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皮肤坼裂
皴,皮细起也。——《字略》
(2) 如:皴劈(粗皱龟裂);孩子的手皴了
(3) 打皱;皱缩
客皴眉而俯,不复抽言。——宋· 盛均《真龙对》
名词
(1) 〈方〉∶皮肤上积存的泥垢 。如:几天没洗澡,满身是皴了
(2) 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淡干墨涂染以表现山石纹理,峰峦折痕及树身表皮的脉络、形态 。
英文翻译
chapped, cracked
方言集汇
◎ 粤语:seon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un1 [客英字典] zun1 [台湾四县腔] zun1 [宝安腔] zun1 [客语拼音字汇] cun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un1 [客英字典] zun1 [台湾四县腔] zun1 [宝安腔] zun1 [客语拼音字汇] cu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八諄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逡 | 七倫 | 清 | 諄 | 平聲 | 眞 | 合口三等 | 諄 | 臻 | chyn/cvin | tsʰĭuĕn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疒(
),仓声。本义:皮肤上肿烂溃疡的病)(2) 痈、瘫、疽、疖等的总称
疮,疮痍也。——《玉篇》
所恶成疮痏。——张衡《西京赋》。 薛注:“疮痏,谓瘢痕也。”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聂夷中《咏田家》
(3) 又如:疮毒(诸疮毒肿);疮疹(指疹子);疮疾(泛指疥癣痈疽等皮肤及外科疾患)
(4) 伤口;外伤。也作“创” 。如:疮害(伤害);疮家(治疗疮疾的医生);疮瘢(创伤、瘢痕,指民生疾苦)
(5) 喻指伤痛;痛苦 。如:疮疥之疾(比喻轻微的祸患;比喻痛苦的经历);疮痛(疮口或伤口痛;疮伤病痛)
英文翻译
tumor, boil, sore, wound
方言集汇
◎ 粤语:con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