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词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拼凑编造不实之词。 清 林则徐 《砀山县民陈于学等京控监生邵敏案审明定拟折》:“﹝ 陈于学 ﹞心怀不甘,随各砌词具呈。” 欧阳山 《苦斗》五六:“ 何守仁 是老练的人,一听就知道那 何不周 是危言耸听,砌词诬告,就把手一摆,说:‘知道了。’”
引证解释
⒈ 拼凑编造不实之词。
引清林则徐《砀山县民陈于学等京控监生邵敏案审明定拟折》:“﹝陈于学﹞心怀不甘,随各砌词具呈。”
欧阳山《苦斗》五六:“何守仁是老练的人,一听就知道那何不周是危言耸听,砌词诬告,就把手一摆,说:‘知道了。’”
砌词的国语词典
拼凑或编造不切实际的言语。
如:「他很会砌词脱罪,你得用心打这场官司,才能将他绳之以法。」
砌词的网络释义
砌词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qì
名词
(1) (形声。从石,切声。本义:台阶)
(2) 同本义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词
砌水(滴在台阶上的雨水);砌石(阶石);砌阶(台阶)
(3) 门限,门槛
于是玄墀釦砌,玉阶彤庭。——汉· 班固《西都赋》
动词
(1) 放置砖或石料以及粘结料(如砂浆)造墙或扶壁 。如:砌叠(堆叠;垒造);砌垒(垒起,叠起);砌填(堆砌填塞);砌砖
(2) 堆砌
砌 以青玉。——《战国策·魏策》
砌石为磴。——清· 姚鼐《登泰山记》
砌红砌绿(形容春日花木繁荣的景象)
(3) 连缀 。如:砌里搭撒(形容衣服破烂);砌合(堆砌拼凑)
(4) 拼凑捏造 。如:砌词(拼凑编造不实之词);砌累(拼凑堆砌)
(5) 另见
qiè
名词
指戏剧
诸杂砌:《摸石江》、《梅妃》…。——陶宗仪《辍耕录》
动词
(1) 串演
俺怕不占场儿砌一个《锦西湖上马娇》。——汤显祖《牡丹亭》
(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tche.5 chii5 ci5 [陆丰腔] che5 [客英字典] ci5 [海陆丰腔] ci5 [东莞腔] ci5 [台湾四县腔] ci5 [客语拼音字汇] qi4 [宝安腔] ci5
◎ 潮州话:gih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砌 | 七計 | 清 | 齊開 | 去聲 | 霽 | 開口四等 | 齊 | 蟹 | cheh/cey | tsʰiei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言,司声。本义:言词。按,“辞”、“词”在“言词”这个意义上是同义词。但在较古的时代,一般只说“辞”,不说“词”。汉代以后逐渐以“词”代“辞”)
(2) 同本义
词,意内而言外也。——《说文》
词色甚强。——《世说新语·轻诋》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杜甫《石壕吏》
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宗臣《报刘一丈书》
(3) 又如:名词;动词;形容词;词色(声色);词锋(犀利的文笔,好像刀剑的锋芒);词不达意
(4) 诗文中的词语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
(5) 又如:词科(文词科场;科举考场);词场(文坛、文苑、文辞荟萃的地方;文词科试的场所);词翰(词章);词章(文辞的通称。后用以专称诗赋文章而言)
(6) 状纸;诉讼
次日,一乘轿子抬到县门口,正值知县坐早堂,就喊了冤,知县叫补进词来。——《儒林外史》
(7) 又如:词状(状词;诉状);词因(原因,情由。多指供词,讼状所陈述的内容);词讼(同辞讼。诉讼)
(8) 文体名,诗歌的一种 。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
动词
说,告诉
其词于宾曰。——《礼记·曾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