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寰
注音
ㄐ一 ㄏㄨㄢˊ
词语释义
犹畿县。
词语解释
犹畿县。
唐 黄滔 《寄同年崔学士》诗:“虽知珠树悬天上,终赖银河接世间。毕使海涯能拔宅, 三秦 二十四畿寰。”
引证解释
⒈ 犹畿县。
引唐黄滔《寄同年崔学士》诗:“虽知珠树悬天上,终赖银河接世间。毕使海涯能拔宅, 三秦二十四畿寰。”
畿寰的网络释义
畿寰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田,幾省声。本义:国都四周的广大地区)
(2) 古代王都所领辖的方千里地面。后指京城所管辖的地区
畿,天子千里地。以逮近言之则曰畿也。——《说文》
邦畿方千里。——《周礼·大行人》
方千里曰王畿。——《周礼·职方式》
邦畿千里。——《诗·商颂·玄鸟》
视学京畿。——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畿尉(卫戍京城的武官);畿限(王畿的界限);畿甸(京城效区);畿兵(驻京都的士兵)
(4) 王畿之外的九畿
乃以九畿之籍。——《周礼·大司马》。注:“犹限也。”按,九畿,国畿及侯甸、男采、卫蛮夷也。唐虞称服,周称畿。
(5) 又如:畿岳(畿服。天下);畿疆(王畿和九畿的疆界);畿夏(古指以京畿为中心的我国中原地区)
(6) 疆界;地界 。如:畿略(疆域);畿封(在王畿的四周聚土为界)
(7) 门内;门槛
薄送我畿。——《诗·邶风·谷风》
(8) 指田野
(9) 西汉末,王莽改国号为新时,长安西市称“畿”
(10) 唐代县的等级名。京城的旁邑为畿县 。如:畿赤(唐代京城所治之县为赤县,京之旁邑为畿县,合称“畿赤”)
英文翻译
imperial domain; area near capital
方言集汇
◎ 粤语:gei1
◎ 客家话:[宝安腔] gi1 [台湾四县腔] gi1 [客英字典] gi1 [海陆丰腔] gi1 [梅县腔] ki2 [客语拼音字汇] gi1
◎ 潮州话:gi1
◎ 客家话:[宝安腔] gi1 [台湾四县腔] gi1 [客英字典] gi1 [海陆丰腔] gi1 [梅县腔] ki2 [客语拼音字汇] gi1
◎ 潮州话:g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八微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祈 | 渠希 | 羣 | 微開 | 平聲 | 微 | 開口三等 | 止 | 微 | gʰĭəi | gioi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宀
,睘( )声。本义:王畿,古代帝王京城周围千里以内的地方)(2) 同本义
寰,王者封畿内县也。——《玉篇》
(3) 广大的境域或领域 。如:寰土(疆土);寰域(范围,区域);寰瀛(指疆域)
(4) 宇宙;天下 。如:寰中(宇内,天下);寰内(古谓帝京周围千里之内。后引申指天下);寰县(宇内,天下);寰区(天下;人世间)
英文翻译
great domain, country, world
方言集汇
◎ 粤语:waan4
◎ 客家话:[梅县腔] fan2 [台湾四县腔] fan5 [客英字典] fan2 [客语拼音字汇] fan2 van2 [陆丰腔] fan3 [宝安腔] wan2 [海陆丰腔] fan5
◎ 潮州话:何冤5(环)
◎ 客家话:[梅县腔] fan2 [台湾四县腔] fan5 [客英字典] fan2 [客语拼音字汇] fan2 van2 [陆丰腔] fan3 [宝安腔] wan2 [海陆丰腔] fan5
◎ 潮州话:何冤5(环)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七刪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還 | 戸關 | 匣 | 刪合 | 平聲 | 刪 | 合口二等 | 刪 | 山 | ghruan/hoan | ɣw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