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羸

pí léi [ pi lei]
注音 ㄆ一ˊ ㄌㄟˊ

词语释义

1.衰弱。 2.困苦穷乏;困苦穷乏之民。 3.指贫瘠之地。

词语解释

  1. 衰弱。

    《后汉书·段熲传》:“人畜疲羸。”《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四年》:“我众新集,力尚疲羸,且当息养数年,始可观变而举。” 清 曾国藩 《李忠武公神道碑铭》:“遣将分兵,助我东征,择良而予……自携部曲,疲羸居半。”

  2. 困苦穷乏;困苦穷乏之民。

    唐 司空图 《太尉琅琊王公河中生祠碑》:“丞相 仁杰 之抚疲羸,僕射 元振 之安夷夏。” 前蜀 杜光庭 《马尚书本命醮词》:“疲羸未復,疮痏未平,抚之则濡沫纔通。” 宋 梅尧臣 《送王学士知亳州》诗:“必期宽赋敛,无乃息疲羸。”

  3. 指贫瘠之地。

    清 姚鼐 《四川北道按察副使鹿公墓志铭》:“言忤上官,解其柄持,改任 川 北,畀以疲羸。”

引证解释

⒈ 衰弱。

《后汉书·段熲传》:“人畜疲羸。”
《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四年》:“我众新集,力尚疲羸,且当息养数年,始可观变而举。”
清曾国藩《李忠武公神道碑铭》:“遣将分兵,助我东征,择良而予……自携部曲,疲羸居半。”

⒉ 困苦穷乏;困苦穷乏之民。

唐司空图《太尉琅琊王公河中生祠碑》:“丞相仁杰之抚疲羸,僕射元振之安夷夏。”
前蜀杜光庭《马尚书本命醮词》:“疲羸未復,疮痏未平,抚之则濡沫纔通。”
宋梅尧臣《送王学士知亳州》诗:“必期宽赋敛,无乃息疲羸。”

⒊ 指贫瘠之地。

清姚鼐《四川北道按察副使鹿公墓志铭》:“言忤上官,解其柄持,改任川北,畀以疲羸。”

疲羸的网络释义

疲羸

  • 疲羸,汉语词汇。
  • 拼音:pí léi
  • 释义:1、衰弱。2、困苦穷乏;困苦穷乏之民。3、指贫瘠之地。
  • 汉字详情

    [pi]
    部首: 513
    笔画: 10
    五笔: UHCI
    五行:
    仓颉: KDHE
    四角: 0014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疒,皮声。病字旁念 chuáng,据甲骨文,象人躺在床上害病的样子。以它作形旁的字一般与疾病有关。本义:疲乏;困倦)

    (2) 同本义

    疲,劳也。——《说文》

    疲,乏也。——《玉篇》

    苶然疲役。——《庄子·齐物论》

    疲马之死也。——《淮南子·俶真》

    士民疲病于内。——《韩非子·初见秦》

    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资治通鉴》

    (3) 又如:精疲力尽;疲敝(疲乏困苦);疲玩(疲塌轻忽);疲曳(疲弱困顿,比喻年老);疲钝(疲倦困顿);疲顽(疲困倦怠);疲匮(疲累困乏);疲弊(困苦穷乏,是疲敝);疲人(疲困之人);疲耗(困顿耗损);疲匮(劳累穷乏);疲羸(困苦穷乏)

    (4) 衰老;衰弱

    以疲马犬羊为币。——《管子·小筐》。注:“谓瘦也。”

    (5) 又如:疲癃(衰老龙钟或有残疾的人);疲冗(衰弱无能);疲劣(衰弱恶劣);疲羸(衰弱)

    (6) 厌倦

    我自乐此,不为疲也。——《后汉书·光武帝纪》

    动词

    (1) 停止

    余欣秦土,忽有此经。…载玩载咏,欲疲不能,遂佐对校。—— 晋· 道安《鞞婆沙序》

    (2) 疲软 。如:橡胶期货交易在疲了一阵之后,收盘时又稍稍坚稳了一点

    (3) 衰败;凋敝 。如:疲暮(暮年;衰老);疲老(衰老);疲瘵(凋敝);疲罢(疲敝,衰败)

    英文翻译

    feel tired, be exhausted; weak

    方言集汇

    ◎ 粤语:pei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pi2 [海陆丰腔] pi2 pi1 [宝安腔] pi2 pi1 [台湾四县腔] pi2 pi1 [客英字典] pi1 pi2 [东莞腔] pi2 [梅县腔] pi2
    ◎ 潮州话:p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符羈支B開平聲開口三等支Bbie/byebʰĭe
    léi [lei]
    部首: 619
    笔画: 19
    五笔: YNKY
    五行:
    仓颉: YNTQ
    四角: 0021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羊,本义:瘦弱)

    (2) 同本义

    羸,瘦也。——《说文》。按,本训当为瘦羊,转而言人耳。

    羸老易子。——汉· 贾谊《论积贮疏》

    皆羸老之卒。——《资治通鉴·唐纪》

    悉使羸兵负草。——《资治通鉴》

    (3) 又

    羸兵为人马所蹈藉。

    (4) 又如:羸骖(瘦弱的马);羸蹇(驽弱瘦瘠的驴);羸驷(瘦弱的马);羸骀(瘦弱驽钝的马。喻才能低下);羸饿(瘦瘠饥饿。亦指瘦瘠饥饿的人)

    (5) 疲困

    身病体羸。——《礼记·问丧》。释文:“疲也。”

    (6) 又如:羸北(困败);羸色(疲惫的神色);羸师(谓藏其精锐而出示疲弱的军队以麻痹敌人)

    (7) 衰弱

    请羸师以张之。——《左传·桓公元年》

    此羸者阳也。——《国语·周语》。注:“弱也。”

    (8) 又如:羸老(衰弱的老人);羸病(衰弱生病);羸疾(衰弱生病)

    (9) 贫弱 。如:羸民(贫弱之民)

    (10) 低劣

    小子无谓我老而羸我。——《淮南子·缪称》。注:“劣人也。”

    (11) 又如:羸钝(低劣迟钝)

    动词

    通“累”。缠绕,困住

    羝羊触藩,羸其角。——《易·大壮》

    有攸往见凶,羸豕孚蹢躅。——《易·姤》

    英文翻译

    weak, lean, emaciated, exhausted

    方言集汇

    ◎ 粤语:leoi4
    ◎ 客家话:[宝安腔] lui2 [台湾四县腔] lui2 [客英字典] lui2 [海陆丰腔] lui2 [梅县腔] lui2 [客语拼音字汇] lu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力爲支A合平聲合口三等支Alye/lvelu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