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曾祖

huáng zēng zǔ [ huang zeng zu]
注音 ㄏㄨㄤˊ ㄗㄥ ㄗㄨˇ

词语释义

对已故曾祖父的敬称。

词语解释

  1. 对已故曾祖父的敬称。

    宋 欧阳修 《泷冈阡表》:“皇曾祖府君,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

引证解释

⒈ 对已故曾祖父的敬称。

宋欧阳修《泷冈阡表》:“皇曾祖府君,累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中书令。”

皇曾祖的网络释义

皇曾祖

  • 皇曾祖,拼音是huáng zēng zǔ ,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对已故曾祖父的敬称。
  • 汉字详情

    huáng [huang]
    部首: 501
    笔画: 9
    五笔: RG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AMG
    四角: 2610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象形。金文,象灯火辉煌形。上面的三点,象灯光参差上出之形;中间的部分象灯缸;下面的“土”是灯柱。“皇”即“煌”的古字。本义:灯火辉煌)

    (2) 同本义

    服其命服,朱芾斯皇。——《诗·小雅·采芑》

    騐皇者,煌煌也。——《书·帝命》

    (3) 大

    皇,大也。从自。自始也。始王者,三皇大君也。——《说文》

    建用皇极。——《书·洪范》

    上帝是皇。——《诗·周颂·执竞》

    (4) 又如:皇祜(大福);皇业(大业;帝王的事业);皇道(大道);皇竹(大竹名)

    (5) 美好

    皇,美也。——《广雅·释诂一》

    继序其皇之。——《诗·周颂·烈文》。传:“美也。”

    皇以间之。——《诗·周颂·桓》

    (6) 又如:皇土(美土);皇直(美好忠直);皇想(美好的怀念)

    (7) 通“遑”。空闲的;有闲暇的

    不皇出矣。——《诗·小雅·渐渐之石》

    不皇朝矣。

    不僭不滥,不敢怠皇,命以多福。——《左传·哀公五年》

    孤与其二三臣悼心失图社稷之不皇。——《左传·昭公七年》

    (8) 又如:皇宁(闲适;安闲);皇暇(空闲;闲暇)

    (9) 通“惶”

    大臣皆皇惧而退。——宋·佚名《新编五代史平话》

    (10) 又如:皇惧(恐慌害怕);皇遽(惊恐);皇骇(惊慌;恐惧);皇乱(惊慌失措)

    (11) 黄白色

    皇驳其马。——《诗·豳风·东山》

    (12) 又如:皇驳(黄白色与赤白色)

    名词

    (1) 指天

    思皇多士。——《诗·大雅·文王》。传:“天也。”

    皇霸。皇者天也。——《风俗通》

    (2) 又如:皇命(天命);皇穹(犹皇天);皇门(天门);皇皇天帝(天)

    (3) 指天神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楚辞·九歌·东皇太一》

    (4) 又如:皇天上帝(天帝,上帝);皇公(天帝);皇穹(指天帝);皇祗(天神与地神的并称)

    (5) 君主,天子,皇帝

    皇丈受天子之富贵。——元·佚名《武王伐纣平话》

    (6) 又如:皇统(历代帝王相传的世系);皇丈(皇帝的岳父);皇极(帝王治世的准则);皇太孙(太子死,以太子的儿子为皇储,称为皇太孙)

    (7) 旧时对封建王朝的尊称 。如:皇图(封建王朝的版图。亦指封建王朝);皇廷(朝廷);皇纲(朝廷的纲纪);皇维(朝廷的纲纪;王法)

    (8) 对已去世的父母或祖父母的尊称 。如:皇考(对亡父的尊称);皇姑(对丈夫亡母的尊称);皇祖(远祖,称高祖以上的祖先);皇舅(女子称丈夫的亡父);皇妣;皇祖考;皇祖妣

    (9) 鸟名。凰的古字。传说中的雌凤 。如;皇鸟(传说中的雌凤);皇翼(凤凰的羽翼。借指笙管)

    (10) 冠名 。如:皇冠

    (11) 对神明的敬称

    伏羲、 女娲、 神农为三皇。——《春秋·元命苞》

    (12) 又如:皇祗(地神);皇娲(指女娲氏);皇羲(指伏羲氏);皇娥(传说中古帝少昊的母亲)

    (13) 姓

    动词

    (1) 匡正

    皇,正也。——《释言》

    四国是皇。——《诗·豳风·破斧》

    皇我万民。——《穆天子传》

    (2) 通“迋”。往

    先祖是皇。——《诗·小雅·信南山》

    英文翻译

    royal, imperial; ruler, superior

    方言集汇

    ◎ 粤语:wong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fong2 [客英字典] fong2 [沙头角腔] wong2 fong2 [梅县腔] fong2 wong2 [海陆丰腔] fong2 [宝安腔] fong2 [陆丰腔] fong3 [东莞腔] wong2 [客语拼音字汇] f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光唐合平聲合口一等ɣuɑŋghuang/huang
    zēng,céng [zeng,ceng]
    部首: 443
    笔画: 12
    五笔: ULJ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CWA
    四角: 80606

    详细解释

    céng

    副词

    (1) (形声。从八,从曰。本义未明。副词。用来加强语气)

    (2) 过去发生过——表示有过某些行为或情况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唐· 白居易《忆江南》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又如:曾不(不曾);几年前我曾见过他一面;我曾去过杜坪乡

    (4) 已经 ——表示动作行为已经进行。如:似曾相识

    形容词

    (1) 通“层”。重叠

    有虞之王,烧曾薮,斩群害,以为民利。——《管子·轻重戊》

    大厦曾架,拟于昆仑。——《淮南子·本经》

    荡胸生曾云。——杜甫《望岳》

    (2) 另见 zēng

    zēng

    形容词

    (1) 重。指中间隔两代的亲属关系

    自此而曾焉。——清· 洪亮吉《治平篇》

    曾元时不分。

    计高曾之时。

    视高曾之时。

    高曾时为一户者。

    (2) 又如:曾翁(称他人的曾祖父);曾玄(曾孙和玄孙)

    (3) 谦词。犹“末”

    曾臣彪将率诸侯以讨焉。——《左传》

    (4) 又如:曾臣(末臣)

    (5) 高举的样子

    曾逝万仞之上。——刘安《淮南子·览冥》

    动词

    (1) “增”的本字。增加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下子》

    曾欷歔余郁邑兮。——《楚辞·离骚》

    (2) 又如:曾思(反复思考);曾折(曾挠。屈曲貌);曾益(增加,增强);曾巢(在高物上架巢);曾逝(高飞远去)

    副词

    (1) 乃,竟

    曾不若孀妻弱子。——《列子·汤问》

    曾不能疾走。——《战国策·赵策》

    曾不惨然。——清· 黄宗羲《原君》

    长曾不盈寸。——明· 魏学《核舟记》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列子·汤问》

    (2) 表示相承,相当于“则”、“是”、“就”

    我曾无闾里之闻,穷巷之知者何?——《淮南子》

    (3) 表示疑问,相当于“何”、“怎” 。如:曾奈(怎奈)

    名词

    (1) 姓

    (2) 另见 céng

    英文翻译

    already; sign of past

    方言集汇

    ◎ 粤语:cang4 zang1
    ◎ 客家话:[东莞腔] cen2 zen1 [宝安腔] zen1 | cen2 [梅县腔] zen1 cen2 [陆丰腔] zen1 [沙头角腔] cien2 [客英字典] cen2 zen1 cien2 [海陆丰腔] cen2 cien2 zen1 [客语拼音字汇] cen2 zen1 [台湾四县腔] cen2 cien2 zen1 [梅县腔] ce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七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昨楞登開平聲開口一等zong/dzongdzʰəŋ
    部首: 519
    笔画: 10
    五笔: FI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