硷卤

jiǎn lǔ [ jian lu]

词语释义

1.亦作“鹻卤”。 亦作“鹻滷”。盐碱土上泛出的盐霜。 2.盐碱。 3.亦作“鹻滷”。见“硷卤”。

词语解释

  1. 亦作“鹻卤”。亦作“鹻滷”。盐碱土上泛出的盐霜。

    《新唐书·食货志四》:“是时 奉天 卤池生水柏,以灰一斛得盐十二斤,利倍鹻卤。”

  2. 盐碱。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官政一》:“ 深州 旧治 靖安 ,其地鹻滷,不可艺植。”

  3. 亦作“鹻滷”。见“ 硷卤 ”。

引证解释

亦作“鹻卤”。亦作“鹻滷”。盐碱土上泛出的盐霜。

《新唐书·食货志四》:“是时奉天卤池生水柏,以灰一斛得盐十二斤,利倍鹻卤。”

盐碱。

宋沉括《梦溪笔谈·官政一》:“ 深州旧治靖安 ,其地鹻滷,不可艺植。”

亦作“鹻滷”。见“硷卤 ”。

硷卤的网络释义

硷卤

  • 碱卤,读音为jiǎn lǔ,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盐碱土上泛出的盐霜。
  • 汉字详情

    jiǎn [jian]
    部首: 517
    笔画: 12
    五笔: DWGI
    仓颉: MROMM
    四角: 18619

    英文翻译

    alkaline, alkali, lye, salt

    方言集汇

    ◎ 粤语:gaan2

    宋本广韵

    [lu]
    部首: 205
    笔画: 7
    五笔: HLQI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YWK
    四角: 216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金文字形,象盐罐(或盐池)中有盐形。本义:盐碱地)

    (2) 同本义

    晋荀吴帅师败 狄于 大鹵。——《春秋·昭公元年》

    表淳卤,数疆潦。——《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卤中草木白。——杜甫《盐井》

    (3) 又如:卤田(盐田);卤莽(荒地上的野草);卤泻(含盐碱的土壤);卤地(盐碱地)

    (4) 天然生成的盐称为“卤”。泛指食盐

    山东食海盐, 山西食盐卤。——《史记·货殖列传》

    夷狄曰大鹵。——《谷梁传》

    (5) 又如:卤池(咸水湖);卤桶(盐场盛水的木桶);卤脉(地下卤水的脉系);卤汁(盐汁);卤味(卤水之味);卤烟(熬煮卤水时冒出的烟)

    (6) 卤素,氟、氯、溴、碘和砹五个元素的任一个,为周期表的ⅦA族的元素,自由状态时它们通常以双原子存在 。如:卤族;卤化

    (7) 用肉类、鸡蛋等做汤加淀粉而成的浓汁,用来浇在面条食物上 。如:打卤面

    名词

    (1) 通“橹”。大盾

    伏尸百万,流血漂卤。——贾谊《过秦论》

    (2) 如:卤楯(大盾)

    动词

    (1) 抄掠。通“掳”

    毋得掠卤。——《史记·高祖本纪》

    鹵御物。——《史记·吴王濞传》。集解:“抄掠也。”

    有出掠虏者。——《后汉书·光武纪》

    所过勿得卤掠。——《汉书》

    (2) 又如:卤掠(劫夺别人的财物。同掳掠);卤获(虏掠而获得。也指袭击所得。同掳获)

    形容词

    (1) 笨;迟钝。通“鲁”

    才操卤钝。——《风俗通义·过誉》

    卤纯者醒悟。——葛洪《抱朴子》

    (2) 如:卤钝(愚鲁迟钝。同鲁钝);卤人(莽汉)

    英文翻译

    saline soil; natural salt, rock

    方言集汇

    ◎ 粤语:lo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二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西先稽齊開平聲開口四等se/seisi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