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翠

bái cuì [ bai cui]
注音 ㄅㄞˊ ㄘㄨㄟˋ

词语释义

即白雉。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即白雉。《山海经·西山经》“其鸟多白雉、白翟” 晋 郭璞 注:“或作白翠。” 郝懿行 笺疏:“雉、翟,一物二种。《经》白翟当为白翠。”参见“ 白雉 ”。

引证解释

⒈ 即白雉。参见“白雉”。

《山海经·西山经》“其鸟多白雉、白翟” 晋郭璞注:“或作白翠。”
郝懿行笺疏:“雉、翟,一物二种。 《经》白翟当为白翠。”

白翠的网络释义

白翠

  • 辽阳市政协办公室副调研员、行政科科长
  • 白翠,女,汉族,1970年4月出生,1989年参加工作,199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全日制中专学历,毕业于辽阳师范学校中师专业,在职大学学历,毕业于沈阳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任辽阳市政协办公室副调研员、行政科科长。
  • 历任辽阳市白塔区星火街道党工委宣传委员兼统战委员(副科级),辽阳市政协办公室秘书科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拟任辽阳市政协办公室副主任。
  • 汉字详情

    bái [bai]
    部首: 501
    笔画: 5
    五笔: RRRR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A
    四角: 2600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阳之明为白,从“白”的字多与光亮、白色有关。本义:白颜色)

    (2) 同本义 古人用以代表西方、秋季、金、肺等

    白,西方色也。殷用事物色白。——《说文》

    虚室生白。——《庄子·人间世》

    若白驹之过隙。——《庄子·知北游》

    白昼大都之中。——《汉书·贾谊传》

    白玉不毁,孰为圭璋。——《庄子·马蹄》

    须眉交白。——《庄子·渔父》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秦风·蒹葭》

    目辨白黑美恶。——《荀子·荣辱》

    太子及宾客知其一者,皆白衣冠以送之。——《战国策·燕策》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又如:雪白(像雪一样的洁白);白衣(白衣人。古代未仕者穿的白衣)

    (4) 纯洁;代表清流贤正

    粉身碎骨浑可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5) 又如:白心(使心得以澄明清静;指洁白明静的心)

    (6) 亮;明亮。与“暗”相对

    雄鸡一声天下白。——李贺《致酒行》

    (7) 又如:东方发白;白日鬼(指日间公然招摇撞骗的人)

    (8) 一无所有

    白手起家成业。——《杂纂新录》

    (9) 又如:白文(不附加注解的书本正文;俗称“阴文”,碑文或印文虚白的部分);白手起家(自食其力而没有任何凭藉依恃而创建家业);白社(无人祭祀的土地庙,亦指荒无人烟的家乡);白大人(没有功名的人);白战(徒手相搏);一穷二白

    (10) 字形写错(如笔画错或误写为同音异义的字)的或字音读错的 。如:念白字;写白字

    (11) 显著

    礼义不加于国,则功名不白。——《荀子·天论》

    (12) 真诚;坦白

    机心存于心中,则纯白不备。——《庄子·天地》

    (13) 观点或行动极端保守或反动的 。如:白军;白匪

    名词

    (1) 古时罚酒用的酒杯。也泛指酒杯

    屡读屡叫绝,辄拍案浮一大白。——《虞初新志》

    飞觞举白。——左思《吴都赋》

    (2) 戏曲或歌剧中在只说不唱的语句 。如:独白;对白

    (3) 地方话 。如:苏白

    (4) 指白话,跟“文言”相对 。如:文白夹杂

    (5) 姓

    白起,小竖子耳。——《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动词

    (1) 清楚,明白

    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高启《书搏鸡者事》

    (2) 又如:不白之冤;真相大白

    (3) 表明;说明

    吾将以死白之。——《吕氏春秋·士节》

    是女子也,不能白事。——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4) 又如:自白(自我表白);表白(对人解释,说明自己的意思)

    (5) 禀告;报告

    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6) 上告;控告

    式白君,而君荐之,何也?——《三国志·吴志·陆逊传》

    (7) 使…白

    乃斫大树白而书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岳飞《满江红》

    副词

    (1) 白白,平白

    咱们金玉一般的人,白叫这两个现世宝玷污了去。——《红楼梦》

    白什么改了姓更了名。——睢景臣《高祖还乡》

    (2) 又如:白死;白活;白等;白瞪(白瞪眼,束手无策的样子);白做了一天工夫;白得;白看戏

    (3) 单单;只是

    要是白来逛逛呢便罢,有什么说,只管告诉二奶奶——《红楼梦》

    (4) 竟。与“不”连用 。如:叫了半天,白不答应;白当(竟;竟然)

    英文翻译

    white; pure, unblemished; bright

    方言集汇

    ◎ 粤语:baak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pak8 [梅县腔] pak8 [沙头角腔] pak8 [客语拼音字汇] pag6 ped6 [海陆丰腔] pak8 [客英字典] pak8 [陆丰腔] pak8 [东莞腔] pak8 [宝安腔] pak8
    ◎ 潮州话:bêh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傍陌陌二開入聲開口二等bʰɐkbrak/beak
    cuì [cui]
    部首: 626
    笔画: 14
    五笔: NYW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SMYOJ
    四角: 17408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羽,卒声。本义:翠鸟)

    (2) 鸟名,翠鸟。又专指雌性的翠鸟

    (3) 又如:翠以羽自残(翡翠鸟因羽色之美而被残杀。比喻人因有才而遭嫉害);翠毛(翠鸟的羽毛);翠羽(翠鸟的羽毛。古代多用作饰物);翠禽(翠鸟)

    (4) 翠鸟的羽毛,可作装饰品 。如:翠翘(古时女子首饰名。形似翠鸟尾上的长羽);翠华(指皇家仪仗中用翠鸟羽毛装饰而成的旗帜)

    (5) 又指青、绿、碧色的玉石 。如:翠纯珠围(绕以翡翠,围以珠玉);翠冠(翠玉所饰之冠);翠佩(翠玉的佩饰。亦借指美女)

    形容词

    (1) 青、绿、碧之类的颜色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其三)》

    青树翠蔓。——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2) 又如:翠樾埭(绿荫覆盖的堤坝);翠筠(绿竹);翠微(青葱的山色);翠屏(山名。亦指山色苍翠如屏);翠羽(青绿色的鸟羽)

    (3) 与美人有关的。一般为美丽的意思 。如:翠眉(用黛螺画的眉。比喻美人的眉毛);翠蛾(用黛点色的蛾属。指美人的眉毛。也指美人)

    (4) 色调鲜明 。如:翠旃(色泽鲜明的曲柄旗);翠墨(色泽鲜明的墨;色泽鲜明的字迹);翠灿(鲜明的样子)

    英文翻译

    color green; kingfisher

    方言集汇

    ◎ 粤语:ceoi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ui5 [客语拼音字汇] cui4 [海陆丰腔] cui5 [客英字典] cui5 [陆丰腔] cui5 [宝安腔] cui5 [梅县腔] cui5 [东莞腔] cu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七醉脂A合去聲合口三等脂Achyih/cvihtsʰw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