子没有在一个铁层散射,除非与层的磁化方向相同地旋转。
9、加上磁场后,两个铁层都被磁化,假如是上方向,那么所有下自旋的电子移动通过整个样本都没有散射。
10、硬盘越小,各个磁化区的面积也越小,磁化的程度也越弱。
11、一个磁化的铁层的电子散射的可能性就取决于是否自旋是否指向与铁磁化的同一方向。
12、第一代MRAM的数据写入方式主要是向导线中通电使其周围产生磁场,从而改变邻近的存储单元的磁化程度。
13、Rosen和他DIY的MRI如何工作:一个患者站在扫描仪中,穿着一件与计算机相连的背心,然后吸入被磁化的氦气。
14、换句话说,即使在没有任何外磁场的情况下,每个磁畴也自发地磁化到饱和。
15、你们正在磁化你们曾经经历与你有关的一切,以便你们能感觉每件事情,你需要感觉它。
16、私人电脑使用磁化方法移除数据或者完全销毁数据,然后回收硬盘。
17、本文研究了相对论电子束在磁化等离子体中的传输。
18、读出卡片或纸带上的孔以及磁带、磁鼓上的磁化点等等。
19、这种物质被认为是制造了磁化并导致了长TR(SE)信号影像上信号的丢失。
20、现在,在研究一下在没有背景场的情况下,单个磁芯的磁化强度。
21、也许通过衡量我们所处的宇宙的易磁化方向我们可以了解更多。
22、如果0和1磁区的磁化方向不是顺著赛道而是垂直于它,就只能采用一种较简单的磁区壁设计。
23、当然,有些时候你就可以“过于白羊座样”,但总体来说你会发现,你的慷慨,迷人,有趣的一面是磁化的人进入你的生命。
24、显示高磁化效应的磁性铁粒子当磁性线圈不导电时,转矩不会从传动轴传导于从动轴。
25、放慢脚步,经常回头看看,或许这样才能不易被生活所磁化!
26、介绍了难选红铁矿磁化焙烧技术的工业应用及试验研究现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
27、在居里温度以上,没有自发的磁化。
28、分析了目前在研究磁化水对水泥混凝土的增强作用时所用方法的缺陷,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磁化的国语词典
物体在磁场作用下变成具有磁性的过程。
磁化的网络释义
磁化
磁化的翻译
磁化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石,兹声。本义:磁石。也指磁性)
(2) 同本义。也为石名,即磁石,俗称吸铁石 。如:地磁;磁了好眼(骂人话,犹如瞎了眼)
(3) 瓷的俗字。指瓷器 。如:磁器(本谓磁州窑所产的瓷制品。后泛指瓷制器具);磁窑
(4) 地名 。治所在今河北省磁县。辖境相当今河北省邯郸、磁县、武安等市、县地
形容词
紧密 。如:雪很磁实;谷穗一尺多长,粗实实的又硬又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u2 [客语拼音字汇] ci2 [陆丰腔] cih3 [宝安腔] cu2 [台湾四县腔] cih2 [东莞腔] cu2 [海陆丰腔] cih2 [客英字典] cih2 [梅县腔] ze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慈 | 疾之 | 從 | 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止 | 之 | dzʰĭə | zi/dzio |
详细解释
huā
动词
(1) 用掉、耗费。同“花” 。如:化钱;化工夫
(2) 另见
huà
动词
(1) (古字为“匕”。会意。甲骨文,从二人,象二人相倒背之形,一正一反,以示变化。本义:变化,改变)
(2) 同本义
匕,变也。——《说文》。徐灏曰:“匕化古今字。”
知变化之道。——《易·系辞传》。虞注:“在阳称变,在阴称化,四时变化。” 荀注:“春夏为变,秋冬为化,坤化为物。”
和故百物化焉。——《礼记·乐记》
若欲其化也。——《周礼·柞氏》。注:“犹生也。”
状态而实无别而为异者谓之化。——《荀子·正名》。注:“化者改旧形之名。”
胜败若化。——《国语·晋语》。注:“言转化无常也。”
因时而化。——《吕氏春秋·察今》
终不能化。——《史记·货殖列传》
身化促织。——《聊斋志异·促织》
而骨化石。——清· 林觉民《与妻书》
(3) 又如:化现(变化);化心(改变其心性);化先(四时变化之始);化治(变化治理)
(4) 教化
化,教行也。——《说文》。段注:“上匕之而下从匕谓之化。”
以礼乐合天地之化。——《周礼·大宗伯》
渐也,顺也,靡也,久也,服也,羽也,谓之化。——《荀子·七法篇》
神则能化矣。——《荀子·不苟篇》
变则化。——《礼记·中庸》
淳淳乎纯谨畏化。——《吕氏春秋·士容》。注:“教也。”
明明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意也。——杨恽《报孙会宗书》
(5) 又如:化声(因推行教化而有声誉);化行(教化播扬于某地);化诲(开导教诲);化雨(比喻善于施教,犹如雨水滋润植物一样);化作(化育生成);化物(化育外物);化胎(化育成胎);化气(化育之气);化光(德化光大);化向(受德化而归顺);化流(德化传布)
(6) 感化;转变人心
正月实来化我也。——《公羊传·桓公六年》。注:“行过无礼谓之化。”
是以圣王制世御俗,独化于陶钧之上。——邹阳《狱中梁王书》
(7) 又如:化俗(化民成俗,改善习俗);化物(感化外物);化服(感化顺服);化盗(感化盗贼使为良民)
(8) 募化
你去那里化些斋吃。——《西游记》
(9) 又如:化饭(化斋);化布施(即化缘。佛教用语。募化钱粮);化钱(募化钱财);化斋(僧道向人募化斋饭)
(10) 用火烧 。如:化人场(化人厂。即火葬场);火化
(11) 消化;领会,融会贯通
学而不化,非学也。——杨万里《庸言》
(12) 又如:化食;食古不化
(13) 死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
惟君平昔,聪明绝人,今虽化去,夫岂无物!——唐· 刘禹锡《祭柳员外文》
(14) 消除,去掉
以化腥臊。——《韩非子·五蠹》
名词
(1) 习俗,风气
伤化败俗,大乱之道也。——《汉书》
(2) 造化。自然的功能
修短随化。——王羲之《兰亭集序》
(3) 又如:化力(造化之力);化元(造化的本原);化功(造化之功);化儿(造化小儿)
(4) 化学 。如:数理化
后缀词
(1) 使成为,使变成 ——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面,以构成动词。如:绿化;电气化;现代化
(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fa5 [海陆丰腔] fa5 [客英字典] fa5 [宝安腔] fa5 [客语拼音字汇] fa4 [陆丰腔] fa5 [沙头角腔] fa5 [台湾四县腔] fa5 [东莞腔] fa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化 | 呼霸 | 曉 | 麻二合 | 去聲 | 禡 | 合口二等 | 麻 | 假 | hruah/xoah | p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