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榷

jiān què [ jian que]
繁体 監榷
注音 ㄐ一ㄢ ㄑㄩㄝˋ

词语释义

指国家监督专卖。

词语解释

  1. 指国家监督专卖。

    严复 《<原富>按语》:“国之官事, 晋 用 楚 材,古今有之,而未闻监榷之政付之他国之吏者也。”

引证解释

⒈ 指国家监督专卖。

严复《<原富>按语》:“国之官事, 晋用楚材,古今有之,而未闻监榷之政付之他国之吏者也。”

监榷的网络释义

监榷

  • 词语解释
  • jiān què ㄐㄧㄢ ㄑㄩㄝˋ
  • 监榷
  • 指国家监督专卖。 严复 《<原富>按语》:“国之官事, 晋 用 楚 材,古今有之,而未闻监榷之政付之他国之吏者也。”
  • 汉字详情

    jiān,jiàn [jian]
    部首: 510
    笔画: 10
    五笔: JTYL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LIBT
    四角: 28102

    详细解释

    jiān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一个人睁大眼睛在往下看(臣,竖目),右边是个器皿。金文又在器皿上加一小横,表示器中有水。古人以水为镜,“监”就是一个人弯着腰,睁大眼睛,从器皿的水中照看自己的面影。本义:监督,察看督促)

    (2) 同本义

    監,临下也。——《说文》

    立其监。——《周礼·太宰》。注:“谓公侯伯子男各监一国。”

    何用不监。——《诗·小雅·节南山》

    监,察也。——《方言十二》

    使监谤者。——《国语·周语》。注:“察也。”

    以监其上下之所好。”

    乃以吴叔为假王,监诸将以西击 荥阳。——《史记·陈涉世家》

    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国语·周语上》

    夷门监者。——《史记·魏公子列传》

    刚毅监斩。——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3) 又如:监临(自上而下地监督视察);监修(监督编修);监觑(查看);监解(明察,分辨)

    (4) 掌管;主管 。如:监院(监管寺院的僧人);监主(监临主守的官员;主管监狱的官员);监事(指企业或事业组织中担任监察工作的领导成员);监帅(监督军务的主将)

    (5) 古代指太子或元老重臣代掌朝政 。如:监国 (君主因故不能亲政,由近臣代行职务)

    (6) 监禁;关押 。如:监候(监禁起来候审;或判死罪后缓刑,关起来等候秋审复核);监追(监禁起来严令限期完成);监系(亦作“监计”。关押,囚禁)

    (7) 统领,率领

    迪将其后,监我士师工。——《书·洛诰》

    (8) 又如:监御(统领);监统(监督统理)

    名词

    (1) 牢狱

    监五室。——清· 方苞《狱中杂记》

    监外板屋。

    (2) 又如:监铺(临时拘留所);监仓(监狱);监规(监狱的规章制度);监比(坐监追征)

    (3) 监督、指导或劝告的人

    命四监大合百县之秩刍。——《礼记·月令》。注:“山林川泽之官。”

    (4) 又如:学监(清末在中等以上学堂设立的学官)

    (5) 指诸候

    乃施典于邦国,而建其牧,立其监。——《周礼·太宰》

    (6) 另见 jiàn

    jiàn

    动词

    (1) 通“鉴”

    (2) 借鉴

    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书·召诰》

    监观四方,求民之莫。——《诗·大雅·皇矣》

    成汤监于夏桀,故主其心而慎治之。——《荀子·解蔽》

    (3) 照

    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书·酒诰》

    明神降之,监其德也。——《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昔有仍氏,生女发黑而甚美,光可监人。——《列女传·晋羊叔姬》

    (4) 另见 jiān

    英文翻译

    supervise, control, direct

    方言集汇

    ◎ 粤语:gaam1 gaam3
    ◎ 潮州话:哥庵1 哥庵3 ,gam1(kam) gam3(kàm) [澄海]gang1(kang) gang3(kàng)

    宋本广韵

    què [que]
    部首: 420
    笔画: 14
    五笔: SPWY
    五行: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DOBG
    四角: 44915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寉( )声。本义:独木桥)

    (2) 同本义

    榷,水榷横木,所以渡者也。——《说文》。按:两头聚石,以木横架之,故亦名石杠。”

    榷,独梁也。——《广雅·释室》

    独木之桥曰榷。——《初学记》

    (3) 税

    其擅加杂榷,率一切宜停。——《文献通考》

    动词

    (1) 专营,专卖

    初榷酒酤。——《汉书·武帝纪》

    自以为国家兴榷筦之利。——《汉书·车千秋传》。注:“榷,谓专其利使入官也。”

    (2) 又如:榷茶(由官方专卖茶叶,以独占其利);榷货(由官方专卖货物而享专利);榷酤(由官方专利卖酒);榷盐(由官方专卖食盐)

    (3) 征收;征税 。如:榷收(征收);榷政(征税的事务);榷酒征茶(征收酒茶税。亦泛指苛捐杂税);榷算(征收算赋);榷税(征税);榷课(国家专利税)

    (4) 商讨,研究 。如:榷略(研讨);榷扬(研讨);榷论(商讨辩论)

    形容词

    通“確”。真实

    乐天知命,榷乎其不可拔也。——《玄儒先生娄寿碑》

    英文翻译

    footbridge; toll, levy; monopoly

    方言集汇

    ◎ 粤语:kok3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kog5 [宝安腔] kok7 [客英字典] kok7 [海陆丰腔] kok7 [台湾四县腔] ko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四覺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岳入聲開口二等kɔkkruk/ke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