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体字

pò tǐ zì [ po ti zi]
繁体 破體字
注音 ㄆㄛˋ ㄊ一ˇ ㄗˋ

词语释义

破体字 pòtǐzì

(1) 旧时指不合正体的俗字

unorthographical character

词语解释

  1. 指不合正体的俗字。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破体字》:“朝考殿试,最重书法,大要以黑、光、匀为主,并不可有破体字。”亦省作“ 破体 ”。 明 焦竑 《焦氏笔乘续集·讹字》:“书生传写,破体者多,对读支离,辨正者少。”

引证解释

⒈ 指不合正体的俗字。

清陆以湉《冷庐杂识·破体字》:“朝考殿试,最重书法,大要以黑、光、匀为主,并不可有破体字。”
亦省作“破体”。 明焦竑《焦氏笔乘续集·讹字》:“书生传写,破体者多,对读支离,辨正者少。”

破体字的国语词典

通称不合正体的俗字。也作「破体书」。

破体字的网络释义

破体字

  • 拼音:pò tǐ zì
  • 解释:旧指不合正体的俗字
  • 【破体字】
  • 字体之一。
  • 唐张彦远《法书要录三·徐浩论书》“厥后钟(繇)善真书,张(旭)称草圣,右军(王羲之)行法,小令(王献之)破体,皆一时之妙。”
  • 献之书变其父行体而为行草并用,故称破体。王献之的一些书法作品中的与规范汉字不一样的字被称为破体字。
  • 汉字详情

    [po]
    部首: 517
    笔画: 10
    五笔: DHCY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MRDHE
    四角: 146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石,皮声。本义:石头开裂;破碎,碎裂)

    (2) 同本义

    破,石碎也。——《说文》

    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沉船、破甑。——《史记·项羽本纪》

    卵破子死。——《荀子·劝学》

    秦王恐其破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 又如:爆破(用炸药炸毁);破瓦(古代一种占卜方法。使瓦碎裂,观其纹理以定吉凶祸福);破卵倾巢(碎裂鸟卵,倾覆鸟巢);破剥(破裂剥落);破坠(破裂坠落);破溃(破裂崩溃);破块(敲碎土块)

    (4) 破坏;损坏

    破,坏也。——《广雅》

    淫破义疏。——《左传·隐公三年》。疏:“谓破败。”

    语小天下莫能破焉。——《礼记·中庸》

    (5) 又如:破折(破坏折断);破禁(破坏或违反禁令戒条);破盘(祭祀后吃祭奠的菜肴);破质(破坏质体;改变本质);破亲(破坏别人的婚姻);破击(破坏和袭击);破斗(破坏和战斗);破没(破损覆没)

    (6) 破亡;衰败;毁灭

    国破山河在。——杜甫《春望》

    (7) 又如:破亡(破败灭亡);破凶(破其国,杀其身);破走(击破败走);破殄(破灭;消灭);破家(毁灭家庭;使国家破灭);破巢(破毁了的鸟巢);破残(毁坏;破损;破败残缺)

    (8) 击溃;攻破

    今沛公先破 秦入 咸阳。——《史记·项羽本纪》

    (9) 又如:破城(攻破城邑);破沮(因战败而丧失士气);破阵(击破敌阵);破屋(击穿房屋);破军(击破敌军);破却(击退);破逐(击破并驱逐);破陷(攻破;攻克);破坚摧刚(谓攻破摧毁强敌);破胜(击破战胜);破敌(击败敌军);破关(攻克险阻难关)

    (10) 破除;解除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清· 刘开《问说》

    (11) 又如:破邪(破除邪恶);破妄(破除妄念);破执(佛教语。谓破除有实我、有实法的执见);破恶(破除邪恶);破惑(解惑;破除疑惑);破弃(破除;抛弃);破结(破除结念);破滞(破除凝塞;解除烦闷)

    (12) 违背;废弃 。如:破律(徇私枉法;打破戒律);破禁(违反禁令戒条)

    (13) 花费;消耗 。如:破悭(花钱);破用(花用;耗费);破使(花用);破券(破钞,花钱);破酒(化钱摆喜酒);破家荡产(耗尽家产);破铅儿(耗费银两);破钱(破费钱财);破家(耗尽家产)

    (14) 透;穿;揭穿

    这位姑娘可不是一句话了事的人,此刻要一语道破,必弄到满盘皆空。——《儿女英雄传》

    (15) 又如:破云(穿透云层);破空(划破长空);破奸发伏(揭露隐藏的坏人)

    (16) 剖析;分析解释 。如:破二作三(分二为三,指分析事理);破解(分析;解释);破示(剖析昭示);破调(判析调侃);破合(剖析综合);破析(剖析)

    (17) 剖开;冲开;分开。如:破竹(剖开竹子。比喻顺利无阻);破眼(睁开眼睛);破理(剖开纹理。喻剖析事理);破浪(船冲开波浪前进)

    (18) 绽开;开放 。如:破萼(破蕾);破蕾(花蕾绽开;开花);破玉(开出洁白的花);破朵(谓花蕾初放)

    (19) 放开;放大 。如:破口(相骂);破言(破口骂人);破笑(放声大笑)

    (20) 射中

    则固已破其奸谋而折其骄气。——宋· 苏轼《教战守策》

    (21) 如:破帖(射穿箭靶)

    (22) 突破; 超出 。如:破分(破例;破格)

    (23) 拼;豁出 。如:破着(豁出);破死拉活(拼命);破死忘生(不顾生命危险;不顾一切)

    (24) 改变;翻转 。如:破暖(天气转暖);破愁为笑(犹言转忧为喜)

    (25) 化整为零,不再保持整数 。如:破钱(整钱折零钱);破桐之叶(喻已分不可复合的事物)

    (26) 揭穿,使真相露出 。如:一语道破;说破

    (27) 敲;打

    刽子手左右服侍,军校在前,招旗在后,一起破锣,一起破鼓,出了钱塘门。——《岳飞传》

    (28) 过,过去 。如:破腊(残腊;岁末);破五(指农历正月初五);破午(中午);破老(年满六十岁,进入老年)

    (29) 开始;进入 。如:破暝(傍晚);破题儿(开始;开头);破蒙(启蒙,教小孩子开始认字);破天亮(破晓);破白(谓候选或依资格可以升职的官员第一次得到上级的荐举状);破春(入春);破夏(入夏);破秋(入秋);破冬(入冬)

    (30) 助词。了

    怎生出的这恶气?我则题破这庙宇,便是我生之愿。——元· 马致远《荐福碑》

    形容词

    (1) 尽;遍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 杜甫诗

    (2) 碎裂;不完整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 又如:破不剌(破烂不堪);破丢不答(破破烂烂);破句(不完整的句子);破陆续(破破烂烂);破烂流丢(破烂不堪的样子);破设设(破杀杀。破破烂烂);破家破伙(破烂家当);破零二落(破烂零散)

    (4) 散乱;分散 。如:破零三乱(零碎散乱貌)

    (5) 糟;劣 。如:破玩意儿(低劣的技艺;低劣的物件);破马(劣等马)

    (6) 不吉利 。如:破日(凶日。旧历书中不吉利的日子);破话(坏话,不吉利的话)

    英文翻译

    break, ruin, destroy; rout

    方言集汇

    ◎ 粤语:po3
    ◎ 客家话:[陆丰腔] po5 [客英字典] po5 [台湾四县腔] po5 [梅县腔] po5 [海陆丰腔] po5 [客语拼音字汇] po4 [沙头角腔] po5 [东莞腔] po5 [宝安腔] po5
    ◎ 潮州话:pua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九過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普過戈一合去聲合口一等phuahpʰuɑ
    tǐ,tī [ti]
    部首: 221
    笔画: 7
    五笔: WSG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ODM
    四角: 25230

    详细解释

    (2) 另见

    名词

    (1) (体,会意。从人,从本。古代“体、軆”是两个字,“体”是“劣”,又指粗笨。身体本字是“軆”,形声。从骨,豊( )声。今简化为“体”。本义:身体)

    (2) 同本义

    体,总十二属之名也。——《说文》。按,十二属者:顶、面、颐,首属三;肩、脊、臀,身属三;肱、臂、手,手属三;股、胫、足,足属三也。

    体,身也。——《广雅》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告子下》

    居五日,桓侯体痛。——《韩非子·喻老》

    体有不快。——《后汉书·华佗传》

    伤乎体。——《韩非子·五蠹》

    口体之奉。——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又如:体态轻盈(形容女子婀娜多姿);上体;下体;体高五尺;体大身强;肉体(人的身体,区别于“精神”);体骸(躯壳;尸骸);体候(身体状况);体素(敬词。玉体);体段(身段)

    (4) 手脚、四肢

    轻暖不足于体。——《孟子·梁惠王上》

    犹其有四体也。谓二手二足。——《孟子》

    (5) 又如:四体(人的四肢);五体投地

    (6) 形体 ;体态

    可怜体无比。——《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7) 又如:体段(样子;身分);体相(形体相貌);长方体;立方体;几何体;正方体;角柱体;圆柱体;刚体;磁体;黑体;发光体;导体;晶体

    (8) 牲体

    辨体名肉物。——《周礼·内飨》。按,牲体有七脊也,左右肋也,左右肱也,左右股也,所谓全軆也。

    (9) 又如:体解(古代祭祀时将牲体切割成二十一块);体节(带骨的大块牛羊肉)

    (10) 事物的主要部分

    以天演为体。——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11) 又如:体用(事物的本体与作用);体物(体现于万事万物之中);体例(制度的纲领和细则);体要(大体与纲要)

    (12) 实体

    天之与地,皆体也。——王充《论衡》

    (13) 规格;法式

    直求输赤诚,所望大体全。——唐· 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14) 又如:体式(法式,格式);体法(指书法的格局法式);体段(体格、结构);体气(诗文的气质格调;人品性格);体统(规矩,制度;诗文或著作中的体裁和条理)

    (15) 占卜时的兆象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诗·卫风·氓》

    (16) 又如;体象(象征)

    (17) 本性,本质 。

    (18) 如:体识(禀性和器识);体器(禀性和器度);体履(禀性和行为)

    (19) 准则

    平居妄自尊大而临事不知体,此俗人也。——宋· 陈善《扪虱新话》

    (20) 文体 。

    (21) 如:古体诗;近体诗;散体;骈体

    (22) 体制

    自汉至 魏,四百余年,辞人才子,文体三变。—— 沈约《谢灵运传论》

    (23) 又如:政体;国体

    (24) 动词的一套屈折形式、表示动作的性质或关于该动作的开始、持续、完成或重复等方面的情况,但不涉及该动作发生的时间——最初用于斯拉夫语言,后来用于其他语言 。

    (25) 如:完成体;进行体

    (26) 文字的书写形式 。

    (27) 如:草体;楷体;宋体;字体;印刷体

    (28) 立体

    后见为体。——蔡元培《图画》

    体面互见。

    舍体而取面。

    体之感觉。

    动词

    (1) 亲身经验;体察

    汝体吾此心。——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又如:体物(描绘事物);体信(守信;信服);体行(躬亲践行);体认(体察认识);体测(体察忖测)

    (3)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 。

    (4) 如:体国(关心国家);体悉(体谅了解)

    (5) 划分,分解

    体其犬豕牛羊。——《礼记》

    (6) 又如:体解(分解牲畜的肢体;古代酷刑之一;肢体解离);体国经野(区画都城,丈量土地;泛指治理国家)

    (7) 成形

    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诗·大雅·行苇》

    (8) 表现;体现

    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易·系辞上》

    (9) 效法

    帝者体太一。——《淮南子》

    (10) 相承;继承

    正体于上,又乃将所传重也。——《仪礼》

    (11) 生长

    体物而不可遗。——《礼记》

    (12) 包含;容纳

    君子体人,足以长人。——《易·乾》

    (13) 通“履”。体验;实行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诗·卫风·氓》。《释文》云:韩诗作履。履,幸也。

    能戴大圆者,体平大方。——《管子·心术下》

    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荀子·修身》

    笃志而体,君子也。

    (14) 又如:体乾(履行天命)

    (15) 另见

    英文翻译

    body; group, class, body, unit; inferior

    方言集汇

    ◎ 粤语:ban6 tai2
    ◎ 潮州话:ti2 旧读:to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一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蒲本上聲合口一等bʰuənbuonx/buoon
    [zi]
    部首: 344
    笔画: 6
    五笔: PB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JND
    四角: 3040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兼形声。从宀( mián)从子,子亦声。在屋内生孩子。本义:生孩子)

    (2) 同本义

    字,乳也。——《说文》。

    字,生也。——《广雅》

    妇人疏字者子活,数乳者子死。——《论衡·气寿》

    六畜遂字。——《汉书》。颜师古注:“字,生也。”

    苦山有木,服之不字。——《山海经·中山经》

    亭有畜字马,岁课息。——《汉书·食货志下》

    (3) 又如:字乳(生育);字育(生育、蕃育)

    (4) 怀孕,体内怀着胎儿

    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易·屯》

    乘字牝者,傧而不得聚会。——《史记·平准书》

    (5) 又如:字牝(怀孕的母畜);字孕(怀胎;生殖);字马(怀孕的马)

    (6) 抚养;养育;教养

    其僚无子,使字敬叔。——《左传》

    不能字人之孤而杀之。——《左传·成公十一年》

    牛羊腓字之。——《诗·大雅·生民》

    字而幼孩,遂而鸡豚。——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7) 又如:字养(抚养;养育);字民(养育人民);字育(化生);字孤(抚养孤儿)

    (8) 爱

    于父,不能字厥子。——《书·廉诰》

    乐王鲋字而敬。——《左传·昭公元年》。注:“字,爱也。”

    (9) 又如:字孤(抚爱孤儿);字爱(抚爱)

    (10) 教育;教课;传授知识

    天会间,充女直字学生,学问通达,观书史,工为诗。——《金史·温敦兀带传》

    (11) 治理

    防民之理甚周,而不至皎察;字民之方甚裕,而不至使侵蛑。——刘禹锡《答饶州之使君书》

    (12) 取名;取表字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楚辞·离骚》

    武字 子卿。——《汉书·李广苏建传》

    张衡字 平子。——《后汉书·张衡传》

    扣其乡及姓字。——明· 魏禧《大铁椎传》

    (13) 女子许嫁

    甚至于说,待字的大姑娘,也得拿出来抽签。——茅盾《动摇》

    (14) 又如:字人(女子嫁人)

    名词

    (1) 文字(古时单体叫文,合体叫字,后人逐渐不再严格区别)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说文解字·叙》

    说五字之文,至于二三万言。——《汉书·艺文志》

    分文析字。——《汉书·刘歆传》

    象形、指事,文也,会意、谐声、转注,字也。——《通志·六书略》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梦溪笔谈·活板》

    (2) 又如:字指(文字的含意);字号(以文字作符号);字音(文字的读音);字格(书写文字的格式);字债(文字的债务);字学(文字学);中国字,汉字;篆字;字脚(字眼);字养(指用在某处的字眼)

    (3) 表字,人的别名(字和名常有意义上的联系。自称用名,表示谦虚;称人用字,表示尊敬)

    男子二十,冠而字。——《礼记·曲礼上》

    幼名,冠字。——《礼记·檀弓》。疏:“始生三月而加名,故去幼名;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顶加字。”

    闻名即知其字,闻字而知其名,盖名与字相比附故。——《白虎通·姓名》

    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 仲尼,姓 孔氏。——《史记·孔子世家》

    陈胜者, 阳城人也,字 涉。——《史记·陈涉世家》

    (4) 名号

    季子谢之,请问姓字。——《论衡·书虚》

    (5) 用文字写成的凭据、字条或短柬

    杨执中又写了一个字去催 权勿用见这字,收拾搭船来 湖州。——《儒林外史》

    (6) 又如:字据;立字为凭

    (7) 字眼,词 。如:他用字准确;在创业者的字典里找不到“害怕”这个字

    (8) 字迹 。如:字仿(仿照字样学写字);他写一手好字;她的字很难认

    (9) 书法 。文字的书写艺术;特指用毛笔写汉字的艺术

    又有李元中,字画之工,追踪 钟王。—— 宋· 王明清《挥麈三录》

    (10) 书法作品

    原来是问金冬心的字,我拿去卖了。—— 巴金《秋》

    专藏字,不藏画

    (11) 书信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杜甫《登岳阳楼》

    托敝亲家写一封字来。——《儒林外史》

    (12) 字体 。如:颜字;柳字

    (13) 字音 。如:咬字;字正腔圆

    (14) 姓

    英文翻译

    letter, character, word

    方言集汇

    ◎ 粤语:zi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su5 [宝安腔] su3 [客英字典] sii5 cih5 [台湾四县腔] sii5 cih5 [梅县腔] se5 ze3 [东莞腔] su5 [陆丰腔] sii6 [海陆丰腔] sii6 cih6 [客语拼音字汇] si4
    ◎ 潮州话:ri7, re6[潮阳]ru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七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疾置去聲開口三等dzʰĭəzih/dzi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