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诗·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
成语用法
破斧缺斨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引证解释
⒈ 斧、斨,泛指兵器。后以“破斧缺斨”形容战争中必须付出的代价。
引《诗·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
清方苞《周公论》:“故破斧缺斨之后,衮衣绣裳,驻大师於徐兖之间,俾东夏无摇心。”
清全祖望《经史问答》卷七:“周公於管蔡之难,非不值其变也。然其成文武之德者大,破斧缺斨之恫,不足以玷其麟趾騶虞也。”
破斧缺斨的网络释义
破斧缺斨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石,皮声。本义:石头开裂;破碎,碎裂)
(2) 同本义
破,石碎也。——《说文》
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沉船、破甑。——《史记·项羽本纪》
卵破子死。——《荀子·劝学》
秦王恐其破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 又如:爆破(用炸药炸毁);破瓦(古代一种占卜方法。使瓦碎裂,观其纹理以定吉凶祸福);破卵倾巢(碎裂鸟卵,倾覆鸟巢);破剥(破裂剥落);破坠(破裂坠落);破溃(破裂崩溃);破块(敲碎土块)
(4) 破坏;损坏
破,坏也。——《广雅》
淫破义疏。——《左传·隐公三年》。疏:“谓破败。”
语小天下莫能破焉。——《礼记·中庸》
(5) 又如:破折(破坏折断);破禁(破坏或违反禁令戒条);破盘(祭祀后吃祭奠的菜肴);破质(破坏质体;改变本质);破亲(破坏别人的婚姻);破击(破坏和袭击);破斗(破坏和战斗);破没(破损覆没)
(6) 破亡;衰败;毁灭
国破山河在。——杜甫《春望》
(7) 又如:破亡(破败灭亡);破凶(破其国,杀其身);破走(击破败走);破殄(破灭;消灭);破家(毁灭家庭;使国家破灭);破巢(破毁了的鸟巢);破残(毁坏;破损;破败残缺)
(8) 击溃;攻破
今沛公先破 秦入 咸阳。——《史记·项羽本纪》
(9) 又如:破城(攻破城邑);破沮(因战败而丧失士气);破阵(击破敌阵);破屋(击穿房屋);破军(击破敌军);破却(击退);破逐(击破并驱逐);破陷(攻破;攻克);破坚摧刚(谓攻破摧毁强敌);破胜(击破战胜);破敌(击败敌军);破关(攻克险阻难关)
(10) 破除;解除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清· 刘开《问说》
(11) 又如:破邪(破除邪恶);破妄(破除妄念);破执(佛教语。谓破除有实我、有实法的执见);破恶(破除邪恶);破惑(解惑;破除疑惑);破弃(破除;抛弃);破结(破除结念);破滞(破除凝塞;解除烦闷)
(12) 违背;废弃 。如:破律(徇私枉法;打破戒律);破禁(违反禁令戒条)
(13) 花费;消耗 。如:破悭(花钱);破用(花用;耗费);破使(花用);破券(破钞,花钱);破酒(化钱摆喜酒);破家荡产(耗尽家产);破铅儿(耗费银两);破钱(破费钱财);破家(耗尽家产)
(14) 透;穿;揭穿
这位姑娘可不是一句话了事的人,此刻要一语道破,必弄到满盘皆空。——《儿女英雄传》
(15) 又如:破云(穿透云层);破空(划破长空);破奸发伏(揭露隐藏的坏人)
(16) 剖析;分析解释 。如:破二作三(分二为三,指分析事理);破解(分析;解释);破示(剖析昭示);破调(判析调侃);破合(剖析综合);破析(剖析)
(17) 剖开;冲开;分开。如:破竹(剖开竹子。比喻顺利无阻);破眼(睁开眼睛);破理(剖开纹理。喻剖析事理);破浪(船冲开波浪前进)
(18) 绽开;开放 。如:破萼(破蕾);破蕾(花蕾绽开;开花);破玉(开出洁白的花);破朵(谓花蕾初放)
(19) 放开;放大 。如:破口(相骂);破言(破口骂人);破笑(放声大笑)
(20) 射中
则固已破其奸谋而折其骄气。——宋· 苏轼《教战守策》
(21) 如:破帖(射穿箭靶)
(22) 突破; 超出 。如:破分(破例;破格)
(23) 拼;豁出 。如:破着(豁出);破死拉活(拼命);破死忘生(不顾生命危险;不顾一切)
(24) 改变;翻转 。如:破暖(天气转暖);破愁为笑(犹言转忧为喜)
(25) 化整为零,不再保持整数 。如:破钱(整钱折零钱);破桐之叶(喻已分不可复合的事物)
(26) 揭穿,使真相露出 。如:一语道破;说破
(27) 敲;打
刽子手左右服侍,军校在前,招旗在后,一起破锣,一起破鼓,出了钱塘门。——《岳飞传》
(28) 过,过去 。如:破腊(残腊;岁末);破五(指农历正月初五);破午(中午);破老(年满六十岁,进入老年)
(29) 开始;进入 。如:破暝(傍晚);破题儿(开始;开头);破蒙(启蒙,教小孩子开始认字);破天亮(破晓);破白(谓候选或依资格可以升职的官员第一次得到上级的荐举状);破春(入春);破夏(入夏);破秋(入秋);破冬(入冬)
(30) 助词。了
怎生出的这恶气?我则题破这庙宇,便是我生之愿。——元· 马致远《荐福碑》
形容词
(1) 尽;遍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 杜甫诗
(2) 碎裂;不完整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 又如:破不剌(破烂不堪);破丢不答(破破烂烂);破句(不完整的句子);破陆续(破破烂烂);破烂流丢(破烂不堪的样子);破设设(破杀杀。破破烂烂);破家破伙(破烂家当);破零二落(破烂零散)
(4) 散乱;分散 。如:破零三乱(零碎散乱貌)
(5) 糟;劣 。如:破玩意儿(低劣的技艺;低劣的物件);破马(劣等马)
(6) 不吉利 。如:破日(凶日。旧历书中不吉利的日子);破话(坏话,不吉利的话)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po5 [客英字典] po5 [台湾四县腔] po5 [梅县腔] po5 [海陆丰腔] po5 [客语拼音字汇] po4 [沙头角腔] po5 [东莞腔] po5 [宝安腔] po5
◎ 潮州话:pua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破 | 普過 | 滂 | 戈一合 | 去聲 | 箇 | 合口一等 | 戈 | 果 | phuah | pʰuɑ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斤(斧头),父声。本义:斧子,伐木工具)
(2) 同本义
斧,斫也。——《说文》
丧其资斧。——《易·巽卦》。注:“斧,所以断者也。”
既破我斧。——《诗·豳风·破斧》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宋· 苏轼《石钟山记》
(3) 又如:斧柯(斧柄;斧头与斧柄;做媒);斧脑(斧之背);斧砧(古代刑具);斧绣(持斧绣衣。古执法使者的仪制)
(4) 白与黑相间的斧形图案
斧谓之黼。——《尔雅·释器》
加斧于椁上。——《礼记·檀弓上》
天子负斧依。——《礼记·明堂位》。注:“斧依,为斧文屏风于户牖之间。”
负斧扆。——《文选·张衡·东京赋》
(5) 又如:斧藻
动词
(1) 用斧子劈、砍或破开
公怒,斧其门。——《聊斋志异》
(2) 又如:斧木
(3) 删改;修饰 。如:斧琢(以斧削琢。请人修改诗文的谦辞。亦喻指诗文过分修饰雕琢)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bu3 [沙头角腔] bu3 [客英字典] bu3 [海陆丰腔] bu3 [东莞腔] bu1 fu3 [陆丰腔] bu3 [客语拼音字汇] bu3 [台湾四县腔] bu3 [宝安腔] bu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甫 | 方矩 | 幫 | 虞 | 上聲 | 麌 | 合口三等 | 遇 | 虞 | pĭu | pyox/piuu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缶(
),夬( )声。缶,瓦器。“夬”也有表意作用。水缺为“决”,玉缺为“玦”,器缺为“缺”,都有破损之意。本义:器具破损) 同本义。引申为缺漏而不完整缺,器破也。——《说文》
入休乎缺甃之崖。——《庄子·秋水》
周室既微,载籍残缺。——《汉书·艺文志》
既破我斧,又缺我斨。——《诗·豳风·破斧》
(2) 又如:墙缺了一块;缺落(破损剥落);缺啮(折角,破损);缺坏(破缺损坏);缺触(残缺剥蚀);缺唇(又叫“缺嘴”,上唇缺损。一名兔唇);缺圮(残缺倒塌)
动词
(1) 短少;缺乏
缺王道之仪。——《汉书·司马相如传下》
于此微缺然。——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缺盐;缺油;缺员;缺这少那;缺人;缺月(月缺,不圆的月亮);缺势(缺后角的一种坐垫);这本书缺两页
(3) 该到未到 。如:人都到齐了,一个不缺
名词
(1) 旧指官职的空额,后亦泛指一般职务的空额 。如:补缺;缺位(职位空缺);缺项(缺门)
(2) 空隙;缺口
锋口为缺。——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缺呀(缺口开张貌)
(4) 亏缺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宋· 苏轼《水调歌头》
(5) 又如:缺月(不圆之月);缺蟾(缺月)
(6) 缺陷。引申为遗憾
犹欲保残守缺。——《文选·刘歆·移太常博士书》
(7) 又如:缺事(工作上的缺失;感到缺憾的事);缺限(缺陷)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iet7 [客语拼音字汇] kiad5 [海陆丰腔] kiet7 [东莞腔] ket7 [沙头角腔] kiet7 [客英字典] ket7 kiet7 [陆丰腔] kiat7 [梅县腔] kiet7 ket7 [宝安腔] ket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闋 | 苦穴 | 溪 | 屑合 | 入聲 | 屑 | 合口四等 | 先 | 山 | khuet/quet | kʰiw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