皤腹

pó fù [ po fu]
注音 ㄆㄛˊ ㄈㄨˋ

词语释义

大肚子。

词语解释

  1. 大肚子。

    唐 滕白 《题文川村居》诗:“皤腹老翁眉似雪,海棠花下戏儿孙。”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督抚·海忠介抚江南》:“吾乡一 郁 姓者,以乙科为其属 绩溪 令,高年皤腹,俯仰艰楚。” 清 钱谦益 《题金陵丁老画像》诗之二:“髮短心长笑镜丝,摩娑皤腹帽簷垂。” 章炳麟 《徐锡麟陈伯平马宗汉秋瑾哀辞》:“胡帅蹶起,皤腹径入。”

引证解释

⒈ 大肚子。

唐滕白《题文川村居》诗:“皤腹老翁眉似雪,海棠花下戏儿孙。”
明沉德符《野获编·督抚·海忠介抚江南》:“吾乡一郁姓者,以乙科为其属绩溪令,高年皤腹,俯仰艰楚。”
清钱谦益《题金陵丁老画像》诗之二:“髮短心长笑镜丝,摩娑皤腹帽簷垂。”
章炳麟《徐锡麟陈伯平马宗汉秋瑾哀辞》:“胡帅蹶起,皤腹径入。”

皤腹的网络释义

皤腹

  • 词意:大肚子;大腹便便的样子。
  • 用法:修饰、限定、说明名词或代词的品质与特征,作定语
  • 词义:褒义
  • 该词被选为《2014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最后一词,陈柯羽因写对而夺魁。
  • 汉字详情

    [po]
    部首: 501
    笔画: 17
    五笔: RTOL
    五行:
    仓颉: HAHDW
    四角: 22669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白,番声。本义:白色)

    (2) 同本义

    皤,老人白也。——《说文》

    贲如皤如。——《易·贲》。集解:“白素之貌。”

    皤皤国老。——《后汉书·樊准传》。注:“白首貌。”

    (3) 又如:皤蒿(即白蒿);皤皤(白发貌。形容年老);皤翁(白发老人);皤然(白貌。多指须发);皤皤国老(年老的国家重臣;元老)

    (4) 大

    皤其腹。——《左传·庄公二年》

    (5) 又如:皤腹(大肚子);皤皤(腹大貌);皤罂(大腹小口的盛酒器)

    英文翻译

    white, grey; corpulent

    方言集汇

    ◎ 粤语:po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o2 [客英字典] po2 [台湾四县腔] po2 [梅县腔] po2 [客语拼音字汇] fan1 [宝安腔] po2
    ◎ 潮州话:po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八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薄波戈一合平聲合口一等buabʰuɑ
    [fu]
    部首: 444
    笔画: 13
    五笔: ETJT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BOAE
    四角: 782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复声。此为后起形声字,初文应即“畐”( )字,象人腹部之形。本义:肚子)

    (2) 同本义

    腹,厚也。——《说文》。按,脐上下两旁也。

    坤为腹。——《易·说卦传》

    入于左腹。——《易·明夷》

    腹者至阴之所居。——《素问·评热病论》

    自脐以下曰水腹。——《释名》

    腹饥不得食。——晁错《论贵粟疏》

    (3) 又如:腹痛(肚子痛);腹肠(肚肠,肚子);腹围(腰带);腹如垂瓠(形容肚皮松瘪难看);腹便便(形容肚子肥满)

    (4) 比喻中央部分 。如:腹城(内地的城);腹居郡(位于中心地区的郡县);腹腴(内地富饶之区);腹民(内地的居民)

    (5) 内心

    腹诽而心谤。——《汉书·灌夫传》

    (6) 又如:腹诽(口里不说,心里不以为然);腹记(暗记在心);腹热(内心焦急);腹悲(心里暗悲);腹咏(内心歌咏);腹咒(心中咒骂)

    形容词

    厚 。如:腹坚(谓冰结得既厚且坚)

    动词

    (1) 怀抱

    先妣出入操作必腹之。——方苞《王处士墓表》

    (2) 容纳

    巴蛇腹象,足觌厥大。——柳宗元《天对》

    英文翻译

    stomach, belly, abdomen; inside

    方言集汇

    ◎ 粤语:fuk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buk7 [陆丰腔] buk7 [海陆丰腔] buk7 [客英字典] buk7 [台湾四县腔] buk7 [梅县腔] buk7 [东莞腔] fuk8 [客语拼音字汇] bug5 [宝安腔] fuk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方六屋三入聲開口三等pĭukpi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