瞑想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默默思索;苦思。
茅盾 《子夜》八:“ 冯云卿 咽下一口气,呆呆地看着炕榻后墙壁上挂的那幅寸楷的 朱伯庐 先生《治家格言》。他惘然沉入了瞑想。” 丰子恺 《缘缘堂随笔·缘》:“我心中不暇听他们的谈话,只是对着了目前的光景而瞑想世间的‘缘’的奇妙:目前的良会的缘,是我所完成的。”
引证解释
⒈ 默默思索;苦思。
引茅盾《子夜》八:“冯云卿咽下一口气,呆呆地看着炕榻后墙壁上挂的那幅寸楷的朱伯庐先生《治家格言》。他惘然沉入了瞑想。”
丰子恺《缘缘堂随笔·缘》:“我心中不暇听他们的谈话,只是对着了目前的光景而瞑想世间的‘缘’的奇妙:目前的良会的缘,是我所完成的。”
瞑想的国语词典
闭著眼睛想。
如:「坐在车上,我默默瞑想著: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瞑想的网络释义
瞑想
瞑想的翻译
瞑想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闭上眼睛
瞑,翕目也。——《说文》
然后得瞑些。——《楚辞·招魂》
据槁梧而瞑。——《庄子·德充符》
迅雷不及掩耳,迅電不及瞑目。——《六韬·龙韬·军势》
内怀殷忧,则达旦不瞑。——嵇康《养生论》
目似瞑。——《聊斋志异·狼三则》
(2) 又如:瞑目蹲身(闭上眼睛,身体后蹲;起跳前的动作);瞑睫(合目);瞑坐(闭目静坐);瞑拜(闭目合掌行跪拜礼以示虔诚)
(3) 通“眠”。睡觉,打瞌睡
神农隐几阖户昼瞑。——《庄子·知北游》
内怀殷忧,则达旦不瞑。——嵇康《养生论》
形容词
(1) 昏暗
瞑目。——《素问·气厥论》
(2) 又如:瞑瞑(昏暗迷乱的样子);瞑眴(昏乱貌);瞑卧(昏睡)
(3) 眼睛昏花的
臣耳目聋瞑,不能自励。——房玄龄《晋书》
(4) 又如:瞑然(模模糊糊地);瞑士(盲人);瞑臣(春秋晋盲乐师师旷的自称)
名词
通“暝”。暮:黄昏 。如:瞑色(暮色);瞑光(夜色);瞑氛(夜色);瞑子里(暗地里;暗中)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men2 [海陆丰腔] men2 [宝安腔] men2 [台湾四县腔] men2 [梅县腔] men2 [陆丰腔] men3 [客语拼音字汇] men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眠 | 莫賢 | 明 | 先開 | 平聲 | 先 | 開口四等 | 山 | 先 | mien | men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心形相声。本义:想念;怀念;羡慕)
(2) 同本义
想,冀思也。——《说文》
览物想故国。——杜甫《客居》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苏轼《念奴娇》
(3) 又如:想似(深切的怀念);想思(想念)
(4) 思考,思索
入景响之无应兮,闻省想而不可得。——《楚辞·九章·悲回风》
后来还亏得文琴替我竭力想法,找了原经手人,向 周中堂讨主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5) 又如:冥思苦想;想来想去(反复的多方思考);想度(考虑,衡量)
(6) 希望,想要
那时他老人家正在用功,想中那名进士。——《儿女英雄传》
(7) 又如:想闻(想望,仰慕)
(8) 料想;猜想
余读孔氏书,想见其本人。——《史记·孔子世家论》
(9) 又如:想料(料想)
(10) 想象
想早励良规。——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思念存想,自见异物也。——王充《论衡》
(11) 好像,如同
云想衣裳花容,春风指槛露华浓。——李白《清平调词三首》
(12) 怀念、回想
想当年。——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以慰长想。——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ong3 [陆丰腔] siong3 siong6 [客语拼音字汇] xiong3 [沙头角腔] siong3 [梅县腔] siong3 [台湾四县腔] siong3 [宝安腔] siong3 [海陆丰腔] siong3 [东莞腔] siong3
◎ 潮州话:siên6/sion6 siang2(siĕ siá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想 | 息兩 | 心 | 陽開 | 上聲 | 養 | 開口三等 | 宕 | 陽 | sĭaŋ | siangx/sia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