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傳

liú chuán [ liu chuan]
繁体 留传

词语释义

留传 liúchuán

(1) 遗留下来传给后世

bequeath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1.谓从前的事物留下来传给后世。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名实》:“ 伯石 让卿, 王莽 辞政,当於尔时,自以巧密,后人书之,留传万代,可为骨寒毛竖也。”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何事老来犹赋咏,欲将酬和永留传。” 鲁迅 《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原都是无名氏的创作,经文人的采录和润色之后,留传下来的。”

留傳的国语词典

东西被保留,相传下来。

如:「〈孔雀东南飞〉叙事细腻,感人肺腑,故能留传至今。」

留傳的网络释义

留传

  • “流传”和“留传”的共同点是,都有一个“传”字,但一个是“留”传,一个是“流”传。其区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 第一,“传”的范围不同。“流传”既是纵向的,指时间上的由前往后;又是横向的,指空间上的由此及彼。所以可以说“孔子的思想流传千古”,也可以说“焦裕禄的事迹流传全国”,前者是时间的传承,后者是空间的扩散。而“留传”只能是纵向的,它只能传下去,而不能传开来。以上面的例句来说,一首小诗由网上传开去,理应用“流传”而不是“留传”。
  • 第二,“传”的态度不同。“流传”侧重的是一种自然形态,是依靠传的对象自身的生命力和辐射力,产生跨时空的影响。而“留传”则多带有主观色彩,有时甚至是当事人刻意要把某些东西保存下来并传递下去。比如,“这个青花瓷碗是祖上留传下来的”。
  • 留傳的翻译

    英语: tobequeath(tolatergenerations),alegacy
    法语: héritage,léguer(auxgénérationssuivantes)

    汉字详情

    部首: 521
    笔画: 10
    五笔: QYVL

    英文翻译

    stop, halt; stay, detain, keep
    chuán,zhuàn [chuan,zhuan]
    部首: 221
    笔画: 13
    五笔: WGJF
    仓颉: OJII
    四角: 25243

    详细解释

    chuán

    動詞

    (1) 傳遞;傳送

    速于置郵而傳命。——《孟子·公孫醜上》

    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2) 又如:傳家(傳于後代子弟);傳衣(繼承衣鉢);傳首(傳送首級);傳運(傳遞運輸);傳演(傳遞演變)

    (3) 傳授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韓愈《師説》

    (4) 又如:傳度(傳授);傳派(傳授的流派);傳旨(傳授意旨);傳書(傳授書籍)

    (5) 讓位;傳代

    不傳于賢而傳于子。——《孟子》

    (6) 又如:傳位(傳授帝王權位);傳政(傳授政權)

    (7) 留傳

    功如丘山,名傳後時。——《鹽鐡論·非鞅》

    此世所以不傳也。——蘇、囌軾《石鍾、鐘 山記》

    居第當、噹傳子孫。——司馬光《訓儉示康》

    (8) 又如:傳世(後傳到後世);傳燈(傳留佛法);傳祚(流傳後世);家傳秘方

    (9) 充分或確切地錶明;錶達

    傳神寫照。——《世説新語·巧藝》

    (10) 又如:傳真(畫肖像)

    (11) 召,叫來。發、髮出命令叫人來

    老太太那裏傳晚飯了。——《紅樓夢》

    (12) 又如:傳嘴(傳話);傳會(傳呼);傳答(傳達);傳證人

    (13) 另見 zhuàn

    zhuàn

    名詞

    (1) 驛站所備的車

    晋侯以傳召 伯宗。——《左傳·成公五年》

    周公旦從魯聞之,發、髮急傳而問之。(急傳:特快的驛車)——《韓非子·外儲説右上》

    非傳非遽(驛馬),載奇皮革,罪死不赦。——《韓非子·愛臣》

    (2) 驛站;驛捨

    昔者趙氏襲 衛,車捨人不休傳。——《戰國策·齊策五》

    發、髮人修道,繕理亭傳。——《後漢書·陳忠傳》

    (3) 又如:傳車(古代驛站的專用車輛);傳吏(驛捨的官吏);傳馬(驛站所用的馬);傳乘(驛站的車馬);傳宰(管理驛站的小官)

    (4) 符信

    凡所達貨賄者,則以節傳出之。——《周禮》

    詐刻傳出關歸家。——《漢書·寧成傳》

    (5) 傳記

    吾已作傳。——清· 袁枚《祭妹文》

    善傳游俠。——孫文《序》

    (6) 又

    爲五百人立傳。

    (7) 又如:自傳;外傳;彆傳;傳狀(傳記行狀);傳叙(人物傳記);傳誄(傳記和誄文)

    (8) 指以描述人物故事爲中心的文學作品。如:《水滸傳》;《兒女英雄傳》

    (9) 注釋或闡述經義的文字

    六藝經傳。——唐· 韓愈《師説》

    (10) 又如:傳注(解釋經籍的文字);傳詁(解釋經籍的文字);傳疏(詮釋經義的文字);傳箋(謂《詩經》的注解)

    動詞

    (1) 作傳;記載

    漢史既傳其事,而後世工畫者又圖其迹。—— 唐· 韓愈《送楊少尹序》

    (2) 又如:前半部傳的是傅儀

    (3) 另見 chuán

    英文翻译

    summon; propagate, transmit

    方言集汇

    ◎ 粤语:cyun4 zyun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on2 [台湾四县腔] con2 con5 [海陆丰腔] chon2 chon6 [客语拼音字汇] con2 con4 [梅县腔] chon2 chon5 [宝安腔] con2 | con3 [陆丰腔] chon3 [客英字典] chon2 chon5 [东莞腔] zon3 con3 [梅县腔] con2
    ◎ 潮州话:〖tuang5(thûang)[潮州]tuêng5〗 〖deng7 [揭阳、潮阳]duang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直攣仙B合平聲合口三等仙Bɖʰĭwɛndryen/dwen