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犹言多男孩。语本《诗·大雅·思齐》:“ 大姒 嗣徽音,则百斯男。” 朱熹 集传:“百男,举成数而言其多也。” 宋 王安石 《贺生皇子表》之二:“臣闻《史》纪 文 庆之延,岂惟十子;《诗》歌 姒 徽之继,爰至百男。”
引证解释
⒈ 犹言多男孩。
引语本《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朱熹集传:“百男,举成数而言其多也。”
宋王安石《贺生皇子表》之二:“臣闻《史》纪文庆之延,岂惟十子;《诗》歌姒徽之继,爰至百男。”
百男的网络释义
百男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数量词
(1) (会意。从一,从白。“白”假借为“百”。本义:数词)
(2) 十个十。一百,100
百,十十也。——《说文》
律中百钟。——《淮南子·时则》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百辆之迎(用隆重仪式迎娶新妇);百日(一百天;人死后的一百天,请僧道诵经或作道场);百户(一百户人家;统兵百人之官)
(4) 概数。言其多,许多的,众多的
千禄百福。——《诗·大雅·假乐》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乐府诗集·木兰诗》
猿则百叫无绝。——吴均《与朱元思书》
(5) 又如:百花争艳;百发百中;百官(众官);百事(众多的事物)
形容词
(1) 多种多样的;各种的
百计营谋不得脱。——《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百像图(各种人物的画像,是专供临摹影像的范本);百般(各种不同的情态)
(3) 所有;一切;凡
社稷百官皆在。——清· 侯方域《壮悔堂集》
(4) 又如:百业;百口(整个家族);百工;百川归海(比喻众望所归)
(5) 姓
动词
(1) 增为百倍
如可赎兮,人百其身。——《诗·秦风·黄鸟》
人一能之,己百之。——《礼记·中庸》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ak7 [客英字典] bak7 [陆丰腔] bak7 [宝安腔] bak7 [台湾四县腔] bak7 [梅县腔] bak7 [沙头角腔] bak7 [东莞腔] bak7 [客语拼音字汇] bag5
◎ 潮州话:bêh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伯 | 博陌 | 幫 | 陌二開 | 入聲 | 陌 | 開口二等 | 庚 | 梗 | prak/peak | pɐk |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田,从力。表示用力(一说指耒)在田间耕作。本义:男人,与“女”相对)
(2) 同本义
男,丈夫也。从男从力,言男用力于田也。——《说文》
乃生男子。——《诗·小雅·斯干》
则百斯男。——《诗·大雅·思齐》
男女奔窜。——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男女衣著,悉如外人。——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3) 又如:男事(古指成年男子应尽的职责);男夫(成年男子);男圻(犹男服);男教(对男子的教化);男德(有德行的男子);男权(男子在家庭、社会中的支配性特权)
(4) 引申为儿子
三男邺成戍。——唐· 杜甫《石壕吏》
(5) 又
一男附书至。
(6) 又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子是男。——晋· 干宝《搜神记》
两女一男。——《汉书·李广苏建传》
(7) 又如:男花女花(一男半女;引伸为孩子);长男;次男;生男育女。
(8) 又指儿子对父母的自称
男病已愈,胃口亦渐开。——鲁迅《书信》
(9)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五等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礼记·王制》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am2 [客英字典] nam2 [台湾四县腔] nam2 [宝安腔] lam2 [沙头角腔] lam2 [梅县腔] nam2 [陆丰腔] nam3 [东莞腔] lam2 [客语拼音字汇] nam2
◎ 潮州话:娜庵5 [潮州、饶平]罗庵5 ,nam5(nâm) [潮州、饶平]lam5(lâm) [澄海]nang5(nâ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南 | 那含 | 泥 | 覃 | 平聲 | 覃 | 開口一等 | 咸 | 覃 | nɒm | n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