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瞿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惊视不安貌。
《易·震》:“震索索,视瞿瞿。”《礼记·玉藻》:“视容瞿瞿梅梅。” 孔颖达 疏:“瞿瞿,惊遽之貌。” 清 黄景仁 《大雨宿青山寺即谢公宅》诗:“宵梦犹瞿瞿,苍崖恐崩掣。”《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国会请愿同志会意见书》:“且非徒论列两物之异同而已,并剖辩两物与国家相关之利害,或可使当道瞿瞿然惊悟。”
眼目转动求索貌。
《礼记·檀弓上》:“始死,充充如有穷;既殯,瞿瞿如有求而弗得。” 孔颖达 疏:“眼目速瞻之貌。”
勤谨貌。
《诗·唐风·蟋蟀》:“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毛 传:“瞿瞿然顾礼义也。”《新唐书·吴凑传》:“ 凑 为人彊力劬俭,瞿瞿未尝扰民,上下爱向。” 清 黄宗羲 《黄季真先生墓志铭》:“燁燁影堂,三忠六儒。孙曾在位,芒射瞿瞿。”
引证解释
⒈ 惊视不安貌。
引《易·震》:“震索索,视瞿瞿。”
《礼记·玉藻》:“视容瞿瞿梅梅。”
孔颖达疏:“瞿瞿,惊遽之貌。”
清黄景仁《大雨宿青山寺即谢公宅》诗:“宵梦犹瞿瞿,苍崖恐崩掣。”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国会请愿同志会意见书》:“且非徒论列两物之异同而已,并剖辩两物与国家相关之利害,或可使当道瞿瞿然惊悟。”
⒉ 眼目转动求索貌。
引《礼记·檀弓上》:“始死,充充如有穷;既殯,瞿瞿如有求而弗得。”
孔颖达疏:“眼目速瞻之貌。”
⒊ 勤谨貌。
引《诗·唐风·蟋蟀》:“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毛传:“瞿瞿然顾礼义也。”
《新唐书·吴凑传》:“凑为人彊力劬俭,瞿瞿未尝扰民,上下爱向。”
清黄宗羲《黄季真先生墓志铭》:“燁燁影堂,三忠六儒。孙曾在位,芒射瞿瞿。”
瞿瞿的网络释义
瞿瞿
瞿瞿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会意兼形声。《说文》:“从隹。”隹(
),短尾鸟的总称)。本义:惊视的样子 同本义瞿,隼之视也。——《说文》
见似目瞿,闻名心瞿。——《礼记·杂记》
瞿大视貌。——《字林》
公瞿然失席曰。——《礼记·檀弓》
子綦瞿然。——《庄子·徐无鬼》
名词
(1) 同“戳”。戟一类的兵器
一人冕执瞿,立于西垂。——《书·顾命》
(2) 通“衢”。四通八达的大道 。如:瞿地(四通八达的地方)
(3) 瞿昙氏的省称。亦指佛教或与佛教有关的事物 。如:瞿聃(佛教和道教的代称);瞿老(老和尚);瞿昙(释迦牟尼的姓)
(4)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i5 ki1 [客语拼音字汇] ki1 [海陆丰腔] gi5 ki1 [客英字典] ki3 ki2 [宝安腔] ki3 ki1 [东莞腔] ki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衢 | 其俱 | 羣 | 虞 | 平聲 | 虞 | 合口三等 | 遇 | 虞 | gʰĭu | gyo/giu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会意兼形声。《说文》:“从隹。”隹(
),短尾鸟的总称)。本义:惊视的样子 同本义瞿,隼之视也。——《说文》
见似目瞿,闻名心瞿。——《礼记·杂记》
瞿大视貌。——《字林》
公瞿然失席曰。——《礼记·檀弓》
子綦瞿然。——《庄子·徐无鬼》
名词
(1) 同“戳”。戟一类的兵器
一人冕执瞿,立于西垂。——《书·顾命》
(2) 通“衢”。四通八达的大道 。如:瞿地(四通八达的地方)
(3) 瞿昙氏的省称。亦指佛教或与佛教有关的事物 。如:瞿聃(佛教和道教的代称);瞿老(老和尚);瞿昙(释迦牟尼的姓)
(4)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i5 ki1 [客语拼音字汇] ki1 [海陆丰腔] gi5 ki1 [客英字典] ki3 ki2 [宝安腔] ki3 ki1 [东莞腔] ki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衢 | 其俱 | 羣 | 虞 | 平聲 | 虞 | 合口三等 | 遇 | 虞 | gʰĭu | gyo/gi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