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误

yí wù [ yi wu]
繁体 疑誤
注音 一ˊ ㄨˋ

词语释义

1.亦作"疑悮"。 2.迷惑贻误。 3.误解。 4.不清楚或失误之处。

词语解释

  1. 亦作“ 疑悮 ”。迷惑贻误。

    《东观汉记·尹敏传》:“讖书非圣人所作,其中多近鄙别字,颇类世俗之辞,恐疑误后生。” 唐 陆龟蒙 《甫里先生传》:“先生恐疑悮后学,乃书摭而辨之。” 宋 洪迈 《容斋随笔·浅妄书》:“俗间所传浅妄之书,如所谓《云仙散録》、《老杜事实》、《开元天宝遗事》之属,皆絶可笑……此皆显显可言者,固鄙浅不足攻,然颇能疑误后生也。”

  2. 误解。

    唐 李商隐 《凉思》诗:“北斗兼春远, 南陵 寓使迟。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3. 不清楚或失误之处。

    宋 洪迈 《容斋随笔·京师老吏》:“翰苑有 孔目吏 ,每学士制草出,必据案细读,疑误輒告。”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疑悮”。

⒉ 迷惑贻误。

《东观汉记·尹敏传》:“讖书非圣人所作,其中多近鄙别字,颇类世俗之辞,恐疑误后生。”
唐陆龟蒙《甫里先生传》:“先生恐疑悮后学,乃书摭而辨之。”
宋洪迈《容斋随笔·浅妄书》:“俗间所传浅妄之书,如所谓《云仙散録》、《老杜事实》、《开元天宝遗事》之属,皆絶可笑……此皆显显可言者,固鄙浅不足攻,然颇能疑误后生也。”

⒊ 误解。

唐李商隐《凉思》诗:“北斗兼春远, 南陵寓使迟。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⒋ 不清楚或失误之处。

宋洪迈《容斋随笔·京师老吏》:“翰苑有孔目吏,每学士制草出,必据案细读,疑误輒告。”

疑误的网络释义

疑误

  • 疑误是出自《东观汉记·尹敏传》:“谶书非圣人所作,其中多近鄙别字,颇类世俗之辞,恐疑误后生。”
  • 汉字详情

    [yi]
    部首: 524
    笔画: 14
    五笔: XTDH
    仓颉: PKNIO
    四角: 2788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小篆字形。从子止匕,矢声。止,不通。子,幼子。幼子多惑。本义:怀疑)

    (2) 同本义

    疑,惑也。——《说文》

    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孙子·谋攻》

    时至而疑。——《周书·王佩》

    疑邻人之父。——《韩非子·说难》

    吾尝疑乎是。——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疑是地上霜。——唐· 李白《静夜思》

    自疑身外。——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汝腹中之物,佘疑其女也。——林觉民《与妻书》

    (3) 又如:疑思(疑虑);疑影(怀疑;疑团);疑猜(怀疑猜测);疑龊(疑惑);疑狐(怀疑;狐疑);疑念(因怀疑而思索);疑踪(可疑之处);疑结(犹疑团);疑阻(埋伏);疑冢(疑墓);疑敌(迷惑敌人);疑人(怀疑他人);疑揣(怀疑猜测);疑惑(怀疑,不相信)

    (4) 迷惑,犹豫不定

    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商君书》

    盛容服而饰辩说,以疑当世之法,而人主之心。——《韩非子·五蠹》

    (5) 又如:疑阻(埋伏);疑冢(疑墓);疑敌(迷惑敌人);疑人(用以迷惑敌人的草人);疑军(疑兵,虚张声势以迷惑敌人的军阵)

    (6) 迟疑;犹豫。如:疑滞(迟疑不决;犹豫不定)

    (7) 疑忌;猜忌 。如:疑防(猜疑而防范);疑畏(猜疑畏惧)

    (8) 猜度;估计

    内有疑妻之妾。——《管子·君臣下》

    臣疑其君,无不危国。——《史记·李斯列传》

    不以公卿为宾,而以大夫为宾,为疑也。——《礼记·燕义》

    (9) 又如:疑词(不确切的言词);疑罪(证据不足,难以量刑之罪)

    名词

    (1) 疑问

    其妻献疑。——《列子·汤问》

    无以致疑。——清· 刘开《问说》

    则无疑也。——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 又如:疑碍(疑问;问题);疑事(难以辨别的事);疑法(疑难案件)

    (3) 惊恐;畏惧 。如:疑怖(疑惧;惶恐);疑沮(恐惧沮丧);疑(因惊疑而改容);疑骇(疑惧;惊骇);疑恶(畏惧厌恶)

    (4) 怪异。引申为责怪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晋· 陶潜《饮酒》

    (5) 又如:疑诟(责骂)

    (6) 类似;好像

    用志不分,乃疑于神。——《列子》张湛注:“分犹散,意专则与神相似者也。”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 陆游《游山西村》

    (7) 又如:疑论(疑似的言论)

    英文翻译

    doubt, question, suspect

    方言集汇

    ◎ 粤语:ji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ngi2 [客英字典] ngi2 [沙头角腔] gni2 [宝安腔] ngi2 [海陆丰腔] ngi2 [梅县腔] ngi2 ni2 [陆丰腔] gni3 [东莞腔] ngi2 [客语拼音字汇] ngi2
    ◎ 潮州话:gh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語其平聲開口三等ŋĭəngi/ngio
    [wu]
    部首: 226
    笔画: 9
    五笔: YKGD
    五行:
    仓颉: IVRMK
    四角: 3678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谬误;错误

    误,谬也。——《说文》

    群臣议皆误。——《史记·萧相国世家》

    兴尽晚归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

    误落尘网中。——晋· 陶渊明《归田居》

    土木之误。——清· 张廷玉《明史》

    (2) 又如:笔误;误错(失误差错);误证(错误的证明);误本(有错字的版本);误谬(谬误;差错)

    动词

    (1) 耽误

    郑以救公误之,遂失 秦伯。——《左传·僖公十五年》

    (2) 又如:误却(耽误掉;失掉)

    (3) 妨害

    专欲误将军。——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4) 又如:误人不浅;误身(贻误自身);误人(贻害于人);误惑(贻误迷惑)

    英文翻译

    err, make mistake; interfere

    方言集汇

    ◎ 粤语:ng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