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垛垛

ǎi duǒ duǒ [ ai duo duo]
注音 ㄞˇ ㄉㄨㄛˇ ㄉㄨㄛˇ

词语释义

1.形容身材不高但很壮实的样子。

词语解释

  1. 形容身材不高但很壮实的样子。

    沙汀 《卢家秀》:“ 卢家秀 同他相反,矮垛垛的,骨格宽大,白晰红润的宽脸上长着一对大而发亮的眼睛。”亦作“ 矮篤篤 ”。

引证解释

⒈ 形容身材不高但很壮实的样子。亦作“矮篤篤”。

沙汀《卢家秀》:“卢家秀同他相反,矮垛垛的,骨格宽大,白晰红润的宽脸上长着一对大而发亮的眼睛。”

矮垛垛的网络释义

矮垛垛

  • ǎi duǒ duǒ ㄞˇ ㄉㄨㄛˇ ㄉㄨㄛˇ
  • 形容身材不高但很壮实的样子。 沙汀 《卢家秀》:“ 卢家秀 同他相反,矮垛垛的,骨格宽大,白皙红润的宽脸上长着一对大而发亮的眼睛。”亦作“ 矮笃笃 ”。
  • 矮垛垛的翻译

    英语: Short buttress
    法语: Batterie basse batterie
    德语: Geht's so?

    汉字详情

    ǎi [ai]
    部首: 518
    笔画: 13
    五笔: TDTV
    五行:
    仓颉: OKHDV
    四角: 8284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矢,委声。本义:身材短)

    (2) 同本义(古汉语多用短,少用矮)

    矮,短人也。——《说文新附》

    道州地产民多矮,每年常配乡户,竟以其男号为矮奴。——《旧唐书·阳城传》。

    (3) 又如:又矮又胖;矮个(身材短小的人)

    (4) 低,不高

    矮墙低屋的,难道都不怕亲戚们听见笑话了吗?——《红楼梦》。

    (5) 又如:矮屋(低小的小屋)

    (6) 等级、地位在下 。如:我比他矮一级

    (7) 情感不高尚的;卑下的

    当着矮人,别说矮话。——《红楼梦》

    动词

    使身体放低 。如:一矮身,躲了过去

    英文翻译

    short, dwarf; low

    方言集汇

    ◎ 粤语:aai2 ai2 ngai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ai3 [客英字典] ai3 e3 [台湾四县腔] ai3 [梅县腔] ai3 [陆丰腔] ai3 [客语拼音字汇] ai3 [海陆丰腔] ai3 [东莞腔] ai3 [宝安腔] ai3
    ◎ 潮州话:o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二蟹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烏蟹佳開上聲開口二等qrex/aaeʔai
    duǒ,duò [duo]
    部首: 334
    笔画: 9
    五笔: FMSY
    五行:
    仓颉: GHND
    四角: 47194

    详细解释

    duǒ

    名词

    (1) 垛子;墙两侧或上头伸出的部分

    垜,堂塾也。从土,朶声。门堂之塾有左右。左右各有南向北向两塾,今俗谓门两边伸出小墙曰垛头。——《说文》

    (2) 又如:垛口;垛迭(建筑物突出的部分,指门两旁伸出的墙);垛楼(军官住的高楼)

    (3) 设置箭靶的小土墙

    罗灰修药灶,筑垛阅弓垜。——唐· 元稹《江边四十韵》

    (4) 又如:箭垛

    (5) 另见 duò

    duò

    名词

    (1) 堆,成堆的东西

    (2) 又如:柴火垛;麦垛

    (3) 明代兵制名 。明初定的垛兵法,把军户三家编为一垛,其中一户为正,二户为贴。按三丁抽一以应军役。正户兵死,则由贴户抽丁补充。永乐初,改正户,贴户轮次更代,周而复始。如:垛募;垛集;垛充(以垛兵法补充士卒)

    动词

    整齐地堆起来 。如:垛积(堆积);把木头垛起来;把打好的稻草垛在老屋后面

    量词

    (1) 表示散装物品的成堆状的堆的数量。如:一垛柴;两垛砖

    (2) 另见 duǒ

    英文翻译

    heap, pile; pile up, heap up

    方言集汇

    ◎ 粤语:do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o3 do1 [梅县腔] do3 [宝安腔] do3 [客英字典] do3 [台湾四县腔] do3 do1 [客语拼音字汇] do3
    ◎ 潮州话:多窝 5(朵) 多窝6(在),do5 do6(tô tõ)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四果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果戈一合上聲合口一等dʰuɑduax/duaa
    duǒ,duò [duo]
    部首: 334
    笔画: 9
    五笔: FMSY
    五行:
    仓颉: GHND
    四角: 47194

    详细解释

    duǒ

    名词

    (1) 垛子;墙两侧或上头伸出的部分

    垜,堂塾也。从土,朶声。门堂之塾有左右。左右各有南向北向两塾,今俗谓门两边伸出小墙曰垛头。——《说文》

    (2) 又如:垛口;垛迭(建筑物突出的部分,指门两旁伸出的墙);垛楼(军官住的高楼)

    (3) 设置箭靶的小土墙

    罗灰修药灶,筑垛阅弓垜。——唐· 元稹《江边四十韵》

    (4) 又如:箭垛

    (5) 另见 duò

    duò

    名词

    (1) 堆,成堆的东西

    (2) 又如:柴火垛;麦垛

    (3) 明代兵制名 。明初定的垛兵法,把军户三家编为一垛,其中一户为正,二户为贴。按三丁抽一以应军役。正户兵死,则由贴户抽丁补充。永乐初,改正户,贴户轮次更代,周而复始。如:垛募;垛集;垛充(以垛兵法补充士卒)

    动词

    整齐地堆起来 。如:垛积(堆积);把木头垛起来;把打好的稻草垛在老屋后面

    量词

    (1) 表示散装物品的成堆状的堆的数量。如:一垛柴;两垛砖

    (2) 另见 duǒ

    英文翻译

    heap, pile; pile up, heap up

    方言集汇

    ◎ 粤语:do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o3 do1 [梅县腔] do3 [宝安腔] do3 [客英字典] do3 [台湾四县腔] do3 do1 [客语拼音字汇] do3
    ◎ 潮州话:多窝 5(朵) 多窝6(在),do5 do6(tô tõ)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四果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果戈一合上聲合口一等dʰuɑduax/du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