砻冢

lóng zhǒng [ long zhong]
繁体 礱塚
注音 ㄌㄨㄥˊ ㄓㄨㄥˇ

词语释义

1.亦作"礲冢"。 2.坟墓。砻,通"垄"。

词语解释

  1. 亦作“礲塚”。坟墓。礱,通“ 垄 ”。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一:“以二十九日日昳后殯,仍造礲塚於东冈。”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礲塚”。坟墓。礱,通“垄”。

南朝梁陶弘景《冥通记》卷一:“以二十九日日昳后殯,仍造礲塚於东冈。”

砻冢的网络释义

砻冢

  • 砻冢亦作“礲冢”,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坟墓。砻,通“ 垄 ”。
  • 汉字详情

    lóng [long]
    部首: 517
    笔画: 10
    五笔: DXDF
    五行:
    仓颉: IPMR
    四角: 436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磨

    磨砻底厉。——《汉书·枚乘传》

    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荀子·性恶》

    造兹宝刀,既砻既砺。——曹植《宝刀铭》

    (2) 又如:砻刻(磨光雕琢);砻淬(磨炼刀刃,比喻刻苦锻炼);砻琢(磨炼);砻斫(磨和砍削);砻错(磨治;磨炼;切磋研讨)

    (3) 用砻脱出稻谷的壳

    凡既砻,则风扇以去糠秕。——《天工开物》

    (4) 如:砻坊;砻糠

    名词

    (1) 磨石

    凡稻去壳用砻。——宋应星《天工开物》

    (2) 又如:砻砺(磨石)

    (3) 脱出稻壳的农具 。如:砻磨(碾稻去壳的农具)

    (4) 通“垄”。坟墓 。如:砻石(墓碑);砻冢(坟墓)

    英文翻译

    grind, sharpen; mill

    方言集汇

    ◎ 粤语:lung4

    宋本广韵

    zhǒng [zhong]
    部首: 218
    笔画: 10
    五笔: PEYU
    五行:
    仓颉: BMSO
    四角: 372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宀( ),豖( chù)声。冖,表地覆盖。将死者覆盖于墓中,故从冖。本义:高而大的坟)

    (2) 同本义

    冢,高坟也。——《说文》

    掌公墓之地。——《周礼·冢人》

    冢,秦晋之间或谓之陇。——《方言十三》

    乃立冢土。——《诗·大雅·緜》。传:“大社也。”即祭土神的高大土坛。

    项羽烧 秦宫室,掘 始皇帝冢。——《史记·高祖本纪》

    其下两冢。——清· 袁枚《祭妹文》

    (3) 又如:野冢(荒郊野外的乱坟);疑冢(古代富贵之家所设的假坟,为的是与真坟相混,不让后人认出真坟);冢人(古代管理墓葬的官吏);冢土(墓土;又指大社,天子祭神的地方);冢田(墓地);冢宅(坟墓,坟地);冢舍(墓旁守丧人的住所)

    (4) 山顶

    山顶,冢。——《尔雅》

    华山冢也。——《山海经·西山经》。注:“冢者,神鬼之所居也。”

    百川沸腾,山冢崒崩。——《诗·小雅·十月之交》。郑玄注:“山顶曰冢。”

    夜防抄盗保深山,朝望烟尘上高冢。——元稹《蛮子朝》

    形容词

    (1) 大的;地位高的

    冢,大也。——《尔雅》

    冢者,大也。——《白虎通》

    我友邦冢君。——《书·牧誓》

    乃立天官冢宰。——《周礼》

    王乃召冢卿。——《周书·大匡》

    冢子则太牢。——《礼记·内则》

    (2) 又如:冢臣(大臣;朝廷重臣);冢司(宰相的别称);冢祀(古代天子在宗庙里举行的大祭礼);冢卿(上卿,孤卿);冢君(大君,对列国君主的敬称)

    (3) 嫡生的。正宗的,不是旁支的

    冢嫡欲废夺,骨肉相忧疑。——白居易《答四皓庙》

    (4) 又如:冢嫡(嫡长子);冢子(长子);冢息(长子);冢孙(嫡长孙);冢妇(嫡长子之妻)

    英文翻译

    burial mound, mausoleum; grand

    方言集汇

    ◎ 粤语:cung2
    ◎ 客家话:[梅县腔] chung3 [宝安腔] cung3 [客英字典] chung3 [台湾四县腔] cung3 [海陆丰腔] chung3 [客语拼音字汇] cung3
    ◎ 潮州话:胎翁2(统),tong2 (thó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知隴上聲開口三等tryungx/tivnkţĭwo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