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褐

duǎn hè [ duan he]
注音 ㄉㄨㄢˇ ㄏㄜˋ

词语释义

短褐 duǎnhè

(1) 古代平民穿的粗布短衣

邻有短褐而欲窃之。——《墨子·公输》
coarse cloth jacket

词语解释

  1. 粗布短衣。古代贫贱者或僮竖之服。

    《墨子·非乐上》:“昔者 齐康公 ,兴乐万,万人不可衣短褐,不可食糟糠。” 孙诒让 间诂:“短褐,即裋褐之借字。” 晋 陶潜 《五柳先生传》:“短褐穿结,簞瓢屡空,晏如也。” 逯钦立 注:“短褐,粗布短衣。”《荀子·大略》“衣则竖褐不完” 唐 杨倞 注:“竖褐,僮竖之褐,亦短褐也。” 明 杨士奇 《汉江夜泛》诗:“短褐不掩脛,嵗暮多苦寒。” 清 方文 《将去彭城留别魏少尹》诗:“短褐尚不完,敢作狐貉想?”

  2. 指地位卑下的人。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引证解释

⒈ 粗布短衣。古代贫贱者或僮竖之服。

《墨子·非乐上》:“昔者齐康公,兴乐万,万人不可衣短褐,不可食糟糠。”
孙诒让间诂:“短褐,即裋褐之借字。”
晋陶潜《五柳先生传》:“短褐穿结,簞瓢屡空,晏如也。”
逯钦立注:“短褐,粗布短衣。”
《荀子·大略》“衣则竖褐不完” 唐杨倞注:“竖褐,僮竖之褐,亦短褐也。”
明杨士奇《汉江夜泛》诗:“短褐不掩脛,嵗暮多苦寒。”
清方文《将去彭城留别魏少尹》诗:“短褐尚不完,敢作狐貉想?”

⒉ 指地位卑下的人。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短褐的国语词典

贫贱者所穿,以粗布裁制的衣服。

短褐的网络释义

短褐

  • [拼音]duǎn hè
  • [含义]用兽毛或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指平民的衣着。
  • [拼音] shù hè
  • [含义] 汉服的一种,是对古代寻常百姓所穿的一种服装的称呼,又称“竖褐”、“裋褐”。
  • [特征] 用粗布做的上衣下裤的男装,上衣长度一般在臀部和膝盖上下。
  • 短褐造句

    野花迎短褐,河柳拂长鞭。置酒聊相送,青门一醉眠。
    墨家不仅是个学派,也是一个组织严密、纪律严明的教派,他们吃藜藿之羹,穿短褐之衣,脚上则是麻或布作的鞋子,甚或是赤足,过着苦行僧一般的生活。
    瞧人家,只埋头给子弟挣学费,就从来不跟什么“石油”、“金融”之类攀比,即韩非子所说的“糟糠不饱者不务粱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绣”也。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里说其“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短褐”就是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即使这样的衣服还有洞和补丁。
    但凡你有灵,求你睁开眼,看看我这个已经支离破碎,短褐穿结的家庭。
    短褐之衣,藜藿之羹,朝得之,则夕弗得。
    但是当姜舞走进秋水巷的时候,却发现巷子的人竟然比白天还要多,这些人大部分都是短褐穿结的汉子,一个个都凶神恶煞的,衣服下面微微鼓起,一看就知道藏着家伙。
    今有人舍其文轩,邻有弊举,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梁肉,邻有糟糠,而欲窃之,此谓何若人也?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陶渊明 
    复赛中,他拿到“短褐穿结”一词,只知道“短褐”一词的他凭借着对词语释义的理解,推敲出整个成语的写法。
    有的一袭青衫布袍,有的短褐麻衣,有的锦衣玉袍,猜得出,其中有那官府子弟,有读书的士子,也有引车卖浆者流。
    他们夏日食不果腹,冬日短褐不完,阖门数口饔飧不继。
    她五短身材,又胖又圆,一头剪得很短的褐发蓬蓬松松,两只耳朵露了出来。
    褐飞虱短翅型雌虫较长翅型雌虫对环境因子的敏感度更高,且对生产造成的直接损失更大。
    残年垂七十,野处犹短褐。
    然而,实际上所有的兔褐都有背线,多数有斑马纹,肩上的鹰膀经常很微弱,有一些马在短夏毛的时候可见。
    雌鸟深褐,两胁褐而羽冠短。
    采用二氧化碳脱涩时,二氧化碳的浓度越高,脱涩所需时间越短,柿子的褐变程度越轻;

    汉字详情

    duǎn [duan]
    部首: 518
    笔画: 12
    五笔: TDGU
    五行:
    仓颉: OKMRT
    四角: 81818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矢,豆声。从“矢”,表示短不短可以用矢来量。古代弓长箭短,量长的用弓作标准,量短的用箭作标准。本义:不长)

    (2) 同本义 。指两端距离小。与“长”相对。指空间或指时间

    短,有所长短,以矢为正。——《说文》。按,短,不长也。

    以其长见与短见也。——《吕氏春秋·长见》。注:“近也。”

    帝尧长,帝 舜短, 文王长, 周公短, 仲尼长, 子弓短。——《荀子·非相》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战国策·赵策》

    (3) 又如:短趁(打短工);短盘驴子(短途来往的驴子);短盘(分段作短程行走);短票(借贷的凭证,借约);短绠(短绳。比喻才学浅薄);短梦(短暂的梦)

    (4) 寿命短促

    凶短折。——《书·洪范》。郑注:“未冠曰短。”

    (5) 又如:短局促(短卒律,短古取。短促);短岁(短命,早死)

    (6) 浅薄,简陋

    问之人以穷其短。——清· 刘开《问说》

    (7) 又如:短才(智慧低下或才智笨拙的人);短笔(自谦文笔拙劣。同拙笔);短供(指粗简的菜肴)

    动词

    (1) 引申为不足,缺乏

    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不短钱花;短头(缺德;有罪;至少);短乏(犹贫乏);短欠(少;欠缺);短吃少穿(谓衣食困乏)

    (3) 指摘缺点,揭发过失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 上官大夫短 屈原于 顷襄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4) 又如:短恶(揭短,说坏话);短毁(谗言中伤);短状(检查书,供状)

    (5) 缩短 。如:短丧(缩短服丧期限);短价(减低或压低价格)

    (6) 指短路。拦路抢夺

    看他穿的袄子布衫靴子帽,则怕有短路的。——明· 徐伯株《贫富兴衰记》

    名词

    (1) 缺点;过失

    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2) 又如:短儿(过失;隐私;缺点);短道儿(坏主意);短话(关于别人缺点,错失的话);揭短;取长补短

    (3) 姓

    英文翻译

    short; brief; deficient, lacking

    方言集汇

    ◎ 粤语:dyun2
    ◎ 客家话:[陆丰腔] don3 [客英字典] don3 [沙头角腔] don3 [宝安腔] don3 [台湾四县腔] don3 [梅县腔] don3 [海陆丰腔] don3 [东莞腔] don3 [客语拼音字汇] don3
    ◎ 潮州话:do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四緩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都管上聲合口一等tuɑntuanx/tuaan
    部首: 525
    笔画: 15
    五笔: HDH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