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工

bǎi gōng [ bai gong]
注音 ㄅㄞˇ ㄍㄨㄥ

词语释义

百工 bǎigōng

(1) 西周时指工奴,泛指手工业工人,各种工匠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韩愈《师说》
all sorts of workmen

(2) 众官,百官,古代官的总称

允理(治理)百工。——《尚书·尧典》
all officials

(3) 各种手艺(百,虚指,言其多)

all sorts of crafts

词语解释

  1. 各种工匠。

    《墨子·节用中》:“凡天下羣百工,轮车鞼匏,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汉书·东方朔传》:“异类之物,不可胜原,此百工所取给,万民所卬足也。” 南朝 宋 谢瞻 《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风至授寒服,霜降休百工。” 明 王錡 《寓圃杂记》卷下:“ 江阴 有 周歧凤 者,聪敏絶人,百工技艺异端刑名之学,无不习而能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百工技艺,各祠一神为祖。”

  2. 百官。

    《书·尧典》:“允釐百工,庶绩咸熙。” 孔 传:“工,官。”《左传·昭公五年》:“ 王子朝 因旧官百工之丧职秩者,与 灵 景 之族以作乱。”《南史·宋纪上·武帝》:“百工歌於朝,庶人颂乎野。” 宋 陈师道 《丞相温公挽诗》之一:“恭默思良弼,《诗》《书》正百工。”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从工商业的发展上来看问题》:“故 殷 周 的百工就是百官,《考工记》三十六工也都是官,是一些国家官吏管辖着各项生产工艺品的奴隶以从事生产。”

  3. 指古代司营建制造等事务的官。

    《周礼·考工记序》:“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审曲面埶,以飭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 郑玄 注:“百工,司空事官之属……司空掌营城郭,建都邑,立社稷宗庙,造宫室车服器械。”

引证解释

⒈ 各种工匠。

《墨子·节用中》:“凡天下羣百工,轮车鞼匏,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
《汉书·东方朔传》:“异类之物,不可胜原,此百工所取给,万民所卬足也。”
南朝宋谢瞻《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风至授寒服,霜降休百工。”
明王錡《寓圃杂记》卷下:“江阴有周歧凤者,聪敏絶人,百工技艺异端刑名之学,无不习而能之。”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百工技艺,各祠一神为祖。”

⒉ 百官。

《书·尧典》:“允釐百工,庶绩咸熙。”
孔传:“工,官。”
《左传·昭公五年》:“王子朝因旧官百工之丧职秩者,与灵景之族以作乱。”
《南史·宋纪上·武帝》:“百工歌於朝,庶人颂乎野。”
宋陈师道《丞相温公挽诗》之一:“恭默思良弼,《诗》《书》正百工。”
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从工商业的发展上来看问题》:“故殷周的百工就是百官,《考工记》三十六工也都是官,是一些国家官吏管辖着各项生产工艺品的奴隶以从事生产。”

⒊ 指古代司营建制造等事务的官。

《周礼·考工记序》:“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审曲面埶,以飭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
郑玄注:“百工,司空事官之属……司空掌营城郭,建都邑,立社稷宗庙,造宫室车服器械。”

百工的国语词典

各种工匠。

百工的网络释义

百工

  • 中国古代主管营建制造的工官名称,以后沿用为各种手工业者和手工业行业的总称。《考工记·总序》:“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郑玄注:“百工,司空事官之属……司空掌营城郭、建都邑、立社稷宗庙、造宫室车服器械。”西周铜器令彝、伊簋铭文及《尚书·康诰》都有百工一词,意指从事各种手工业的工奴,有的兼指管理工奴的工官。春秋战国时,工商食官的格局已渐打破,出现了私人手工业者,故《论语·子张》中有“百工居肆,以成其事”,表明百工已成手工业者的通称。
  • 汉字详情

    bǎi [bai]
    部首: 501
    笔画: 6
    五笔: DJF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A
    四角: 10602

    详细解释

    数量词

    (1) (会意。从一,从白。“白”假借为“百”。本义:数词)

    (2) 十个十。一百,100

    百,十十也。——《说文》

    律中百钟。——《淮南子·时则》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百辆之迎(用隆重仪式迎娶新妇);百日(一百天;人死后的一百天,请僧道诵经或作道场);百户(一百户人家;统兵百人之官)

    (4) 概数。言其多,许多的,众多的

    千禄百福。——《诗·大雅·假乐》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乐府诗集·木兰诗》

    猿则百叫无绝。——吴均《与朱元思书》

    (5) 又如:百花争艳;百发百中;百官(众官);百事(众多的事物)

    形容词

    (1) 多种多样的;各种的

    百计营谋不得脱。——《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百像图(各种人物的画像,是专供临摹影像的范本);百般(各种不同的情态)

    (3) 所有;一切;凡

    社稷百官皆在。——清· 侯方域《壮悔堂集》

    (4) 又如:百业;百口(整个家族);百工;百川归海(比喻众望所归)

    (5) 姓

    动词

    (1) 增为百倍

    如可赎兮,人百其身。——《诗·秦风·黄鸟》

    人一能之,己百之。——《礼记·中庸》

    英文翻译

    one hundred; numerous, many

    方言集汇

    ◎ 粤语:baak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ak7 [客英字典] bak7 [陆丰腔] bak7 [宝安腔] bak7 [台湾四县腔] bak7 [梅县腔] bak7 [沙头角腔] bak7 [东莞腔] bak7 [客语拼音字汇] bag5
    ◎ 潮州话:bê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博陌陌二開入聲開口二等prak/peakpɐk
    gōng [gong]
    部首: 311
    笔画: 3
    五笔: AAAA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LM
    四角: 101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工具形。“工”、“巨”(矩)古同字,有“规矩”,即持有工具。本义:工匠的曲尺)

    (2) 同本义

    工,巧饰也,象人有规榘也。——《说文》

    许君谓工象人有规榘,说颇难通,以巧饰训工,殆非朔义。以愚观之,工盖器物之名也。知者:《工部》巨下云:“规巨也,从工,象手持之。”按:工为器物,故人能以手持之,若工第为巧饰,安能手持乎…以字形考之,工象曲尺之形,盖即曲尺也。——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

    (3) 工匠;工人。古代对从事各种技艺的劳动者的总称;现代为工人和工人阶级的总称

    凡攻木之工七。——《考工记·总目》

    五日工事之式。——《周礼·天官·大宰》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论语·子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唐· 韩愈《师说》

    得赵人 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战国策·赵策》

    (4) 又如:矿工;临时工;工农联盟;工民(古代从事工艺的人)

    (5) 古代特指乐官或乐人

    乐工罗程者,善弹琵琶,为第一,能变易新声。…他工辈以程艺天下无双,欲以动上意。—— 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6) 又如:工师(乐师);工瞽(古代乐官)

    (7) 古代特指女工 。如:工容(女工和容貌);工德(指妇工)

    (8) 官吏;职事

    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剩,便备用,使雕琢文来不敢专造于家,工师之事也。——《荀子·王制》

    (9) 又如:工部大堂(工部尚书。大堂:明清时对中央各院、部、司长官的恭维称谓);工正(古官名。主管工艺之事);工师(古代官名。掌管百工);工官(周礼官名。属冬宫。汉代时负责工艺、器械、武器制造等);工尹(官名。掌管百工及官营手工业)

    (10) 工夫;技术 。如:工细楼台(工笔细画的楼台);工伎(技艺方术);工用(技艺和使用);工架(戏曲演员表演时的身段和姿势);做工;唱工

    (11) 工地;工作场所 。如:工地;工棚

    (12) 工程 。如:工功(工程);工要(工程重要之处);竣工

    (13) 工业 。如:工商业;工业品;工机(古时指纺织业)

    (14) 工作;生产劳动 。如:做工;上工;工食(工钱;伙食费);工顾钱(雇佣人所付的工钱);工银(工薪,工金,工钱,工资。均为工作、劳动的报酬)

    (15) 工作量 。如:工时

    (16) 工日,一人一个正常工作日的劳动量,由一个假设的平均人日构成的一种单位 。如:这项工程需两千个工

    (17) 用于人的姓氏后作为“工程师”的简称 。如:张工,李工

    (18) 传统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3”。 。如:工尺谱

    (19) 通“功”

    (20) 劳绩,功绩

    凡师不工则助牵王车。——《周礼·春官》

    (21) 又如:天工(很大的功劳)

    (22) 成效

    此言多资之易为工也。——《韩非子·五蠹》

    形容词

    (1) 精巧,精致

    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韩愈《进学解》

    此非兵力之精,非计之工也。——《战国策·魏策》

    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既犹不归尔。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邪?——明· 侯方域《马伶传》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宋· 姜夔《扬州慢》

    (2) 又如: 工奇(精巧奇特);工捷(精熟敏捷);工楷(工整的楷书);工绮(精致华丽)

    动词

    (1) 擅长;善于

    工文学者非所用。——《韩非子·五蠹》

    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乐府诗集·上山采蘼芜》

    宋, 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 明· 魏禧《大铁椎传》

    善画者多工书而能诗。——蔡元培《图画》

    (2) 又如:工于心计;工于书画

    英文翻译

    labor, work; worker, laborer

    方言集汇

    ◎ 粤语:gung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ung1 [客英字典] gung1 [海陆丰腔] gung1 [梅县腔] gung1 [陆丰腔] gung1 [客语拼音字汇] gung1 [沙头角腔] gung1 [宝安腔] gung1
    ◎ 潮州话:gang1(kang) ,gong1(ko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紅東一平聲開口一等kuŋk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