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剐凌迟

suì guǎ líng chí [ sui gua ling chi]
繁体 碎剮凌遲
注音 ㄙㄨㄟˋ ㄍㄨㄚˇ ㄌ一ㄥˊ ㄔˊ

词语释义

1.古代一种酷刑。细细切割人体。俗称"剐刑"。

词语解释

  1. 见“ 碎割凌迟 ”。

引证解释

⒈ 见“碎割凌迟”。

汉字详情

suì [sui]
部首: 517
笔画: 13
五笔: DYWF
五行:
仓颉: MRYOJ
四角: 10648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石,卒声。“石”是汉字部首之一,从“石”的字与石头有关。本义:破碎)

(2) 同本义

碎,细破也。——《广韵》

拊之不时,则缺衔毁首碎胸。——《庄子·人间世》

毂已破碎。——《荀子·法行》

不敢以全物予之,为其碎之之怒也。——《列子·黄帝?

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 又如:碎首(撞碎其头);碎折(破碎断裂);碎扯百裂(撕裂得粉碎);碎身粉骨(身体粉碎。指死亡)

(4) 因极度忧伤而感到心痛难忍 。如:他妻子死时他心都碎了

形容词

(1) 琐细;繁杂

米盐靡密,初若烦碎,然霸精力能推行之。——《汉书·黄霸传》

(2) 又如:碎小(琐细;自称家人儿女)

(3) 零星;细小

乱点碎红山杏发。——白居易《南湖早春》

(4) 又如:碎 砒(粉末;特小的碎块);碎玉(喻指牙齿);碎剐(一小块一小块地割取);碎碎(细细;零星;象声词);碎滴(细小的水珠);碎布;碎屑

(5) 说话唠叨;絮烦 。如:碎烦(麻烦,啰唆);碎过(说话唠叨且爱挑剔);碎嘴碎舌(方言。罗嗦;唠叨);闲言碎语

(6) 〈方〉∶年龄幼小 。如:碎女(幼女);碎娃(小孩)

英文翻译

break, smash; broken, busted

方言集汇

◎ 粤语:seoi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sui5 [客语拼音字汇] sui4 [台湾四县腔] sui5 [宝安腔] sui5 [陆丰腔] sui5 [客英字典] sui5 [海陆丰腔] sui5 [东莞腔] sui5 [梅县腔] su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八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蘇内去聲合口一等suaih/suoysuɒi
guǎ [gua]
部首: 208
笔画: 9
五笔: KMWJ
五行:
仓颉: RBLN
四角: 622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刀,咼( kuā)声。本义:割肉离骨)

(2) 同本义。古时分割人体的酷刑。凌迟的俗称

合拟凌迟,押赴市曹中,钉上木驴,剐一百二十刀处死。——元· 关汉卿《窦娥冤》

(3) 又如:剐割(分割肢体)。如:剐罪(古代的一种割肉离骨的酷刑)

(4) 引申为杀 。如:剐刻(犹残杀)

(5) 被尖锐的东西划破

我只是让车剐了一下。——《一件珍贵的衬衫》

英文翻译

cut, cut flesh from bones

方言集汇

◎ 粤语:waa2
◎ 潮州话:哥鞍2(赶),guan2 (kúaⁿ)

宋本广韵

líng [ling]
部首: 204
笔画: 10
五笔: UFW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IMGCE
四角: 341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仌( bīng,冰,夌 líng)声。本义:冰)

(2) 同本义

涉江莫涉凌,得意须得朋。——孟郊《寒江吟》

(3) 又如:凌冰(流水中的冰块);凌灾(因冰块堵塞河道导致河水泛滥);凌床(冰床);凌室(古代的藏冰室)

(4) 冰室,冰库 。如:凌阴(冰室)

(5) 姓

动词

(1) 积冰

鱼矜鳞而并凌兮,鸟登木而失条。——《文选·张衡·思玄赋》

(2) 凌驾;压倒

凌冬不雕。——宋· 沈括《梦溪笔谈》

凌出华林部。——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3) 又如:凌铄(压倒);凌砾(犹言压倒,超过);凌跨(超越);凌迈(超越);凌等(超越等级)

(4) 欺侮

终刚强兮不可凌。——屈原《国殇》

(5) 又如:凌逼(欺凌压迫);凌藉(欺凌);凌折(欺压,折辱);凌尚(凌辱尊长);凌忽(欺辱,轻慢);凌虐(欺压,侵犯;虐待)

(6) “凌”假借为“夌”。侵犯

终刚强兮不可凌。——屈原《国殇》

(7) 又如:凌圣(侵犯神灵);凌犯(侵犯;侵扰);凌折(侵犯);凌践(侵害摧残);凌踏(侵害摧残);凌突(侵犯;冲撞)

(8) 升,登上(只有于有相当高度的地方)

攻将凌其城。——《商君书·赏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9) 又如:凌虚(升上天空);凌翥(高飞);凌励(同凌厉。凌空高飞);凌腾(上升,升腾)

(10) 战栗

虎豹之凌遽。——《汉书·扬雄传上》。注:“凌,战栗也。”

(11) 奔驰 。如:凌澌(奔流的冰块);凌厉(奋迅前进,气势猛烈)

(12) 迫近

凌晨过骊山。——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13) 又如:凌晓(清晨);凌薄(迫近);凌摩(迫近,接近)

(14) 乘,驾驭 。如:凌风(驾着风)

(15) 越过,渡过

金舟不能凌阳侯之波。——葛洪《抱朴子》

形容词

(1) 寒 。如:凌冬(寒冬);凌冽(寒冷);凌兢(寒冷的地方);凌凌(严肃;可敬畏的样子;寒冷的样子)

(2) 杂乱

风入春松正凌乱。——元稹《五弦弹》

(3) 又如:凌乱(杂乱而没有次序)

英文翻译

pure; virtuous; insult; maltreat

方言集汇

◎ 粤语:ling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lin2 [台湾四县腔] lin2 [客语拼音字汇] lin2 [东莞腔] lin2 [梅县腔] lin2 [海陆丰腔] lin2 [宝安腔] lin2 [陆丰腔] lin3
◎ 潮州话:lêng5 (lê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六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力膺平聲開口三等ling/lionglĭəŋ
chí [chi]
部首: 306
笔画: 7
五笔: NYP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YSO
四角: 37308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本义:慢慢走)

(2) 同本义。泛指慢

迟,徐行也。——《说文》

迟,缓也。——《广雅》

废彻不迟。——《诗·小雅·楚茨》

行道迟迟。——《诗·邶风·谷风》

迟归有待。——《易·归妹》

陵迟故也。——《荀子·宥坐》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又如:迟徐(缓慢);迟滞(缓慢阻滞)

(4) 迟钝;反应慢,不灵敏

料事同而迟速不同。——魏源《默觚下》

周少言重迟。——《汉书·杜周传》。注:“谓性非敏速也。”

(5) 迟疑;犹豫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6) 晚

迟,晚也。——《广雅》

汤降不迟。——《诗·商颂·长发》

(7) 又如:他来迟了;迟疾(太晚,耽搁太久)

(8) 早 。如:迟旦(黎明,清晨);迟明(黎明,清晨)

(9) 长久

昭假迟迟。——《诗·商颂·长发》

(10) 又如:迟久(长久)

英文翻译

late, tardy; slow; delay

方言集汇

◎ 粤语:ci4
◎ 潮州话:ci5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