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形容非常懒惰。
明 吴承恩 《陌上佳人赋》:“余欲去而之它,则又踟踌濡滞,百嬾千慵。身植木而难拔,足粘胶而惮行。”
引证解释
⒈ 形容非常懒惰。
引明吴承恩《陌上佳人赋》:“余欲去而之它,则又踟踌濡滞,百嬾千慵。身植木而难拔,足粘胶而惮行。”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数量词
(1) (会意。从一,从白。“白”假借为“百”。本义:数词)
(2) 十个十。一百,100
百,十十也。——《说文》
律中百钟。——《淮南子·时则》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百辆之迎(用隆重仪式迎娶新妇);百日(一百天;人死后的一百天,请僧道诵经或作道场);百户(一百户人家;统兵百人之官)
(4) 概数。言其多,许多的,众多的
千禄百福。——《诗·大雅·假乐》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乐府诗集·木兰诗》
猿则百叫无绝。——吴均《与朱元思书》
(5) 又如:百花争艳;百发百中;百官(众官);百事(众多的事物)
形容词
(1) 多种多样的;各种的
百计营谋不得脱。——《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百像图(各种人物的画像,是专供临摹影像的范本);百般(各种不同的情态)
(3) 所有;一切;凡
社稷百官皆在。——清· 侯方域《壮悔堂集》
(4) 又如:百业;百口(整个家族);百工;百川归海(比喻众望所归)
(5) 姓
动词
(1) 增为百倍
如可赎兮,人百其身。——《诗·秦风·黄鸟》
人一能之,己百之。——《礼记·中庸》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ak7 [客英字典] bak7 [陆丰腔] bak7 [宝安腔] bak7 [台湾四县腔] bak7 [梅县腔] bak7 [沙头角腔] bak7 [东莞腔] bak7 [客语拼音字汇] bag5
◎ 潮州话:bêh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伯 | 博陌 | 幫 | 陌二開 | 入聲 | 陌 | 開口二等 | 庚 | 梗 | prak/peak | pɐk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赖声。本义:懒惰)
(2) 同本义
懒,懈也。怠也。一曰卧也。——《说文》。字亦作懒。
吾少懒学问,晚成人。——《宋书·范晔传》
(3) 又如:懒待(没有精神和兴致);懒怠(懒于做某种事);懒得(不想,不情愿);懒残和尚煨芋(唐衡狱寺和尚明瓒禅师,性子懒惰,常吃别人剩食,因号懒残。李泌在寺里夜读访他时,他正在牛粪中煨芋,并送半个芋头给李,叫他小心不要多讲话,去做十年宰相。后果如其言)
(4) 疲惫 。如:懒困(疲倦困怠);懒怯(疲倦虚弱)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娜安2(俺)、[潮安]罗安2、[饶平]罗红2(囊),nang2(náng)[潮州、饶平]lang2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数词
(1) (形声。从十,人声。本义:数目。十百为千) 同本义
千,十百也。——《说文》
(2) 又如:千夫(一千个成年男子);千门(千家);千社(25家为社,千社为25000家);千祀(千年,千代);总数为一千;千乘(兵车千辆);千载(千年)
形容词
(1) 比喻数甚大;许许多多
清丽千眼。——陆机《文赋》。注:光色盛貌。”
(2) 又如:千千(比喻数目很多);千般(多种花样);千寻(形容极高);千钟(丰厚的俸禄。指富贵);千万劫(很长久);千式百样(各种各样);成千上万;白发三千丈;千丁(很多人);千人坑(指堆积大量人尸的土坑);千山(极言山多);千百(极言其多);千帆(众多的帆船);千和(多种原料合成的香);千指(形容人多);千品(多种品物);千度(次数多);千衲(众僧);千骑(人马很多);千颦(多愁)
名词
通“阡”。田间小路
四政曰端险阻修封疆,正千伯。——《管子·四时》
坏井田,开千伯。——《汉书·食货志上》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cien1 [东莞腔] cen1 [客英字典] cien1 [客语拼音字汇] qian1 [沙头角腔] cien1 [宝安腔] cen1 [海陆丰腔] cien1 [台湾四县腔] cien1 [陆丰腔] tsian1
◎ 潮州话:coiⁿ1 [揭阳、潮阳]caiⁿ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千 | 蒼先 | 清 | 先開 | 平聲 | 先 | 開口四等 | 山 | 先 | tsʰien | chen/cen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庸声。本义:懒惰,懒散)
(2) 同本义
行旅畏威慵举步,佳人怕热懒登台。——《封神演义》
(3) 又如:慵妆媚态(因困倦懒梳妆而显出的娇媚姿态);慵妆髻(比较随便地挽成的偏垂发髻);慵困(懒散困倦);慵眠(睡懒觉);慵馋(好吃懒做);慵来妆(古时女子一种娇媚的梳妆)
(4) 用同“庸”。平庸,庸俗
恐失英雄手,反惹慵夫刻画舟。——李开先《宝剑记》
(5) 又如:慵人(庸夫,平庸的人)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ung2 [梅县腔] jung2 [陆丰腔] jung3 [客英字典] jung2 [宝安腔] jung2 [客语拼音字汇] yung2 [台湾四县腔] jung2
◎ 潮州话:雍5(容)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鱅 | 蜀庸 | 常 | 鍾 | 平聲 | 冬 | 開口三等 | 通 | 鍾 | ʑĭwoŋ | zjyung/zjv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