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倍

bǎi bèi [ bai bei]
注音 ㄅㄞˇ ㄅㄟˋ

词语释义

一百倍。形容倍数极高。 牛膝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牛膝》。

词语解释

  1. 一百倍。形容倍数极高。

    《管子·度地》:“天地和调,日有长久,以此观之,其利百倍。”《韩诗外传》卷五:“挟百倍之欲而求有尽之财,是 桀 紂 之所以失其位也。” 宋 苏洵 《权书·六国》:“ 秦 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 秦 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茅盾 《子夜》四:“这里 曾沧海 暗暗匿笑,佩服自己的外交手腕,再躺到烟榻上,精神百倍地烧起一个很大的烟泡来。”

  2. 牛膝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牛膝》。

引证解释

⒈ 一百倍。形容倍数极高。

《管子·度地》:“天地和调,日有长久,以此观之,其利百倍。”
《韩诗外传》卷五:“挟百倍之欲而求有尽之财,是桀紂之所以失其位也。”
宋苏洵《权书·六国》:“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茅盾《子夜》四:“这里曾沧海暗暗匿笑,佩服自己的外交手腕,再躺到烟榻上,精神百倍地烧起一个很大的烟泡来。”

⒉ 牛膝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牛膝》。

百倍的国语词典

一百倍。

如:「因为投资正确,他的资产在两年内竟然暴增百倍。」

百倍的网络释义

百倍

  • 百倍(bǎi bèi)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一百倍。形容倍数极高。出自《管子·度地》。
  • 百倍的翻译

    英语: a hundredfold, a hundred times
    德语: hundertfach (Adj)​
    法语: centuple, cent fois

    百倍造句

    张老师在工作中付出了百倍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她刚刚唱了几支歌,赢得了一些掌声,但一见报,马上就身价百倍,似乎成了歌星了。
    小屋一定要富丽堂皇。一定要比天上玉皇大帝的宫殿还要好百倍。
    这使我百倍地珍惜每一丝温情。
    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拥有健康的身体,快乐的心情以及享受天伦之乐,他比富可敌国快乐百倍。
    她仅仅唱了几支歌,赢得了一些掌声,但名字一见报,马上就身价百倍,似乎成了歌星了。
    有一线的希望,就会付出百倍的努力。
    为了将错就错,他必须百倍努力。
    由于国足出线,当场比赛的用球立即身价百倍。
    大家信心百倍迎接新年的到来。主人骑着马,赶来迎接我们三个人。
    这方面要看女孩子的性格,按照你的说,你真的很单纯,单纯下去,努力下去,喜欢一个人是没有理由不娶努力,但是,这是你伤害了她,你必须要付出百倍的努力挽回,不然一切玩完,感情是需要持之以恒的,世上没有后悔药,所以追吧,不要在此后悔了!。
    暑假的快乐生活过去了,我们又将投入到激烈的学习生活中,在这里,我们又将迎来新的挑战。面对挑战,我们将会用百倍的努力去迎战这些挑战。
    朋友让我们用自信的笑脸,去迎接人生的挫折,用百倍的勇毅去战胜一切不幸。
    你也别妄自尊大,比你强十倍百倍的人多如牛毛。
    他不善交际,大智如愚,比起夸夸其谈之辈,强过百倍。
    我们对祖国实现四个现代化信心百倍。
    伟大的心胸,应该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你珍惜今天,又以百倍的热情去拥抱明天,那未,未来就一定属于你。
    一部小说,让这位作家一夜之间身价百倍。
    他不善交际,大智若愚,比夸夸其谈之辈强过百倍。

    汉字详情

    bǎi [bai]
    部首: 501
    笔画: 6
    五笔: DJF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A
    四角: 10602

    详细解释

    数量词

    (1) (会意。从一,从白。“白”假借为“百”。本义:数词)

    (2) 十个十。一百,100

    百,十十也。——《说文》

    律中百钟。——《淮南子·时则》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百辆之迎(用隆重仪式迎娶新妇);百日(一百天;人死后的一百天,请僧道诵经或作道场);百户(一百户人家;统兵百人之官)

    (4) 概数。言其多,许多的,众多的

    千禄百福。——《诗·大雅·假乐》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乐府诗集·木兰诗》

    猿则百叫无绝。——吴均《与朱元思书》

    (5) 又如:百花争艳;百发百中;百官(众官);百事(众多的事物)

    形容词

    (1) 多种多样的;各种的

    百计营谋不得脱。——《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百像图(各种人物的画像,是专供临摹影像的范本);百般(各种不同的情态)

    (3) 所有;一切;凡

    社稷百官皆在。——清· 侯方域《壮悔堂集》

    (4) 又如:百业;百口(整个家族);百工;百川归海(比喻众望所归)

    (5) 姓

    动词

    (1) 增为百倍

    如可赎兮,人百其身。——《诗·秦风·黄鸟》

    人一能之,己百之。——《礼记·中庸》

    英文翻译

    one hundred; numerous, many

    方言集汇

    ◎ 粤语:baak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ak7 [客英字典] bak7 [陆丰腔] bak7 [宝安腔] bak7 [台湾四县腔] bak7 [梅县腔] bak7 [沙头角腔] bak7 [东莞腔] bak7 [客语拼音字汇] bag5
    ◎ 潮州话:bê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博陌陌二開入聲開口二等prak/peakpɐk
    bèi [bei]
    部首: 221
    笔画: 10
    五笔: WUK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YTR
    四角: 2026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人,( tǒu)声。本义:通“背”。反;背向)

    (2) 同本义

    倍,反也。——《说文》

    倍正南方。——《周髀算经下》

    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史记·淮阴侯传》

    (3) 背弃;背叛。后作“背”

    无倍畔之心。——《汉书·贾谊传》

    教而不称师谓之倍。——《荀子·大略》

    而民不倍。——《礼记·大学》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项羽本纪》

    (4) 又如:倍畔(同背叛);倍上(背叛尊上)

    (5) 通“背”。违反;违背

    倍本弃事而安怠傲。——《墨子·非儒》

    倍其公法,损其正心,专听大臣者,危主也。——《管子·任法》

    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荀子·天论》

    (6) 又如:倍言(违背信约);倍时(违时,错过时机);倍情(违背情实)

    (7) 加倍,照原数等加

    为近利市三倍。——《易·说卦》

    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晁错《论贵粟疏》

    (8) 又如:倍日(一天时间当两天用);倍半(超出一倍和仅有其半。谓一多一少,差距甚大);倍多(成倍增加)

    (9) 通“背”。背诵

    郑注:“倍文曰讽”。——《周礼·大司乐》

    读书倍文,功力兼人。——韩信《韩滂墓志铭》

    (10) 又如:倍文(背诵书文);倍讽(背诵);倍读(背诵)

    量词

    (1) 倍数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汉· 贾谊《过秦论》

    (2) 又如:五倍;三的五倍是十五;倍百(百倍);倍差(一倍半)

    英文翻译

    times, fold, multiple times

    方言集汇

    ◎ 粤语:pui5
    ◎ 客家话:[梅县腔] pi5 pui5 [海陆丰腔] poi6 pui6 [客语拼音字汇] pi4 poi4 pui4 [台湾四县腔] pi5 [客英字典] pui5 pi5 poi5 [东莞腔] pui3 [沙头角腔] pui5 [宝安腔] pu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五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薄亥上聲開口一等bʰɒibaix/bo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