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白桦
(1) 落叶乔木,树皮白色,薄如纸,木材细密,可做家具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落叶乔木,树皮白色,剥离呈纸状,叶子卵形。我国东北有出产。木材致密,可制木器。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在芬兰,纯化论者坚持说只能加白桦树皮。
2、在森林的深处,有一棵高大繁茂的白桦,她的三个女儿依偎在她身旁,她们的树干还比较纤细。
3、大雨和狂风试图要打倒白桦妈妈,但她稳稳地站立着。
4、路轨边已经是松树而不再是白桦,坚固的斜屋顶砖房替代了西伯利亚西部和中部用水泥木材建成的居所。
5、只有当暴风雨过去了,风停止了,潮湿的土地重新沐浴到了温暖的阳光,白桦妈妈受伤的树干才终于倒塌。
6、我用手喜爱地抚摸过一株白桦那光潮的树皮,或一棵松树的粗糙树皮。
7、昨夜刚刚飘落的一场大雪,像白桦树皮那样洁白,白雪皑皑的大地上只留下一行我自己的足迹,仿佛缝在白布上的一行细密针脚。
8、闪电开始向白桦妈妈枝干的中心燃烧,但她想起她要保护自己的女儿,终于火熄灭了。
9、这是因为在引起人们过敏的白桦树花粉中找到的蛋白质和在苹果果肉中发现的很类似。
10、在白俄罗斯只允许国有企业或组织采集白桦树汁,然后加工出售。
11、出发后的第一个一天半,罗西娅号快速前进,穿越平坦而别无长物的绿色原野,狭狭的一排白桦树像银色的窗帘一样遮挡在车窗和田野之间。
12、肥沃的河滩地上散布着高大的美国梧桐、白桦树和白蜡槭。
13、白桦树像蛇一样剥脱了老皮。
14、白桦妈妈保护着她的女儿们,使她们免受风雨、烈日的摧残。
15、我真想去爬白桦树,沿着雪白的树干,爬上乌黑的树枝,爬向那天心,直到树身再支撑不住,树梢碰着地,把我放下来。
16、小白桦们害怕地颤抖着,白桦妈妈则紧紧地用枝干将她们拥在怀中。
17、例如,在瑞典,白桦树花粉过敏很常见,与之相关的苹果过敏也常见;但是后者在白桦树很少的西班牙却不多见。
18、进门来,左手处便是铁托墓,右手处是陈列室,正前方则是沿山坡一溜儿茵茵的草坪,间或有一些雪松和白桦。
19、日本外务大臣说中国渔船携带的钻井设备已经被运到春晓天然气田(在日本叫做白桦油气田)的钻井平台上。
20、她看到它们还躺在路上,不过,它们仍然只是一些白桦树叶。
21、这趟旅行发生在十月初,乘坐的是苏维埃时代的水翼船,一路震颤20小时,经过之处皆是荒野,河岸两旁是闪着白光、一成不变的白桦树,除了偶尔看到的钓鱼者的营地,成片的野鸭快速向南游去。
22、她的母亲看到了,禁不住拍起手来。那些白桦树叶都变成了金子!
23、但是这一年,炊事员所能做的就是用开水煮稍带甜味白桦树皮。炊事员绞尽脑汁想为过节做一些特别的食物。
24、乌鸦闻到血腥味,急不可耐地狂叫着,在白桦树上飞来飞去。
25、在中国方面的称法是春晓气田,而日本方面的称法则是白桦气田。
26、你好,伯纳尔教授,我是白桦钻井公司的富里曼。我们希望您能在我们赞助的英语座谈会上演讲。
27、想像一下,当她看到篮子里全是白桦树叶时,心里是怎样的感觉啊!
白桦的国语词典
桦木的别名。参见「桦木」条。
白桦的网络释义
白桦 (落叶类乔木植物)
白桦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日光上下射之形,太阳之明为白,从“白”的字多与光亮、白色有关。本义:白颜色)
(2) 同本义 古人用以代表西方、秋季、金、肺等
白,西方色也。殷用事物色白。——《说文》
虚室生白。——《庄子·人间世》
若白驹之过隙。——《庄子·知北游》
白昼大都之中。——《汉书·贾谊传》
白玉不毁,孰为圭璋。——《庄子·马蹄》
须眉交白。——《庄子·渔父》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秦风·蒹葭》
目辨白黑美恶。——《荀子·荣辱》
太子及宾客知其一者,皆白衣冠以送之。——《战国策·燕策》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又如:雪白(像雪一样的洁白);白衣(白衣人。古代未仕者穿的白衣)
(4) 纯洁;代表清流贤正
粉身碎骨浑可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5) 又如:白心(使心得以澄明清静;指洁白明静的心)
(6) 亮;明亮。与“暗”相对
雄鸡一声天下白。——李贺《致酒行》
(7) 又如:东方发白;白日鬼(指日间公然招摇撞骗的人)
(8) 一无所有
白手起家成业。——《杂纂新录》
(9) 又如:白文(不附加注解的书本正文;俗称“阴文”,碑文或印文虚白的部分);白手起家(自食其力而没有任何凭藉依恃而创建家业);白社(无人祭祀的土地庙,亦指荒无人烟的家乡);白大人(没有功名的人);白战(徒手相搏);一穷二白
(10) 字形写错(如笔画错或误写为同音异义的字)的或字音读错的 。如:念白字;写白字
(11) 显著
礼义不加于国,则功名不白。——《荀子·天论》
(12) 真诚;坦白
机心存于心中,则纯白不备。——《庄子·天地》
(13) 观点或行动极端保守或反动的 。如:白军;白匪
名词
(1) 古时罚酒用的酒杯。也泛指酒杯
屡读屡叫绝,辄拍案浮一大白。——《虞初新志》
飞觞举白。——左思《吴都赋》
(2) 戏曲或歌剧中在只说不唱的语句 。如:独白;对白
(3) 地方话 。如:苏白
(4) 指白话,跟“文言”相对 。如:文白夹杂
(5) 姓
白起,小竖子耳。——《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动词
(1) 清楚,明白
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高启《书搏鸡者事》
(2) 又如:不白之冤;真相大白
(3) 表明;说明
吾将以死白之。——《吕氏春秋·士节》
是女子也,不能白事。——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4) 又如:自白(自我表白);表白(对人解释,说明自己的意思)
(5) 禀告;报告
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6) 上告;控告
式白君,而君荐之,何也?——《三国志·吴志·陆逊传》
(7) 使…白
乃斫大树白而书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岳飞《满江红》
副词
(1) 白白,平白
咱们金玉一般的人,白叫这两个现世宝玷污了去。——《红楼梦》
白什么改了姓更了名。——睢景臣《高祖还乡》
(2) 又如:白死;白活;白等;白瞪(白瞪眼,束手无策的样子);白做了一天工夫;白得;白看戏
(3) 单单;只是
要是白来逛逛呢便罢,有什么说,只管告诉二奶奶——《红楼梦》
(4) 竟。与“不”连用 。如:叫了半天,白不答应;白当(竟;竟然)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pak8 [梅县腔] pak8 [沙头角腔] pak8 [客语拼音字汇] pag6 ped6 [海陆丰腔] pak8 [客英字典] pak8 [陆丰腔] pak8 [东莞腔] pak8 [宝安腔] pak8
◎ 潮州话:bêh8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白 | 傍陌 | 並 | 陌二開 | 入聲 | 陌 | 開口二等 | 梗 | 庚 | bʰɐk | brak/bea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