盹睡

dǔn shuì [ dun shui]
注音 ㄉㄨㄣˇ ㄕㄨㄟˋ

词语释义

打盹;小睡。

词语解释

  1. 打盹;小睡。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一折:“想当日 楚 屈原 假惺惺醉倒步兵厨, 晋 谢安 黑嘍嘍盹睡在葫芦架。”《西游记》第五二回:“走过几层廊宇,忽见那牛栏边一箇童儿盹睡,青牛不在栏中。”《红楼梦》第一回:“一日炎夏永昼, 士隐 於书房閒坐,手倦抛书,伏几盹睡。”

引证解释

⒈ 打盹;小睡。

元乔吉《金钱记》第一折:“想当日楚屈原假惺惺醉倒步兵厨, 晋谢安黑嘍嘍盹睡在葫芦架。”
《西游记》第五二回:“走过几层廊宇,忽见那牛栏边一箇童儿盹睡,青牛不在栏中。”
《红楼梦》第一回:“一日炎夏永昼, 士隐於书房閒坐,手倦抛书,伏几盹睡。”

盹睡的国语词典

小睡。

盹睡的网络释义

盹睡

  • 盹睡,是汉语词语,拼音是dǔn shuì,释义为打盹,小睡。
  • 汉字详情

    dǔn [dun]
    部首: 512
    笔画: 9
    五笔: HGBN
    五行:
    仓颉: BUPU
    四角: 65017

    详细解释

    动词

    (形声。从目,屯声。本义:闭目小睡) 同本义 。短时间睡眠。如:打盹;盹寐(瞌睡);盹困(倦极思睡)

    英文翻译

    to doze; to nap; to nod

    方言集汇

    ◎ 粤语:deon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un1 zhun1 [客语拼音字汇] tun3 [陆丰腔] dun3 [客英字典] zhun1 [台湾四县腔] dun1 zun1 [宝安腔] zun1 du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二稕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之閏去聲合口三等tɕĭuĕncjynh/tjvinn
    shuì [shui]
    部首: 512
    笔画: 13
    五笔: HTGF
    五行:
    仓颉: BUHJM
    四角: 62015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目,垂声。指眼睑下垂,打瞌睡。本义:坐着打瞌睡)

    (2) 同本义

    睡,坐寐也。——《说文》

    读书欲睡,引锥自剌其股。——《战国策·秦策》

    孝公既见 卫鞅,语事良久, 孝公时时睡,弗听。——《史记·商君列传》

    (3) 又如:睡晌觉(睡午觉);睡寐(瞌睡;打盹)

    (4) 睡着

    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因取刃杀之。—— 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 明· 魏禧《大铁椎传》

    夫妻心稍愿,但几神思气痴木,奄奄思睡。——《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睡头(睡眠的兴致);睡呓(梦话);睡魔(因做恶梦而惊叫、呻吟);睡长觉(死去);睡鞋(小脚女人睡眠穿的软底鞋)

    (6) 躺,躺下,躺卧 。如:睡鸭炉(古代的一种香炉。造型如鸭入睡,腹内焚香,烟从口出)

    英文翻译

    sleep, doze

    方言集汇

    ◎ 粤语:seoi6
    ◎ 客家话:[宝安腔] soi3 [陆丰腔] soi6 [客英字典] soi5 [海陆丰腔] soi6 [东莞腔] soi5 [沙头角腔] soi5 [梅县腔] choe.5 [台湾四县腔] soi5 [客语拼音字汇] soi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五寘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是僞支A合去聲合口三等支Aʑĭwezjyeh/zjveh

    盹睡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