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汉

chī hàn [ chi han]
繁体 癡漢
注音 ㄔ ㄏㄢˋ

词语释义

1.谓真挚的人。梁启超《明季第一重要人物袁崇焕》:“程氏 又评 袁督师 之为人曰,举世皆巧人,而 袁公 一大痴汉也。” 2.亦作“痴汉”。愚蠢之人;笨蛋。《北史·裴谒之传》:“文宣 末年昏纵,朝臣罕有言者。謁之 上书正諫,言甚切直,文宣 将杀之,白刃临颈,謁之 辞色不变。帝曰:‘痴汉,何敢如此!’”宋 陆游《共语》诗:“黄金已作飞烟去,痴汉终身守药罏。”《水浒传》第五回:“智深 大笑道:‘太公,你也是个痴汉,既然不两相情愿,如何招赘做个女婿?’”

词语解释

  1. 亦作“痴汉”。愚蠢之人;笨蛋。

    《北史·裴谒之传》:“ 文宣 末年昏纵,朝臣罕有言者。 謁之 上书正諫,言甚切直, 文宣 将杀之,白刃临颈, 謁之 辞色不变。帝曰:‘痴汉,何敢如此!’” 宋 陆游 《共语》诗:“黄金已作飞烟去,痴汉终身守药罏。”《水浒传》第五回:“ 智深 大笑道:‘太公,你也是个痴汉,既然不两相情愿,如何招赘做个女婿?’”

  2. 谓真挚的人。

    梁启超 《明季第一重要人物袁崇焕》:“ 程氏 又评 袁督师 之为人曰,举世皆巧人,而 袁公 一大痴汉也。”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痴汉”。

⒉ 愚蠢之人;笨蛋。 《北史·裴谒之传》:“文宣末年昏纵,朝臣罕有言者。

謁之上书正諫,言甚切直, 文宣将杀之,白刃临颈, 謁之辞色不变。帝曰:‘痴汉,何敢如此!’”
宋陆游《共语》诗:“黄金已作飞烟去,痴汉终身守药罏。”
《水浒传》第五回:“智深大笑道:‘太公,你也是个痴汉,既然不两相情愿,如何招赘做个女婿?’”

⒊ 谓真挚的人。

梁启超《明季第一重要人物袁崇焕》:“程氏又评袁督师之为人曰,举世皆巧人,而袁公一大痴汉也。”

痴汉的国语词典

蔑称拙钝不灵的男子。

痴汉的网络释义

痴汉 (词语)

  • 痴汉,汉语词汇。
  • 拼音:chī hàn
  • 释义:1、愚蠢之人;笨蛋。2.谓真挚的人。
  • 痴汉造句

    已经是六年级下册毕业季了,跟我一起走的闺蜜捧着个手机,一脸痴汉笑。
    重情之人,难有爱情之幸福。当你说岀爱字,你就处于被动。爱情的真谛是“欲擒故纵”,鲜花大都插在牛粪上。“骏马常驮痴汉走,巧女常伴愚夫眠。”。
    跟着边境扫图队做就可以了,建议选择服务器的时候,选择战场痴汉比较多的服务器,这样后面做成就比较方便。
    我还必须为我的儿子找到一群愿意同他一起玩耍的痴汉。
    骏马却驮痴汉走,美妻常伴拙夫眠,原是世间一大苦事。
    我按响了门铃,一个头上架着变焦眼镜,看起来一付科技痴汉模样的中年男子从门后探出头来。

    汉字详情

    chī [chi]
    部首: 513
    笔画: 13
    五笔: UTDK
    五行:
    仓颉: KOKR
    四角: 0016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疒( chuáng),疑声。本义:不聪慧;迟钝)

    (2) 同本义

    癡,不慧也。字俗作痴。——《说文》

    (3) 又如:痴哑(痴呆喑哑);痴呆呆(傻乎乎)

    (4) 疯癫,癫狂

    此人素有痴名。——《明史·海瑞传》

    (5) 持久不止 。如:痴雨(久雨。指天气久不放晴,长年阴雨)

    (6) 天真的昵称 。如:痴孩子;痴小(年少无知)

    (7) 佛教语。贪、瞋、痴“三毒”之一。梵语 moha,也译作“无明”。谓愚昧无知,不明如实之事理。如:痴定(枯坐无慧);痴箭(害人害己的邪念)

    动词

    (1) 发呆

    那边哭的自己伤心,却不道这边听的早已痴倒了。——《红楼梦》

    (2) 入迷 。如:痴魂(痴情);痴儿女(沉迷于爱情的男女)

    名词

    颠狂病

    今子独坏形貌,蒙耻辱,为狂痴,光曜晻而不宣。——《汉书》

    英文翻译

    foolish, stupid, dumb, silly

    方言集汇

    ◎ 粤语:ci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i1 [客语拼音字汇] ci1 [台湾四县腔] cih1 [客英字典] chi1 [梅县腔] chii1 chi1 [宝安腔] ci1
    ◎ 潮州话:c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丑之平聲開口三等thri/thioţʰĭə
    hàn [han]
    部首: 331
    笔画: 5
    五笔: ICY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EE
    四角: 3714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難(省去隹)声。音熯。本义:水名。即汉水)

    (2) 同本义,又叫汉江,长江的最大支流

    汉, 汉水也。上流曰漾。——《说文》

    徐偃王处 汉东。——《韩非子·五蠹》

    达于汉阴。——《列子·汤问》

    汉之阴。

    收众汉南。——《资治通鉴》

    (3) 又如:汉女(传说中的汉水女神);汉津(汉水);汉阴(汉水南岸。水南岸背太阳叫阴,水北岸面太阳叫阳);汉渚(汉水水边;汉水)

    (4) 银河。也称云汉、银汉、天汉

    星汉灿烂。——曹操《步出门夏门行》

    (5) 又如:汉沂(银河边);汉清(即清汉,天河)

    (6) 朝代名,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国号汉,共历24帝,统治406年

    匈奴留 汉使。——《汉书·李广苏建传》

    不知有汉。——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其实汉贼。——《资治通鉴》

    废汉自立。

    (7) 又如:汉宇(汉室。指汉朝。也称汉家);汉军(汉朝的军队;元、清时称以汉人编成的军队);汉风(汉代的威风或诗风);汉唐(汉代和唐代。因两代的文治武功都很盛,故常常并称)

    (8) 民族名。汉族的简称 。如:汉民族(即汉族);汉礼(汉族礼仪)

    (9) 汉族人 。如:汉军旗(汉族依照满洲兵制编入汉军各旗的人);汉旅(汉人军队);汉儿(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对汉人的称呼)

    (10) 男子的俗称 。如:醉汉(喝醉了的男子);单身汉(没有妻子的人);莽汉(粗鲁冒失的男子);老汉;壮汉

    (11) 国名

    (12) (公元 221—263)三国之一。史称季汉,又称蜀汉。刘备所建

    (13) (公元 304—329)东晋十六国之一。西晋时刘渊称汉,后改为赵,史称前赵

    (14) (公元311—347)东晋十六国之一。西晋时李雄称帝,国号成,至李寿时,改号为汉,史称成汉,也称后蜀

    (15) (公元917—971)五代十国之一。刘隐称帝,国号汉,史称南汉

    英文翻译

    Chinese people; Chinese language

    方言集汇

    ◎ 粤语:hon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