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愁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萱草的别名。
《太平广记》卷四○三引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萱草一名紫萱,又名忘忧草。 吴中 书生谓之疗愁。” 宋 范成大 《初秋闲记园池草木》诗之一:“医俗賸延竹色,疗愁催拆萱房。”《骈雅·释草》:“宜男,疗愁,萱草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萱草》:“萱本作諼。諼,忘也…… 吴 人谓之疗愁。”参见“ 萱草 ”。
引证解释
⒈ 萱草的别名。 《太平广记》卷四〇三引南朝梁任昉《述异记》:“萱草一名紫萱,又名忘忧草。参见“萱草”。
引吴中书生谓之疗愁。”
宋范成大《初秋闲记园池草木》诗之一:“医俗賸延竹色,疗愁催拆萱房。”
《骈雅·释草》:“宜男,疗愁,萱草也。”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萱草》:“萱本作諼。諼,忘也…… 吴人谓之疗愁。”
疗愁的网络释义
疗愁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疒(
),表示疾病有关,尞( )声。本义:医治)(2) 同本义(含有对症下药之意)
疗,治也。——《广雅·释诂》
凡疗疡,以五毒攻之。——《周礼·天官·疡医》
不可救疗。——《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凡疗病者,必知脉之虚实。——《后汉书·王符传》
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龚自珍《病梅馆记》
(3) 又如:疗治(治疗,调治);疗疾(疗病。治疗疾病);疗视(诊察治疗);疗护(治疗救护);疗妒(治疗嫉妒的病症);疗病(治病)
(4) 治愈,治好;止。如:疗狂(制止狂放或狂妄);疗贪(制止贪婪之心);疗忧(消除忧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秋声。字亦作“愀”。本义:忧虑,发愁)
(2) 同本义
愁,忧也。——《说文》
孔子愀然作色而对。——《礼记·哀公问》
见善愀然。——《荀子·脩身》
哀而不愁,乐而不荒。——《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李白《菩萨蛮》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胡。——辛弃疾《菩萨蛮》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3) 又如:不愁吃,不愁穿;愁坐(含忧默坐);愁思(忧愁的心绪);愁绝(忧愁到极点);愁怀勃勃(心中有万端愁绪;非常忧戚);愁海(比喻愁深)
(4) 使受苦
伤形费神,愁力劳意。——《墨子》
(5) 怨尤;怨恨 。如:愁恨(忧怨)
形容词
(1) 凄惨,惨淡 。如:愁红(憔悴的残花。用以比喻女子的愁容);愁戚戚(愁切切,愁凄凄。凄惨愁苦的样子)
(2) 悲哀;哀伤 。如:愁痛(悲痛);愁悲(悲愁;悲哀愁苦);愁郁郁(忧伤的样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seu2 [海陆丰腔] seu2 [客英字典] seu2 cau2 [陆丰腔] seu3 [梅县腔] seu2 [宝安腔] siu2 [台湾四县腔] seu2 [沙头角腔] sieu2 [东莞腔] se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愁 | 士尤 | 崇 | 尤 | 平聲 | 尤 | 開口三等 | 流 | 尤 | dʒʰĭəu | zriu/dr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