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

bǎi chǐ [ bai chi]
注音 ㄅㄞˇ ㄔˇ

词语释义

1.十丈。喻高﹑长或深。 2.桅杆。

词语解释

  1. 十丈。喻高、长或深。

    汉 枚乘 《七发》:“ 龙门 之桐,高百尺而无枝。” 晋 左思 《咏史》之二:“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文选·鲍照<苦热行>》:“丹蛇踰百尺,玄蜂盈十围。” 李善 注:“百尺、十围,言其长大也。” 宋 苏轼 《惠州李氏潜珍阁铭》:“眩古潭之百尺,涵万象於瑶琨。”

  2. 桅杆。

    《文选·木华<海赋>》:“於是候劲风,揭百尺,维长綃,挂帆席。” 李善 注:“百尺,帆檣也。”

引证解释

⒈ 十丈。喻高、长或深。

汉枚乘《七发》:“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
晋左思《咏史》之二:“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文选·鲍照<苦热行>》:“丹蛇踰百尺,玄蜂盈十围。”
李善注:“百尺、十围,言其长大也。”
宋苏轼《惠州李氏潜珍阁铭》:“眩古潭之百尺,涵万象於瑶琨。”

⒉ 桅杆。

《文选·木华<海赋>》:“於是候劲风,揭百尺,维长綃,挂帆席。”
李善注:“百尺,帆檣也。”

百尺的国语词典

比喻很高、很长。

百尺的网络释义

百尺

  • 百尺长度单位,等于十丈。
  • 百尺造句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片片飞花搔玉手,百尺高楼挂银流。
    我对他一再求全责备,只也是希望他能百尺竿头更进步。
    虽然我们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应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老师以百尺竿头的话勉励拿到奖学金的同学,希望他们升入中学后,更进一步。
    已取得的成绩确实令人高兴,但还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以取得更大的成绩。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这学期你被评为“三好学生”,可不能骄傲哟,今后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奋斗铸就辉煌,坚持创造卓越。朋友,在这可喜可贺的日子里祝您荣马奔腾,前程似锦,大展宏图,财源滚滚,芝麻开花节节高,百尺竿头日日升!
    然欲以化民成俗,请于百尺竿头,再进一步。
    功名百尺竿头,自古及今,有几个干休:一个悬首城门;一个和衣东市;一个抱恨湘流。一个十大功亲戚不留;一个万言策贬窜忠州。一个无罪监收,一个自抹咽喉。仔细寻思,都不如一叶扁舟。
    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
    但愿这一次的方法行之有效,我也能恢复如初,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破碎的阳光穿过橡树和一百尺高的山核桃树,把秋天的颜色演绎得淋漓尽致。
    开学啦,不管是学校的学习,还是社会的学习,都愿我的朋友脚踏实地,勤奋努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你最棒,加油!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没有,在这沧州牢城营,进出都是咬钉嚼铁的汉,来往都是沥血剖肝的人,那又怎样,过了一夜百尺钢都化了绕指柔。
    白露送你百禄,让你拥有幸福无数,白露送你百步,要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白露送你百度,叫你足不出户行遍知识路!白露时节,要你快乐幸福!
    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出自:唐·宋之问《题张老松树》无寸枝:不分枝杈。孤直:孤高直挺。喻为人有如老松,孤高正直。
    而东方晓不但恢复了修为,居然更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达到了练气四层巅峰,距离突破到练气五层进入内宗,简直是唾手可得。

    汉字详情

    bǎi [bai]
    部首: 501
    笔画: 6
    五笔: DJF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A
    四角: 10602

    详细解释

    数量词

    (1) (会意。从一,从白。“白”假借为“百”。本义:数词)

    (2) 十个十。一百,100

    百,十十也。——《说文》

    律中百钟。——《淮南子·时则》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百辆之迎(用隆重仪式迎娶新妇);百日(一百天;人死后的一百天,请僧道诵经或作道场);百户(一百户人家;统兵百人之官)

    (4) 概数。言其多,许多的,众多的

    千禄百福。——《诗·大雅·假乐》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乐府诗集·木兰诗》

    猿则百叫无绝。——吴均《与朱元思书》

    (5) 又如:百花争艳;百发百中;百官(众官);百事(众多的事物)

    形容词

    (1) 多种多样的;各种的

    百计营谋不得脱。——《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百像图(各种人物的画像,是专供临摹影像的范本);百般(各种不同的情态)

    (3) 所有;一切;凡

    社稷百官皆在。——清· 侯方域《壮悔堂集》

    (4) 又如:百业;百口(整个家族);百工;百川归海(比喻众望所归)

    (5) 姓

    动词

    (1) 增为百倍

    如可赎兮,人百其身。——《诗·秦风·黄鸟》

    人一能之,己百之。——《礼记·中庸》

    英文翻译

    one hundred; numerous, many

    方言集汇

    ◎ 粤语:baak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ak7 [客英字典] bak7 [陆丰腔] bak7 [宝安腔] bak7 [台湾四县腔] bak7 [梅县腔] bak7 [沙头角腔] bak7 [东莞腔] bak7 [客语拼音字汇] bag5
    ◎ 潮州话:bê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博陌陌二開入聲開口二等prak/peakpɐk
    chǐ,chě [chi,che]
    部首: 327
    笔画: 4
    五笔: NYI
    五行:
    吉凶:
    仓颉: SO
    四角: 77807

    详细解释

    chě

    名词

    (1) 中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2”,如“工尺”

    (2) 另见 chǐ

    chǐ

    名词

    (1) (指事。小篆,从尸,从乙。“尸”象人卧的形象。“乙”是个标识,周制寸、咫、尺、仞、寻、常诸度,皆以人之体为法。本义:十寸)

    (2) 同本义,量词。长度单位

    尺,十寸也。人手却十分动脉为寸口。十寸为尺,所以指斥规榘事也。——《说文》

    (3) 按,古代长度单位。各代制度不一。如:尺一(尺一板、尺一书、尺一牍、尺一诏等都是指诏书。古时诏板长一尺一寸,故称天子的诏书为“尺一”。“尺一”又指书信)

    (4) 。中医诊脉部位之一。手掌后桡骨高处下为寸;寸下一指处为关;关下一指处为尺。如:尺中(尺脉)

    (5) 尺子,量长度的器具 。如:平行尺;折尺;滑尺

    (6) 喻法度或标准 。如:尺墨(法规,法制)

    (7) 像尺一样的条状物 。如:镇尺;戒尺;尺简(古代用以书写文字的竹木简);尺疏(奏章)

    (8) 信件,信札 。如:尺书(书,信;书籍);尺素(短笺,书信)

    形容词

    (1) 喻短小或狭小的

    尺泽之蜺也。——《后汉书·对楚五问》

    (2) 又如:尺土(形容极为狭小的土地);尺地(极少的土地);尺铁(短小的铁制武器)

    (3) 另见 chě

    英文翻译

    Chinese measure approx. 'foot'

    方言集汇

    ◎ 粤语:ce2 cek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hak7 [陆丰腔] chak7 [梅县腔] chak7 [台湾四县腔] cak7 [沙头角腔] cak7 [海陆丰腔] chak7 [宝安腔] cak7 [客语拼音字汇] cag5 [东莞腔] cak7
    ◎ 潮州话:ciêh4/cioh4 cê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二昔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昌石昔開入聲開口三等chjek/tcektɕʰĭɛ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