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箱

pí xiāng [ pi xiang]
注音 ㄆ一ˊ ㄒ一ㄤ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用皮革制成的箱箧。

词语解释

  1. 用皮革制成的箱箧。

    宋 欧阳修 《谢胥学士启》:“所期用覆酱瓿,譬十年之练都,投置皮箱,资一笑於相乐。”《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 颜俊 早起,便到书房中,唤家童取出一皮箱衣服。”

引证解释

⒈ 用皮革制成的箱箧。

宋欧阳修《谢胥学士启》:“所期用覆酱瓿,譬十年之练都,投置皮箱,资一笑於相乐。”
《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颜俊早起,便到书房中,唤家童取出一皮箱衣服。”

皮箱的国语词典

皮革制的箱子,常用来装衣物。

如:「他拎著一个大皮箱,不知道要去那里?」

皮箱的网络释义

皮箱

  • 由日本漫画家组合PEACH-PIT所著漫画《蔷薇少女》及其作品中的专用术语。
  • 皮箱的翻译

    英语: leather suitcase
    德语: Gepäck (S)​, Lederkoffer, Koffer (S)​
    法语: mallette en cuir

    皮箱造句

    他把写着姓名和地址的签条附在皮箱上。
    玛丽,绮瑞娜和艾芙把衣服塞进一只皮箱里,登上“奥林匹克号”轮,住进最豪华的客舱。
    众目睽睽之下,他将一个标有"腐败证据"的纸皮箱送到了总检察长办公室。
    樱子吃力地提着皮箱,排在进码头候船的队伍后。
    我们打开了我们的手提皮箱,里面装着我们的工具和一部小型无线电接收机。
    玻璃钢花坛,玻璃钢果皮箱,玻璃钢草地牌,玻璃钢休闲椅,玻璃钢工艺造型等。
    万熙忙一欠身,退后两步,将皮箱盖上的文件收回箱内且没忘了把那末一页十行纸塞回原处,同时套回笔帽,收笔入袋。
    二战时期的某一天,一位身穿风衣、头戴礼帽、手提皮箱的男人在他院子的栅栏外徘徊。
    改造提升后的邯郸县西召里村,既有承载乡愁乡韵的农村元素,也有恍若置身都市社区的柏油路、自来水、太阳能路灯、果皮箱等现代设施。
    天公不作美,飘起细雨,她打开小皮箱取出一条毛巾被给妈妈从头到身子盖好,把妈妈手包进毛巾被内再放在皮箱上,准备推着走。
    生时繁华,死时落寞,青春再美,也装不满一只皮箱。
    她让琴师留给大麦一只皮箱,里面装满现大洋。
    大连市今年新增的部分新式果皮箱和垃圾桶丢失、损坏现象严重。
    其实背上的报话机是假的,背带是两条挎包带,报话机是一个纸皮箱,天线是一条葵树茎干,把葵叶剪掉插到箱里,往背上一背,就是一台报话机了。
    正在他们说话的时候,祖龙泰耶夫手提皮箱,匆匆从办公楼里走了出来。
    淇河边新换果皮箱,没过多久就被砸。
    除了早前公布的一波内地独立音乐人,昨日,主办方公布了第二波独立音乐人的名单,许哲佩、吴汶芳、黄玠玮、皇后皮箱、南瓜妮歌迷俱乐部、。
    伪造的名牌皮箱,赝品珠宝,平果电脑。
    秀英区福记南洋市场门口附近废弃的果皮箱倒在地上。
    在皮箱外捆上一条皮带。

    汉字详情

    [pi]
    部首: 515
    笔画: 5
    五笔: HC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DHE
    四角: 402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个口,表示兽的头;一竖表示身体;右边半圆表示已被揭起的皮;右下表手。“皮”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用手剥兽皮)

    (2) 同本义

    皮,剥取兽革者谓之皮。——《说文》

    皮,剥也。——《广雅》

    皮面抉眼。——《战国策·韩策》

    皮瓠以为蓄。——《释名》

    (3) 又如:皮面

    (4) 酥脆的东西变韧 。如:花生放皮了;饼皮了

    名词

    (1) 兽皮 。带毛叫皮,去毛叫革。引申指人的皮肤或动植物表面的一层组织

    孤执皮帛。——《周礼·大宗伯》。注:“虎豹皮。”

    俪皮。——《仪礼·士昏礼》。注:“鹿皮。”

    事之以皮币。——《孟子》

    禽兽之皮足衣也。——《韩非子·五蠹》

    (2) 又如:皮条(用皮子做成的绳、带);皮鼓(军用小鼓);皮松肉紧(喻指淡漠;宽泛);皮甲(用兽皮制的软甲);皮船(古时用牛皮蒙罩船身以御矢石的战船);皮胶(用动物皮熬成的粘性物质);皮舰(古代用牛皮蒙罩船身以防御矢石的战舰)

    (3) 皮毛;皮革

    岛夷皮服。——《书·禹贡》

    (4) 又如:皮排(古代以皮革制作的鼓风器具);皮笠(古代革制的笠形帽);皮袋(皮制的袋);皮裘(毛皮的衣服);皮褂(用毛皮做的上衣);皮裳(用毛皮做的衣裳);皮褥(毛皮做的垫褥);皮箧(皮箱);皮侯(古代以兽皮为饰的箭靶)

    (5) 包或围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6) 又如:书皮;饺子皮;馄饨皮。也叫“皮子”

    (7) 指某些薄片状的东西 。如:铜皮;铅皮;豆腐皮

    形容词

    (1) 引申为表面的,肤浅的 。如:皮肤之见(肤浅的见解);皮相(外貌);皮面(表面);皮里春秋(表面不做文章,心里有所褒贬);皮壳(包裹在外面的坚硬外皮)

    (2) 顽皮;调皮 。如:这孩子真皮!;皮着脸(厚着脸皮);皮缠(纠缠);皮赖歪派(蛮不讲理);皮科儿(逗乐打趣的言语)

    (3) 由于受申斥或责罚次数过多而感觉“无所谓”的 。如:他老挨批,都皮了

    (4) 用轧棉机把棉子和杂质分离了的 。如:皮棉

    英文翻译

    skin, hide, fur, feather; outer

    方言集汇

    ◎ 粤语:pei4
    ◎ 客家话:[东莞腔] pi2 cak7 [海陆丰腔] pi2 [客英字典] pi2 [沙头角腔] pi2 [梅县腔] pi2 pi5 [陆丰腔] pi3 [宝安腔] pi2 [台湾四县腔] pi2 [客语拼音字汇] p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符羈支B開平聲開口三等支Bbie/byebʰĭe
    xiāng [xiang]
    部首: 624
    笔画: 15
    五笔: TSHF
    五行:
    仓颉: HDBU
    四角: 88963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相声。本义:车箱)

    (2) 同本义

    箱,大车牝服也。——《说文》

    不以服箱。——《诗·小雅·大东》。传:“箱,大车之箱也。”

    乃求万斯箱。——《诗·小雅·甫田》

    絷騕裹以服箱。——张衡《思玄赋》。注:“箱,大车也。”

    尔乃乘露箱,御良马。——晋· 夏侯湛《猎兔赋》

    (3) 厢房,古代居室前堂两旁的房屋,也称“个”或“序”。后作“厢”

    篬,序也。——《埤苍》

    公揖,退于箱。——《仪礼·公食礼》。注:“东夹之前俟事之处。”

    俟几俟于东箱。——《仪礼·觐礼》。注:“东夹之前相翔待事之处。”

    西箱踟蹰。——王逸《鲁灵光殿赋》。注:“西序也。”

    (4) 旁。后作“厢”

    两箱悬崖数万仞,窥不见底。——《水经注》

    (5) 靠近城的地区。后作“厢”

    而城箱内外,义民不下四万,实不忍委之于贼,惟有竭力固守待援。——清· 魏源《圣武记》

    (6) 箱”字 汉以前无箧笥之称。盛物的箱笼,有盖有底的方形盛物器

    箱帘六七十。——《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开箱睹黑裘。——杜甫《村雨》

    十指不动衣盈箱。——王建《当窗织》

    (7) 又如:箱钱(嫖妓的花费);箱匣(盛物的器具);箱箧(方形与矩形的盛物竹器)

    量词

    一个箱所装的量 。如:一箱宝石;一箱珠宝

    英文翻译

    case, box, chest, trunk

    方言集汇

    ◎ 粤语:soeng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iong1 [客语拼音字汇] xiong1 [陆丰腔] siong1 [梅县腔] siong1 siong3 [沙头角腔] siong1 [宝安腔] siong1 [台湾四县腔] siong1 [客英字典] siong1 [东莞腔] sio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息良陽開平聲開口三等sĭaŋs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