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排

pí pái [ pi pai]
注音 ㄆ一ˊ ㄆㄞˊ

词语释义

古代以皮革制作的鼓风器具。

词语解释

  1. 古代以皮革制作的鼓风器具。

    《北史·韦孝宽传》:“又於堑外积柴贮火,敌人有在地道内者,便下柴火,以皮排吹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萝公主》:“婢出一物,状类皮排,就地鼓之。” 何垠 注:“皮排,韝韦囊以吹火,即古橐籥。”参见“ 橐籥 ”。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以皮革制作的鼓风器具。参见“橐籥”。

《北史·韦孝宽传》:“又於堑外积柴贮火,敌人有在地道内者,便下柴火,以皮排吹之。”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云萝公主》:“婢出一物,状类皮排,就地鼓之。”
何垠注:“皮排,韝韦囊以吹火,即古橐籥。”

汉字详情

[pi]
部首: 515
笔画: 5
五笔: HC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DHE
四角: 402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个口,表示兽的头;一竖表示身体;右边半圆表示已被揭起的皮;右下表手。“皮”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用手剥兽皮)

(2) 同本义

皮,剥取兽革者谓之皮。——《说文》

皮,剥也。——《广雅》

皮面抉眼。——《战国策·韩策》

皮瓠以为蓄。——《释名》

(3) 又如:皮面

(4) 酥脆的东西变韧 。如:花生放皮了;饼皮了

名词

(1) 兽皮 。带毛叫皮,去毛叫革。引申指人的皮肤或动植物表面的一层组织

孤执皮帛。——《周礼·大宗伯》。注:“虎豹皮。”

俪皮。——《仪礼·士昏礼》。注:“鹿皮。”

事之以皮币。——《孟子》

禽兽之皮足衣也。——《韩非子·五蠹》

(2) 又如:皮条(用皮子做成的绳、带);皮鼓(军用小鼓);皮松肉紧(喻指淡漠;宽泛);皮甲(用兽皮制的软甲);皮船(古时用牛皮蒙罩船身以御矢石的战船);皮胶(用动物皮熬成的粘性物质);皮舰(古代用牛皮蒙罩船身以防御矢石的战舰)

(3) 皮毛;皮革

岛夷皮服。——《书·禹贡》

(4) 又如:皮排(古代以皮革制作的鼓风器具);皮笠(古代革制的笠形帽);皮袋(皮制的袋);皮裘(毛皮的衣服);皮褂(用毛皮做的上衣);皮裳(用毛皮做的衣裳);皮褥(毛皮做的垫褥);皮箧(皮箱);皮侯(古代以兽皮为饰的箭靶)

(5) 包或围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6) 又如:书皮;饺子皮;馄饨皮。也叫“皮子”

(7) 指某些薄片状的东西 。如:铜皮;铅皮;豆腐皮

形容词

(1) 引申为表面的,肤浅的 。如:皮肤之见(肤浅的见解);皮相(外貌);皮面(表面);皮里春秋(表面不做文章,心里有所褒贬);皮壳(包裹在外面的坚硬外皮)

(2) 顽皮;调皮 。如:这孩子真皮!;皮着脸(厚着脸皮);皮缠(纠缠);皮赖歪派(蛮不讲理);皮科儿(逗乐打趣的言语)

(3) 由于受申斥或责罚次数过多而感觉“无所谓”的 。如:他老挨批,都皮了

(4) 用轧棉机把棉子和杂质分离了的 。如:皮棉

英文翻译

skin, hide, fur, feather; outer

方言集汇

◎ 粤语:pei4
◎ 客家话:[东莞腔] pi2 cak7 [海陆丰腔] pi2 [客英字典] pi2 [沙头角腔] pi2 [梅县腔] pi2 pi5 [陆丰腔] pi3 [宝安腔] pi2 [台湾四县腔] pi2 [客语拼音字汇] p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符羈支B開平聲開口三等支Bbie/byebʰĭe
pái,pǎi [pai]
部首: 330
笔画: 11
五笔: RDJ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QLMY
四角: 51011

详细解释

pái

动词

(1) (形声。从手,非声。本义:推挤,推开)

(2) 同本义

排,挤也。——《说文》

排,推也。——《广雅》

献笑不及排。——《庄子·大宗师》

排淮泗。——《孟子》

力能排南山。——诸葛亮《梁父吟》

哙乃排闼直入。——《史记·樊哙列传》

(3) 又如:排闼(推门。闼:门);排门而入;排户(推门);排阁(推门);排墙(推倒墙壁);排阖(推开门扇);排雾(推开云雾);排斡(推移运转)

(4) 排斥;排挤

抵排异端。——韩愈《进学解》

诸儒内怀不服,相与排之。——《后汉书·贾逵传》

(5) 又如:排害(排挤;迫害);排陷(排挤,陷害);排击(排斥抨击);排困(排斥困辱);排毁(排斥诋毁,抨击);排摈(排斥摈弃);排告(排挤诬告);排逐(排挤斥逐)

(6) 疏通;排解

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战国策·赵策》

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7) 又如:排荡(犹排除);排释(排解,调解);排抑(排遣克制);排闷(排遣烦闷);排容(豪放;奔放)

(8) 冲击 。如:排突(冲击,冲撞);排拶(挤压);排扎(拥挤);排虚(凌空)

(9) 劈、击 。如:排山压卵(弱方不堪强方一击);排手(击掌。有一言为定之意);排折(抗击)

(10) 安排;准备

排下筵席,管待众头领。——《水浒传》

(11) 又如:排当(宫廷官府安排宴席);排局(设圈套;置骗局);排备(安排,准备);排顿(安排,准备)

(12) 排列;编次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唐· 白居易《春题湖上》

(13) 又如:排次(依次排列);排班(排队站立);排栅(军事防御设施。用巨木排列连成的栏栅);排推(排列成行,依次向前);排连(排行相连);排仗(排设仪仗);排偶(排比对偶);排单(名单)

(14) 斥责,数落

汉主思贤才, 贾生被排迁。—— 唐·吴筠《览古》

(15) 又如:排腔(说三道四);排说(数说别人的不是);排数(斥责,数落);排揎(埋怨;责备)

(16) 戏弄;戏谑 。如:排调(戏弄调笑);排磕(嘲弄;顶撞)

(17) 排演 。如:排戏;彩排

名词

(1) 盾牌 。如:排矟(一手持盾一手持矛的兵士);排军(持盾牌的卫士。后用以泛称军校);排插(一种在室内起间隔作用的设施);排镩

(2) 用竹、木扎成的水上交通工具 。如:竹排;木排

(3) 英语音译。一种西式食品 。如:苹果排

(4) 军队的编制单位,连的下属单位,由若干个班组成 。如:排长

(5) 排球或排球队的简称 。如:男排赛;女排赛;女排;男排

(6) 古代的演员。也作“俳”

或作泥车瓦狗,马骑倡排。——《潜夫论》

(7) 排成的行列 。如:前排;后排

形容词

(1) 依次,一个接一个

排家搜捉,缉捕凶首。——《水浒全传》

(2) 又如:排门册籍(挨门挨户造的簿册);排门人等(挨门挨户的人们);排头儿(逐个);排家(挨家挨户);排排坐(平起平坐)

量词

(1) 用于成列的事物 。如:双排扣子;一排房子

(2) 另见 pǎi

pǎi

动词

(1) 〈方〉∶用楦子填紧或撑大新鞋的中空部分使合于某种形状 。如:把这双鞋排一排;排囊(鼓风用的革囊)

(2) 另见 pái

英文翻译

row, rank, line

方言集汇

◎ 粤语:paai4
◎ 客家话:[东莞腔] pai2 [海陆丰腔] pai2 [梅县腔] pai2 [陆丰腔] pai3 [客英字典] pai2 [沙头角腔] pai2 [客语拼音字汇] pai2 [台湾四县腔] pai2 [宝安腔] pai2
◎ 潮州话:ba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四皆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步皆皆開平聲開口二等brai/baeibʰɐ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