瘰疬

luǒ lì [ luo li]
繁体 瘰癧
注音 ㄌㄨㄛˇ ㄌ一ˋ

词语释义

瘰疬 luǒlì

(1) 病名。颈项或腋窝的淋巴结结核,患处发生硬块,溃烂后流脓,不易愈合

scrofula

词语解释

  1. 病名。即淋巴腺结核。俗称疬子颈,多发生在颈部,有时也发生在腋窝部。《灵枢经·寒热》:“ 黄帝 问于 岐伯 曰:‘寒热瘰癧在於颈腋者,皆何气使生?’ 岐伯 曰:‘此皆鼠瘻寒热之毒气也,留於脉而不去者也。’”《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瘰疬》“小瘰大癧三阳经,项前颈后侧旁生,痰湿气筋名虽异,总由恚忿鬱热成”注:“此証小者为瘰,大者为癧……若连绵如贯珠者,即为瘰癧。”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海苔里有碘质,可医瘰疬病。” 郭沫若 《塔·喀尔美萝姑娘》:“啊,瘰疬!这不是和肺结核相连带的吗?”

引证解释

⒈ 病名。即淋巴腺结核。俗称疬子颈,多发生在颈部,有时也发生在腋窝部。

《灵枢经·寒热》:“黄帝问于岐伯曰:‘寒热瘰癧在於颈腋者,皆何气使生?’ 岐伯曰:‘此皆鼠瘻寒热之毒气也,留於脉而不去者也。’”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瘰疬》“小瘰大癧三阳经,项前颈后侧旁生,痰湿气筋名虽异,总由恚忿鬱热成”注:“此証小者为瘰,大者为癧……若连绵如贯珠者,即为瘰癧。”
鲁迅《故事新编·理水》:“海苔里有碘质,可医瘰疬病。”
郭沫若《塔·喀尔美萝姑娘》:“啊,瘰疬!这不是和肺结核相连带的吗?”

瘰疬的网络释义

瘰疬 科普中国

  • 瘰疬又称老鼠疮,生于颈部的一种感染性外科疾病。在颈部皮肉间可扪及大小不等的核块,互相串连,其中小者称瘰,大者称疬,统称瘰疬,俗称疬子颈。多见于青少年及原有结核病者,好发于颈部、耳后,也有的缠绕颈项,延及锁骨上窝、胸部和腋下。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淋巴结核,多是由于结核杆菌侵入颈部所引起的特异性感染,严重时可溃破流脓。该病早期并无明显症状,病情发展后可有全身症状如疲乏、食欲不振、消瘦、低热等,还有病变器官的局部症状。
  • 瘰疬造句

    西安方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药品“散结灵胶囊”,其功能主治为“用于阴疽初起,皮色不变,肿硬作痛,瘰疬鼠疮。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瘰疬科主任中医师黄子慧介绍说,极泉穴是手少阴心经的起始穴,它与心相连,集中了许多与心脏相联系的神经和血管。
    功能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
    偏头痛,目外眦痛,缺盆穴中痛,腋下痛,瘰疬,胸、胁、下肢外侧痛,疟疾,半身不遂。
    功能祛风痰,通经络,镇痉止痛,散结解毒,主要用于中风痰壅,口眼斜,半身不遂,破伤风,头痛,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瘰疬痰核,阴疽肿毒,毒蛇咬伤。
    正在教妇人烫面,打算烙面饼,程处默回来了,三头野羊就被他杀害了,看其中一头,长角瘰疬累累,弯曲盘旋,就知道头羊没能幸免。
    多用以治疗瘰疬、痰核、痞块及热结便秘等证,如瓦楞子软坚散结,芒硝泻下通便等。
    何首乌茎部,治失眠症,劳伤,多汗,血虚身痛,痈疽,瘰疬,风疮疥癣,可入药,级。

    汉字详情

    luǒ [luo]
    部首: 513
    笔画: 16
    五笔: ULXI
    五行:
    仓颉: KWVF
    四角: 00193

    英文翻译

    scrofula, swellings

    方言集汇

    ◎ 粤语:lo2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lui5 lo2 lo3 [客英字典] lui5 lo2 lui1 lo3 [海陆丰腔] lui6 lo2 lo3 [客语拼音字汇] lo2
    ◎ 潮州话:lo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四果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郎果戈一合上聲合口一等luax/luaaluɑ
    [li]
    部首: 513
    笔画: 9
    五笔: UDLV
    五行:
    仓颉: KMKS
    四角: 00127

    详细解释

    (2) ——见“瘰疬”( luǒlì)。病名。瘰疬。如:疬疡(汗斑。由一种霉菌引起的皮肤病)

    英文翻译

    scrofulous lumps or swellings

    方言集汇

    ◎ 潮州话:lêh8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