硗聱
繁体
磽聱
注音
ㄑ一ㄠ ㄠˊ
词语释义
1.亦作"硗磝"。 2.多石,高低不平。
词语解释
亦作“ 磽磝 ”。多石,高低不平。
宋 欧阳修 《盘车图》诗:“山石磽聱车碌碌,山势盘斜随涧谷。”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一:“攒峰叠壁何盘盘,地多磽磝少平原。”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磽磝”。多石,高低不平。
引宋欧阳修《盘车图》诗:“山石磽聱车碌碌,山势盘斜随涧谷。”
清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卷一:“攒峰叠壁何盘盘,地多磽磝少平原。”
硗聱的网络释义
硗聱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石,尧声。本义:土地坚硬而瘠薄)
(2) 同本义
硗,磐石也。字亦作墝。——《说文》
则地有肥硗。——《孟子》。注:“薄也。”
瘠硗之地。——《国语·楚语》
(3) 又如:硗薄(土地坚硬而不肥沃);硗瘠(土地坚硬而贫瘠);硗秃(贫瘠多石不生草木之地)
(4) 高低不平 。如:硗崔嵬(山峰高耸);硗聱(多石,高低不平);硗硗(隆起突出的样子)
(5) 坚硬
田者争处墝埆。——《淮南子·原道》
物坚硬谓之硗埆。——《通俗文》
(6) 又如:硗确(坚石;多石而坚硬的路)
(7) 恶坏 。如:硗薄(比喻风俗人情不厚道)
(8) 薄的
形细翼硗轻巧,灭灯扑烛投明。——《西游记》
名词
坚硬的石头
硗,乃石之坚者。——承培元《广说文答问疏证》
英文翻译
barren land; sandy soil
方言集汇
◎ 粤语:haau1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耳敖声。本义:不接受意见)
(2) 同本义
聱,不入人语也。——《广雅》
彼诮为聱者,为其不相从听。——元结《自释》
(3) 又如:聱牙(乖忤,抵触。亦谓与人意见不同,不随世俗)
(4) 文词艰涩 。如:聱牙戟口(聱牙诎曲,聱牙诘曲,聱牙诘屈。都形容文辞艰涩难读);聱屈(拗口难读)
英文翻译
bent and twisted; too complicated
方言集汇
◎ 粤语:ngou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au2 [客语拼音字汇] ngau2 [台湾四县腔] ngau2 [客英字典] ngau2 [梅县腔] ngau2 [宝安腔] ngau2
◎ 潮州话:ngau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au2 [客语拼音字汇] ngau2 [台湾四县腔] ngau2 [客英字典] ngau2 [梅县腔] ngau2 [宝安腔] ngau2
◎ 潮州话:nga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五肴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聱 | 五交 | 疑 | 肴 | 平聲 | 肴 | 開口二等 | 效 | 肴 | ŋau | ngrau/ngea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