瞵睨

lín nì [ lin ni]
注音 ㄌ一ㄣˊ ㄋ一ˋ

词语释义

瞪眼斜视。

词语解释

  1. 瞪眼斜视。

    清 龚自珍 《戒将归文》:“散餘愎而之形骸兮,乃瞵睨而侧颈。”

引证解释

⒈ 瞪眼斜视。

清龚自珍《戒将归文》:“散餘愎而之形骸兮,乃瞵睨而侧颈。”

瞵睨的网络释义

瞵睨

  • 瞵睨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lín nì,是指瞪眼斜视。
  • 汉字详情

    lín [lin]
    部首: 512
    笔画: 17
    五笔: HOQH
    五行:
    仓颉: BUFDQ
    四角: 69059

    详细解释

    动词

    (1) 瞪眼注视

    瞵,目精也。从耳,粦声。——《说文》

    瞵悍目以旁睐。——潘岳《射雉赋》

    鹰瞵鸮视。——左思《吴都赋》

    (2) 又如:瞵伺(瞪眼窥伺);瞵眈(瞪眼注视);瞪视(瞪眼注视);瞵睨(瞪眼斜视)

    英文翻译

    to stare at

    方言集汇

    ◎ 粤语:leon4
    ◎ 客家话:[梅县腔] li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力珍眞A平聲開口三等眞Alĭĕnlin
    [ni]
    部首: 512
    笔画: 13
    五笔: HVQN
    五行:
    仓颉: BUHXU
    四角: 670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目,兒( )声。本义:斜视)

    (2) 同本义

    睨,视也。——《说文》

    余与褐之父睨之。——《左传·哀公十三年》

    睨而视之。——《礼记·中庸》

    虽羿逢蒙不能眄睨也。——《庄子·山水》

    相如持其璧睨柱。——《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宋· 欧阳修《归田录》

    (3) 又如:睨注(斜着眼睛注视);睨笑(斜视而笑);睨视(斜视,旁视;傲视)

    (4) 视

    旨酒一盛兮,余与褐之父睨之。——《左传·哀公十三年》

    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楚辞·离骚》。玉逸注:“睨,视也。”

    (5) 顾视,回视

    (6) 寻视

    虑也者,以其知有求也,而不必得之,若睨。——《墨子》

    (7) 窥伺 。如:睨望(窥望)

    (8) 偏斜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庄子》

    英文翻译

    look askance at, glare at; squint

    方言集汇

    ◎ 粤语:ngai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i6 [客英字典] ngi5 [台湾四县腔] ngi5 [梅县腔] ngi5 [客语拼音字汇] ngi2 ngie4 [宝安腔] ng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二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五計齊開去聲開口四等ngeh/ngeyŋi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