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士

dī shì [di shi]
注音 ㄉ一 ㄕ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的士 dīshì

(1) 小型出租汽车

taxi

词语解释

  1. [英Taxi]小型出租汽车。

    茅盾 《劫后拾遗》:“ 老魏 当真醉了,弄一部的士来送他回旅馆去罢?”《羊城晚报》1981.11.9:“我要做两份工,白天开的士,晚上开垃圾车。”

引证解释

⒈ [英Taxi]小型出租汽车。

茅盾《劫后拾遗》:“老魏当真醉了,弄一部的士来送他回旅馆去罢?”
《羊城晚报》1981.11.9:“我要做两份工,白天开的士,晚上开垃圾车。”

的士的国语词典

计程车。为英语TAXI的音译。

的士的翻译

英语: taxi (loanword)​
德语: Taxi (S)​
法语: taxi

的士造句

小流氓截住一辆女的士不让开走。
封建时代的士大夫拥有三妻四妾是司空见惯的平常事,而他们在外边的寻花问柳,也并非太丢脸的举动。
有许多写“田园生活”的诗和文章把农民生活写得十分悠闲自在,但那其实出于不是农民的士大夫诗人的想象。
它们像一排庄严的士兵,守卫着这个城市。
损失数百人之后,他们的士兵被迫灰溜溜地撤退。
今天城里戒严,到处都有荷枪实弹的士兵在巡逻。
断绝士卒通家书及与亲属往来,这叫做断绝士卒的后顾之心;选拔精良的士卒,将武器做这当的部署,这叫做增加士卒的力量;丢弃輜重,减少携带的食量,这叫做开发士卒拼死作战的意志。
距离的长短、所经过地区的性质、当地提供的资源、敌人可能在侧翼和后方构成的障碍、骑兵的优劣、以及部队的士气……等等,都是能决定退却命运的主要因素。
某海军基地的士兵不服从军官领导,发生了兵变。
交谘会亦会约见的士业界代表,与他们直接沟通,听取意见。
十二月下起大雪的那阵子,满街都是打不到出租的人,看着一辆又一辆没有闪着空车灯的的士呼啸而过,这些在路旁焦急的人们总会交换一个无可奈何的微笑这个城市就会在那个时候弥漫出一种同舟共济的温暖,虽然只是暂时。
在足球队被击败后,球员们的士气低弱。
但是基佛的作品仍然是一种根本性的现代主义计划,以强调作品来反映殉难的艺术家,俨于那些无名的士兵。
他为那位奄奄一息地倒在阿尔及尔的士兵而难过。
假如你看见一个口水流流的婴儿,被脏兮兮的纸尿片包裹著,又看见在他不远处,有一些穿上华丽军装的士兵。
日蚀级轻易的做到了在未作战时就先挫败敌军的士气。
走过门前的一段倾坡路,下面便是我们活动的操场了。一排排的跑道全都是红色的橡胶跑道,让人跑在上面格外轻松,跑得自然快多了。跑道中间有一个篮球场。两个耸立的篮球架,像两个正在保护着学生们安危的士兵一样。
后有兵燹,这里的演武厅、将台、马道悉数被破坏,周围也变成了乱坟之地,颓垣败壁,片瓦无存,视若荒原,偶尔的士兵操练声会传达到数里之外。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随着梦工厂和皮克斯等公司强势崛起,后来居上,迪斯尼动画的士气愈发消沉,人才纷纷出走。

汉字详情

de,dí,dì,dī [de,di,di,di]
部首: 501
笔画: 8
五笔: RQYY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HAPI
四角: 27620

详细解释

de

助词

(1) 用在定语后,表示词与词或短语之间的修饰关系 。如:红色的气球;小小的进步

(2) 用在定语后,表示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的领属关系 。如:中国的水稻;农民生活的提高

(3) 〈代〉附着在词或短语之后,构成“的”字结构,代替所指的人或物。如:卖菜的;吃的

(4) 助词。“的”字前后用相同的动词、形容词等,连用这样的结构,表示有这样的,有那样的。如:推的推,拉的拉

(5) 用在谓语动词后面,强调这动作的施事者或时间、地点、方式等。如:谁买的书?;他是昨天进的城;我是在预售处订的票

(6) 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之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如:破铜烂铁的,他捡来一大筐

(7) 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如:这件事儿我是知道的

(8) 用在两个数量词中间

(9) 表示相乘。如:这间房子是五米的三米,合十五平方米

(10) 〈方〉表示相加。如:两个的三个,一共五个

(11) 同“得”,后面带补语

那知进了园门,园子里已结坐的满满的了。——《老残游记》

(12) 同“地”( de)。用在状语后,表示状语和中心词之间的修饰关系

(13) 另见 dí;dì

副词

(1) 确实;实在

不因霜叶辞林去,的当山翁未觉秋。——秦观《淮海集》

(2) 又如:的对;的据(真凭实据);的觉(果然;的确);的是(的确是)

(3) 必定;一定 。如:的决(处决;处斩);的的(特意)

(4) 另见 de;dì

名词

(1) (形声。本作“旳”,从日,勺声。本义:鲜明、明亮的样子)

(2) 箭靶的中心目标。如:众矢之的;有的放矢

(3) 鲜明的样子

朱唇的其(语气词)若丹。——战国楚· 宋玉《神女赋》

(4) 另见 de,dí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possessive, adjectival suffix

方言集汇

◎ 粤语:dik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it7 tak8 tiak8 tit7 [客语拼音字汇] did5 e4 [沙头角腔] dit7 [宝安腔] dit7 [台湾四县腔] dit7 tak8 tiak8 tit7 [客英字典] dit7 [陆丰腔] dit7 [梅县腔] dit7 [东莞腔] di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三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都歷錫開入聲開口四等tektiek
shì [shi]
部首: 329
笔画: 3
五笔: FGHG
五行: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JM
四角: 401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一,从十。善于做事情,从一开始,到十结束。本义:古代男子的美称)

(2) 同本义

士,事也。——《说文》

通古今,辩然不,谓之士。——《白虎通·爵》

学以居位曰士。——《汉书·食货志》

以才智用者谓之士。——《后汉书·仲长统传》

太子晋,胄成人,能治上官,谓之士。——《周书》

是以为大夫卿士。——《书·牧誓》

列国之大夫,入天子之国,曰某士。——《礼记·曲礼》

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 雨花台者,趾相错也。——《马伶传》

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唐· 韩愈《原毁》

(3) 又如:士子(男子的美称,多指年轻人;士大夫官僚阶层);士夫(青年男子);勇士;壮士;士三日不见,当刮目相待(男儿相别三天,就应另眼相看,极言进步之速)

(4) 将领

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孟子·梁惠王上》

(5) 又如:士臣(将士)

(6) 兵士;武士

下军之士多从之。——《左传·宣公十二年》

在车曰士,步曰卒。——《吕氏春秋·简选》注

驱中国士众这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资治通鉴》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汉· 贾谊《过秦论上》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楚辞·国殇》

革车百乘,甲士千人。——《左传·成元年·三月作丘甲·注》

(7) 又如:士兵;士众(众士兵);上士;中士;下士

(8) 古代指掌管刑狱的官员

其附于刑者,归于士。——《周礼·大司徒》

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孟子·告子下》

(9) 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固贼戾之士哉!—— 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10) 又如:士夫(士大夫);士田(古代卿、大夫、士及其子弟所领有的田地);士民(古代四民之一。泛指士大夫阶层和普通读书人);士行(士大夫的操行);士论(士大夫的舆论、评论)

(11) 中国古代社会阶层的名称

(12) 先秦时期贵族的最低等级,位次于大夫

荆州与国相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资治通鉴》

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 徐尚、 苏秦、 杜赫之属为之谋。—— 汉· 贾谊《过秦论》

(13) 又如:士庶(贵族和平民)

(14) 古代四民之一。指农工商以外学道艺、习武勇的人。或称“士民”以区别于“庶民”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战国策·魏策》

(15) 知识分子的通称

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资治通鉴》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16) 又如:士子(对读书人的通称);士林(学术界;知识界);士品(读书人的品行);士风日漓(读书的风气一天天淡薄了);士流、名士;士农工商

(17) 古代诸侯士大夫对天子的自称

列国之大夫入天子之国,曰某士。——《礼记》

(18) 对品德好、有学识、有技艺的人的美称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燕策》

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遏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19) 又如∶志士、勇士、谋士、医士

(20) 卫兵,尤指将帅身旁的卫兵,特指中国象棋中的一个只能在将帅近旁活动的棋子 。如:将、士、相

动词

作官。通“仕”

以宅田士田贾田任近郊之地。——《周礼·地官·载师》

古者匹夫五十而士。——《荀子·大略》

夫不以其道进者,必不以其道士。——《风俗通义·穷通》

重争士橐,非下也,权重也。——《韩非子·五蠹》

英文翻译

scholar, gentleman; soldier

方言集汇

◎ 粤语:si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ii6 [梅县腔] se5 [东莞腔] su3 [客英字典] sii5 [宝安腔] su3 [沙头角腔] su5 [台湾四县腔] sii5 [客语拼音字汇] si4 [陆丰腔] si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六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鉏里上聲開口三等dʒʰĭəzrix/driio

的士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