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荚煎丸

zào jiá jiān wán [zao jia jian wan]

词语释义

是一种药名,主治治风坠痰,疏利脏腑。

汉字详情

zào [zao]
部首: 501
笔画: 7
五笔: RA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HAP
四角: 267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皂斗的略称(指栎实、柞实等),其壳斗煮汁,可以染黑,本作“皁”,后作“皂”

一日山林,其植物宜皂物。——《周礼·地官·大司徒》

(2) 又如:皂物(柞栗之类。可做黑色染料)

(3) 一种洗涤用品,肥皂的略称 。如:香皂;药皂

(4) 旧时衙门内的差役

官府坐在三堂上,叫值日的皂头把万中书提了进来。——《儒林外史》

(5) 又如:皂雕追紫燕,猛虎啖羊羔(形容捉拿人时凶猛而迅速);皂快壮健(捕快壮卒);皂快(捕快;缉捕差役);皂头(旧时衙门差役的头目);皂舆(皂人与舆人。古代贱役的两种小吏);皂衣(借指下吏);皂役(旧时官衙中的差役);皂班(泛指差役);皂人(古代养马的下吏)

(6) 喂马或喂牛的饲槽

牛骥同一皂。——文天祥《正气歌》

(7) 又如:皂枥(即马厩);皂牢(饲养牛马的圈栏);皂栈(马厩。皂,食槽;栈,马脚下防湿的木板)

(8) 皂荚的省称

皂树高大,叶如槐叶。——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

(9) 又如:皂角(即皂荚);皂汤(浸泡皂荚的水)

形容词

(1) 黑色。后作“皂”

黑人黑马皂罗袍。——《封神演义》

(2) 又如:青红皂白;皂褶儿(穿在外面的黑色上衣);皂帕(黑色的头巾);皂巾(黑色的头巾);皂靴(黑色的短靴);皂盖(古代车上的黑色车盖);皂鞋(一种黑色的便鞋)

英文翻译

soap; black; menial servant

方言集汇

◎ 粤语:zou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au6 co6 [客英字典] cau5 [台湾四县腔] cau5 co5 [梅县腔] cau5 [宝安腔] cau5 [客语拼音字汇] cau4 co4
◎ 潮州话:zau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昨早上聲開口一等zaux/dzavdzʰɑu
jiá [jia]
部首: 301
笔画: 9
五笔: AGUW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TKT
四角: 44805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艸,夹声。本义:“荚果”的简称)

(2) 同本义。豆科植物的长角果或蓇葖,为单片或有两个以上果片(如蒴果)

荚,草实也。——《说文》

豆角谓之荚。——《广雅》

得时之菽,其荚二七,以为族。——《吕氏春秋·审时》

其植物宜荚物。——《周礼·大司徒》。注:“荠荚王棘之属。”

(3) 又如:豆荚;皂荚;结荚;荚物(植物果实的一种名称。凡草木结实时,有狭长的果皮包裹着,至成熟时,皮自破裂而籽出者,统称荚物);荚钱(榆荚钱的简称,又名五分钱)

(4) 某些树木的翅果

榆荚还飞买笑钱。——李商隐《和人题真娘墓》

英文翻译

pods of leguminous plants; pods

方言集汇

◎ 粤语:gaap3
◎ 潮州话:哥奄4 戈挨4 ,giab4 [澄海]giag4 ,koh4(kiap [澄海]kiak ,khoh)

宋本广韵

jiān [jian]
部首: 403
笔画: 13
五笔: UEJO
五行:
仓颉: TBNF
四角: 803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火,前声。“火”字写在下面时常变形成为四点。本义:煎熬)

(2) 同本义

煎,熬也。——《説文》

煎,火干也。凡有汁而干谓之煎。——《方言七》

帐下烹煎皆美人。——苏轼《豆粥》

(3) 又如:煎米(指熬粥);煎服(煎汁服下);煎盘(方言。平底锅);煎豆摘瓜(喻亲属相残)

(4) 比喻折磨;使其痛苦

渐见愁煎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逆以煎我怀。

(5) 又如:煎熬(比喻折磨);煎情(焦侓的心情)

(6) 一种烹饪方法。锅里放油加热后,把食物放进去,使表面变成焦黄

手团作饼,膏油煎。——《齐民要术·饼炙》

(7) 又如:煎点(油煎的糕点);煎鱼;煎鸡蛋

(8) 消熔

徒恨芳膏,煎灼灯明。——《后汉书·何顒传》

(9) 又如:煎蒸(燃烧而消熔);煎销(熔化)

(10) 闹 。如:煎炒(吵闹;无理取闹);前聒(喧闹)

量词

中药煎汁的次数。如:头煎;二煎

英文翻译

fry in fat or oil; boil in water

方言集汇

◎ 粤语:zin1
◎ 客家话:[东莞腔] zen1 [台湾四县腔] zien1 [梅县腔] zien1 [沙头角腔] zien1 [宝安腔] zen1 [陆丰腔] tsian1 [客语拼音字汇] jian1 [海陆丰腔] zien1 [客英字典] zien1 zien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子仙仙A開平聲開口三等仙Acien/zientsĭɛn
wán [wan]
部首: 103
笔画: 3
五笔: VY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KNI
四角: 500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反体指事。小篆是仄的反写。本义:小而圆的物体)

(2) 同本义

丸,圜也。——《说文》

五六月累丸二不坠。——《庄子·达生》

市南宜僚弄丸。——《庄子·徐无鬼》

首衔铜丸。——《后汉书·张衡传》

机发吐丸。

(3) 又如:鱼丸;肉丸;丸熊(形容母善教子。唐朝柳仲郢幼年好学,其母曾和熊胆丸,让其夜嚼以助勤促学);丸丹(圆粒状丹药);丸散(中药的丸剂、粉剂之属);丸熊(用熊胆和制的药丸);丸散膏丹(中药各种型剂的总称)

(4) 特指弹丸

金丸落飞鸟,夜入琼楼卧。——唐· 李白《少年子》

(5) 小球 ,泛指球形的小东西。如:丸转(如丸转动,比喻圆滑);丸鼓(以铜丸击鼓);丸泥(一种泥丸)

(6) 量词

三次,三丸俱吞了。——《西游记》

(7) 又如:一次吃三丸;此药每服两丸

(8) 指鸟卵

流沙之西,丹山之南,有凤之丸,沃民所食。——《吕氏春秋·本味》

(9) 姓

动词

(1) 揉物使成小球形

行者道:“要丸药。”——《西游记》

熟剂与面剂相似,方可丸擀。——沈继孙《墨法集要·锤练》

(2) 完

丸,完也。——《广雅》

英文翻译

small round object; pellet, pill

方言集汇

◎ 粤语:jyun2 jyun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yan2 [沙头角腔] jen2 [宝安腔] jen2 [海陆丰腔] ren2 [台湾四县腔] jen2 [梅县腔] jan2 [东莞腔] jen2 [客英字典] jen2
◎ 潮州话:in5(î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六桓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胡官平聲合口一等ghuan/huanɣuɑ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