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袋

pí dài [ pi dai]
注音 ㄆ一ˊ ㄉㄞˋ

词语释义

皮袋 pídài

(1) 皮制的口袋。常比作人畜的躯体,也称“皮囊”

sac made by leather

词语解释

  1. 皮制的袋。借喻人畜的躯体。犹言臭皮囊。

    元 宫天挺 《七里滩》第一折:“我比他穿衣服知箇暖凉,酒添的神气能荣旺,饭装的皮袋偏肥胖。” 明 李贽 《与耿楚倥书》:“世间万事皆假,人身皮袋亦假也。”

引证解释

⒈ 皮制的袋。借喻人畜的躯体。犹言臭皮囊。

元宫天挺《七里滩》第一折:“我比他穿衣服知箇暖凉,酒添的神气能荣旺,饭装的皮袋偏肥胖。”
明李贽《与耿楚倥书》:“世间万事皆假,人身皮袋亦假也。”

皮袋的国语词典

用皮革制成的袋子。多用以盛装财物。

皮袋的网络释义

皮袋

  • 皮袋,是汉语词汇,解释为皮制的口袋。
  • 皮袋的翻译

    英语: leather bag, leather pouch (for liquid)​
    德语: Ledertasche (S)​

    皮袋造句

    那些钱从黑皮袋口一倒出来,多么金光闪闪啊!
    待检的集装箱最深处,海关关员找到一批蛇皮袋,打开一看,里面装着各式各样的外烟,全是假的。
    你领五百精兵,带上一皮袋自家养的磕睡虫,并多带兵器,也从后门悄出,到后山寻找监营,救出兄弟们,拿好兵器,也来洞前拚杀。
    穆硕见秦小姐答应了,急忙从腰间掏出一个小皮袋子,里面盛满了香纯的马奶酒,打开酒袋子的扎口小绳,空气中顿时洋溢起浓醇酒香。
    无物能牢,何况蠢兹皮袋;有形皆坏,不闻烂却虚空。
    熟悉他的人都说,这个人行踪不定,喜欢“鬼搞子搞”,他平日出门只提一个蛇皮袋,里面装着起子、撬棍等工具,不带手机甚少与人联系。
    你从那里往前行,到了他泊的橡树那里,必遇见三个往伯特利去拜神的人,一个带着三只山羊羔,一个带着三个饼,一个带着一皮袋酒。
    若是这样,皮袋就裂开,酒漏出来,连皮袋也坏了。
    琼恩给他最重要的囚犯分配了一间最大的囚房,一个便桶,足以避免让他冻僵的毛皮,甚至还有一皮袋酒。
    候车大厅,她当即拦住这名老汉并提醒“随身行李要经过安检”,老汉略微犹豫了一下将蛇皮袋放在了安检器上,潘春芳竟惊讶地发现屏幕上出现了两只人脚形。
    随后,他命令一名经验丰富的队员穿上防蜂服、带上手套、系紧裤腿和袖子,准备好蛇皮袋,将蜜蜂窝迅速套入袋中。
    分钟后我认出了凌晨时放置蛇皮袋的那棵树,看到它耷拉着一支折断的树枝在风里摇荡的样子就想到凌晨时看上去就像一只鬼爪。
    杂货包装袋废料由褐色牛皮纸袋新边角料,牛皮袋纸,印刷出差错的纸袋组成,打包供货。
    学者描述,把酒挂在烟中薰会使皮袋里的酒更快变成陈酒,味道更佳。
    唐寅满嘴苦涩但也只能无可奈何地接受了青春萌动的后果,背着蛇皮袋子灰溜溜地去了广州。
    在现代苏格兰婚礼中,较常见的风俗是,婚礼中新娘和新郎要身穿各自氏族部落的格子呢,新郎要佩带毛皮袋和双刃短剑。
    一个人独自背着蛇皮袋,走街串户地去敲门,收购国库券。
    这个牛皮袋子,是荆十方拿了粮仓角落堆着的糠麸做的,那张牛皮是他前年在鞣皮工坊做工时候,找机会藏下的几块碎皮子缝起来的。
    陈先生说,他赤手上阵将蛇拿住,放进带来的蛇皮袋子了。
    这是一个宁静的、安宁的、富贵的星期天。尽管如此,清显依然觉得,自己仿,佛是在一个灌满水的皮袋般的世界底层的小岩洞里,听着“时间”的水滴一滴一滴落下去的声音。三岛由纪夫。

    汉字详情

    [pi]
    部首: 515
    笔画: 5
    五笔: HC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DHE
    四角: 402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个口,表示兽的头;一竖表示身体;右边半圆表示已被揭起的皮;右下表手。“皮”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用手剥兽皮)

    (2) 同本义

    皮,剥取兽革者谓之皮。——《说文》

    皮,剥也。——《广雅》

    皮面抉眼。——《战国策·韩策》

    皮瓠以为蓄。——《释名》

    (3) 又如:皮面

    (4) 酥脆的东西变韧 。如:花生放皮了;饼皮了

    名词

    (1) 兽皮 。带毛叫皮,去毛叫革。引申指人的皮肤或动植物表面的一层组织

    孤执皮帛。——《周礼·大宗伯》。注:“虎豹皮。”

    俪皮。——《仪礼·士昏礼》。注:“鹿皮。”

    事之以皮币。——《孟子》

    禽兽之皮足衣也。——《韩非子·五蠹》

    (2) 又如:皮条(用皮子做成的绳、带);皮鼓(军用小鼓);皮松肉紧(喻指淡漠;宽泛);皮甲(用兽皮制的软甲);皮船(古时用牛皮蒙罩船身以御矢石的战船);皮胶(用动物皮熬成的粘性物质);皮舰(古代用牛皮蒙罩船身以防御矢石的战舰)

    (3) 皮毛;皮革

    岛夷皮服。——《书·禹贡》

    (4) 又如:皮排(古代以皮革制作的鼓风器具);皮笠(古代革制的笠形帽);皮袋(皮制的袋);皮裘(毛皮的衣服);皮褂(用毛皮做的上衣);皮裳(用毛皮做的衣裳);皮褥(毛皮做的垫褥);皮箧(皮箱);皮侯(古代以兽皮为饰的箭靶)

    (5) 包或围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6) 又如:书皮;饺子皮;馄饨皮。也叫“皮子”

    (7) 指某些薄片状的东西 。如:铜皮;铅皮;豆腐皮

    形容词

    (1) 引申为表面的,肤浅的 。如:皮肤之见(肤浅的见解);皮相(外貌);皮面(表面);皮里春秋(表面不做文章,心里有所褒贬);皮壳(包裹在外面的坚硬外皮)

    (2) 顽皮;调皮 。如:这孩子真皮!;皮着脸(厚着脸皮);皮缠(纠缠);皮赖歪派(蛮不讲理);皮科儿(逗乐打趣的言语)

    (3) 由于受申斥或责罚次数过多而感觉“无所谓”的 。如:他老挨批,都皮了

    (4) 用轧棉机把棉子和杂质分离了的 。如:皮棉

    英文翻译

    skin, hide, fur, feather; outer

    方言集汇

    ◎ 粤语:pei4
    ◎ 客家话:[东莞腔] pi2 cak7 [海陆丰腔] pi2 [客英字典] pi2 [沙头角腔] pi2 [梅县腔] pi2 pi5 [陆丰腔] pi3 [宝安腔] pi2 [台湾四县腔] pi2 [客语拼音字汇] p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符羈支B開平聲開口三等支Bbie/byebʰĭe
    dài [dai]
    部首: 623
    笔画: 11
    五笔: WAYE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OPYHV
    四角: 237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衣,代声。本义:有口的盛器,囊属。也指衣袋) 同本义

    羊骨杂他骨,作五袋盛之。——《南史·羊鸦仁传》

    (2) 又如:网袋;塑料袋;旅行袋;工具袋;子弹袋;烟叶袋;水泥袋

    量词

    计量用口袋装的东西 。如:一袋米;一袋谷

    英文翻译

    pocket, bag, sack, pouch

    方言集汇

    ◎ 粤语:doi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oi6 [东莞腔] toi3 [沙头角腔] toi5 [宝安腔] toi3 [台湾四县腔] toi5 [梅县腔] toi5 [客英字典] toi5 [客语拼音字汇] toi4
    ◎ 潮州话:do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九代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耐去聲開口一等dʰɒidaih/d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